日期:2024-08-19 13:22 点击:
神农尝百草①
■清·吴乘权
民有疾,未知药石②。炎帝(神农氏)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遍尝草木,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翻译:
(上古)百姓生了病,但不知道怎么治疗。神农氏从植物的生长情况,体察百草寒、温、平、热的药性,辨别百草之间像君、臣、佐、使般的相互关系。尝遍了各种草木植物,曾经一天就遇到了七十种毒物,(他)神奇地化解了这些毒性。于是就用文字记下药性用来治疗百姓的疾病,医药事业从此诞生了。
【字词注解】
①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吴乘权,字楚材,浙江山阴人,清代学者。与周之炯、周之灿合作编纂的《纲鉴易知录》,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读物。另,与侄吴调侯共同编成《古文观止》一书。②[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
【要点导引】
神农氏是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一个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了解药性,体现了远古人类的探索精神和为探索事物规律而勇于牺牲的精神。
【读读练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民有疾
(2)察其寒、温、平、热之性
(3)尝一日而遇七十毒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民有疾,未知药石。
(2)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3.神农的勇于牺牲精神表现在 。
4.在百度中输入“神农”,根据搜索结果说出神农名字的由来,并说说神农是怎样的人。
5.短文作者吴乘权与 、 合作编纂的《 》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读物。
答案:
1.(1)病(2)观察,审察(3)曾经
3.冒着生命危险,遍尝百草,开创祖国医药事业。
4.因为他发明了许多农具,并教会百姓种田,发展了农业,所以大家称他为神农。他是劳动人民根据既有知识,想象出来的农业和医药先行者。他是一个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人。
5.周之炯 周之灿 纲鉴易知录
译文:(上古)百姓生了病,但不知道怎么治疗。神农氏从植物的生长情况,体察百草寒、温、平、热的药性,辨别百草之间像君、臣、佐、使般的相互关系。尝遍了各种草木植物,曾经一天就遇到了七十种毒物,(他)神奇地化解了这些毒性。于是就用文字记下药性用来治疗百姓的疾病,医药事业从此诞生了。
钻木取火①
■《山海经》
太古之初,人吮②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③,腥臊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出,以火得王④,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说,号曰燧人⑤。
【字词注解】
①节选自《山海经》。这是先秦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书。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②[吮(shǔn)]聚拢嘴唇含吸。③[未有火化]还不知道用火煮熟食物。④[以火得王]因为发明了火而被人民推举为王。⑤[燧(suì)人]是古人想象出来的火的发明者。“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要点导引】
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撞时产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启发,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这则故事反映我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转化过程,赞美了燧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
【读读练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食草木实 (2)衣其羽皮
(3)以火得王 (4)民人大说
2.下列句中的“之”与“太古之初”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
4.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有什么意义?
5.《山海经》一书收录了许多中国古代的 故事。
答案:
1.(1)吃 (2)果实 (3)因为 (4)“悦”,高兴
2.D
4.火的发明使古人吃到了熟食,身体健康,寿命增长;
火的发明还使古人可以驱寒取暖,驱赶野鲁,制造工具等
5.神话
译文:远古时期,人们吮吸自然雨露和天地精华,吃草木的果实。靠山居住就吃飞鸟和野兽,穿羽毛和野兽皮;临水而居则吃鱼鳖蚌蛤,不知道用火煮食物吃,因而食物多腥躁,伤害肠胃。这时有(一个)圣人出世了,因为发明火而被推举为王,他钻木取火,告诉人们怎么煮熟食物,怎么铸造刀具,人们很开心,称他为“燧人”。
正午壮丹①
■宋·沈括
欧阳公②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③。丞相正肃吴公④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⑤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⑦。猫眼早暮则睛圆,日高渐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⑧也。
【字词注解】
①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文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②[欧阳公]欧阳修。③[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④[正肃吴公]即吴育,北宋丞相,谥号为正肃。⑤[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根据什么。⑥[披哆而色燥]松散下垂,颜色发干。⑦[房敛而色泽]花房收敛,色彩鲜艳润泽。⑧[笔意]这里是指画作的意境。
【要点导引】
牡丹与猫,隐离福寿双全,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古人称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猫与“耄”谐音;牡丹花大而艳丽,具丰腴之姿、有富贵之态,人称“国色天香”。唐朝刘禹锡诗:“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短文中,丞相正肃吴公从牡丹丛和猫眼中看出时间为正午,其源于好奇而积极求知,以及善于观察分析。
【读读练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何以明之
(2)若带路花
(3)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3.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此画是“正午牡丹”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4.有人认为丞相正肃吴公说话啰嗦,文中“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高渐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答案:
1.(1)辨识,辨别 (2)如果 (3)善于,擅长
3.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4.不应删去。丞相正肃吴公的分析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他首先从正面论证了正午牡丹和猫眼的情状,接着又从反面论证了早晨牡丹和猎眼的情状,在善于观察的基础上体现了分析论证的严密性。
译文: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花下有一只猫,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公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证明它呢?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颜色发干,这是太阳在中天时的花;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一条线了。"这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作的意境了。
曹冲称象
■晋·陈寿
曹冲①生五六岁,智意②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③尝致巨象,太祖④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字词注解】
①[曹冲]曹操的儿子。②[智意]知识与判断能力。③[孙权]吴国君主。④[太祖]指曹操。
【要点导引】
短文意在称赞曹冲幼时过人的智慧。年龄不在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
本文结构严谨。文中“成莫能出其理”句,貌似与曹冲无关的“闲笔”,实则既照应了上文“智意所及,有若成人”,又交代了下文“太祖悦”的原因。
【读读练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曹冲生五六岁 (2)智意所及
(3)时孙权尝致巨象 (4)则校可知
(5)即施行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智意所及,有若成人。
(2)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3)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
3.从全文看,太祖“悦”的原因是 ;更因为 。
4.短文作者是 (朝) (人名),著名的《 》一书是他所撰写。
答案:
1.(1)长到 (2)达到 (3)送 (4)比较 (5)操作,从事
3.有办法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大人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曹冲小小年纪就能够解决,为儿子的聪明而高兴
4.晋 陈寿 三国志
译文:曹冲长到五六岁时,知识与判断能力已经成熟得像大人一样。当时孙权曾经送来一头大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手下大臣都讲不出称重的办法来。曹冲说:“把大象放到大船上,(在船帮上)刻记号标出水位,称一下(其他)物体的重量,把它们放到船上,比较一下(水位)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很开心,就照办了。
许衡幼有异质
■明·宋濂①
许衡②字仲平,幼有异质③,七岁入学,授章句④。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⑤者,吾非其师。”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字词注解】
①[宋濂]1310-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述性散文为代表,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著有《宋学士文集》。②[许衡]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③[异质]特异的资质、禀赋。④[章句]此指需家书籍。⑤[过]过人之处。
【要点导引】
许衡是元初名臣,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许衡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屡屡提出质疑。他既聪敏又勤奋,有不凡的领悟力,博览群书并立志学以致用。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战乱中也昼夜勤学不,终成大器,留芳青史。
【读读练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幼有异质 (2)师大奇之
(3)每授书 (4)遂辞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如斯而已乎?
(2)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3.文中“师大奇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4.从许衡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5.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 、 、 。
答案:
1.(1)特殊 (2)以……为奇 (3)文章 (4)商开
3.这么小就在思考读书的目的
4.要有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学以致用;读书学习要勇于质疑、善于思考等
5.宋濂 刘基 高启
译文:许衡字仲平,从小就表现出和一般人不一样的特殊气质,七岁时人学,老师教他读文章。许衡问他的老师:“为什么要读书?"老师回答:“为了考取科举功名。”许衡又问:“仅仅是这样吗?"老师对这个问话感到十分惊异。每次讲书的内容,许衡都要问个究竟。(这样)多次后老师对许衡父母说:“这孩子聪敏过人,以后一定有大的成就,我不能胜任当他的老师。”就辞职离开了,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都没有成功。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400-678-9493 交复致远中高考学习中心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19400-678-9493 交复致远徐汇三校生高复校区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广元西路12号(工商银行隔壁)400-678-9493 思源教育龙漕路校区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龙漕路223号思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