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初中语文】24届初三一模汇总:古诗文阅读(二)

【初中语文】24届初三一模汇总:古诗文阅读(二)

日期:2024-01-23 13:24 点击:

九、古诗文阅读(22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追和陶渊明诗引(节选)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
先生平生独喜为诗。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吾今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有删改)
【注】①儋:即儋州。②罗浮:即罗浮山。③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是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意思是平实中透着文采的华丽,清淡中透着丰富的意味。④悛(quān):改变。
5.【甲】诗题中的“乐天”指的是       (人名),【丙】文中提到了“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葺茅竹而之(   
(2)参考下面的诗句,画线句中加点词“桑榆”的意思是(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A.桑树和榆树 B.指日落时余光所在处,谓晚暮
C.比喻晚年 D.喻指隐居田园
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相与步于中庭。
8.【乙】文中苏轼“              ”的行为,说明他把张怀民当作心意相通的朋友。【丙】文中,苏轼评价陶渊明               (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他称得上是陶渊明跨越时空的知音。(5分)
9.【甲】与【丙】中,刘禹锡和苏轼面对相同的处境——“    ”(【丙】文中的一个字),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排解苦闷,前者“         ”,后者读诗写诗,二人体现出相同的人生态度,即。(5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用“闻笛赋”表达对物是人非的感慨,用“烂柯人”抒发对友人的怀念。
B.【乙】【丙】两文融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辛酸与悲凉的情感。
C.【丙】文中苏轼居陋室、饭蔬食仍“喜为诗”,其心境与【乙】文的“闲人”相近。
D.【甲】【乙】【丙】三篇诗文都抒发了作者虽然“处江湖之远”,却忧国忧民的心声。
5.(2分)白居易;《饮酒》(其五可不写)/ 《桃花源记》
6.(4分)(1)居住 (2)C
7.(3分)(我们)一起在院中漫步 “相与” 1分 “步于中庭”翻译、语序各1分,主语未补充不扣分
8.(5分)寻张怀民(1分); (“遂至……”多抄不扣分,抄错字扣分)
诗品高妙(2分);人品高洁(2分)
(“人好”给1  “不慕名利” 给2分 ; 抄注释③未概括给1分)
9.(5分)谪/迁/难1分);(暂)凭杯酒(2分,不写“凭”只得1分);以乐观、豁达/积极/旷达的心态面对困境(2分)
10.(3分)C
十、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22分)
【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丙】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注释】①进:这里指学习新曲子    ②穆然:沉静深思的样子。   ③几然而长,眼如望羊:体形颀长,眼光远大    ④辟席:即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文王操》:周文王作的琴曲名。
5.【甲】诗选自《》,【乙】文选自《》,此两书与其他三本经典著作合称为“五经”。(2分  
6.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知不         2)可以       
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要说是在四国范围中,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做这呢?
B.如果要说是在四国范围中,没有周文王谁又能愿意去做呢?
C.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没有周文王谁又能愿意去做呢?
D.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做这呢?
8.以上诗文都是围绕“求”字展开:【甲】诗“寤寐求之”所求的是;【乙】文求的是“”;【丙】文孔子学琴不断进阶,从习曲到再到,最终“得其为人”,孔子求的是。(8分
9.【丙】文孔子从多个“未得”到最后“得”,正是【乙】文论述的“”一句的具体体现。【丙】文写师襄子的作用是。5分)  
答案:
5.诗经 礼记
6.(1)足够(2)增加
7.D
8.窈窕淑女    至道    习数    习志    艺术的至高境界
9.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衬托孔子的好学深思(惊人的领悟力) 
十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10题(23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庆历末,富文忠公镇青州,会河决商胡,北方大水,流民坌入京东。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籍而受券,以时给之。明年夏,大稔计其道里,资遣还业。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五十余万人。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曰:“恤灾赈乏,臣之职也。”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  商胡:地名。  坌:并;一齐。  即民所赘聚:让他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   大稔:大丰收。  无虑:大约。
5.【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2分)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卒辞不受(    
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B.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C.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D.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8.为【丙】文“籍而受券”中“籍”的注释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凭借    B.书籍,书册     C.登记入册      D.籍贯
9.甲】诗和【丙】文都写到百姓的不幸遭遇。【甲】诗“老翁逾墙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丙】文“流民坌入京东”是因为“______________”。(4分)
10.【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映了滕子京的政绩。【丙】文富弼解决灾民食宿的具体措施是:(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回答)。以上表现出两位官员忠于职守、_______________的人物特点。(8分)
答案:
5.杜甫(2分)
6.(1)同“嘱”,嘱托 (2分)
(2)最终 (2分)
7.D(3分)
8.C(2分)
9.有吏夜捉人(2分)   北方大水(2分)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分)   
(1)劝说所辖百姓捐赠粮食救济灾民(2分)
(2)选择寺庙、空舍和窟室安置灾民(2分)    
治理有方/善于治理(2分)
十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题(22分)
【甲】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
伯父君谟,号“美髯须”。仁宗一日属清闲之燕,偶顾问曰:“卿髯甚美,长夜覆之于衾下乎,将置之于外乎?”君谟无以对。归舍,暮就寝,思圣语。以髯置之内外,悉不安,遂一夕不能寝。盖无心与有意,相去适有间,凡事如此。
【注】①燕:同“宴”。
5.文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人名)。(2分)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临溪而渔                         (2)偶顾问曰           
7. 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B.(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C.(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D.(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8.【甲】诗文都出现了“喧”字。【甲】诗作者因“         ”而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乙】文通过宾客“起坐而喧哗”、太守“颓然乎其间”,表现了太守           的思想。(6分)
9.【甲】诗“悠然见南山”一句有版本作“悠然望南山”,苏轼认为“望”不如“见”,用丙】文的话说,“望”出于“           ”而“见”出于“           ”。丙】文给我们的启发是           。(7分)
5.(1分)宋  (1分)欧阳修
6.(2分)来到   (2分)
7.(3分)D
8.(2分)心远(2分)超脱世俗(2分)与民同乐
9.(2分)有意(2分)无心 (3分)顺其自然/凡事不必刻意
十三、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1题(22分)
【甲】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吾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明年,东阳上计钱布十倍,大夫毕贺,侯甚    。文侯曰:“此非所以贺我也,譬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刍也。虽爱其毛,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也。今吾田不加广,民不加众,而钱十倍,必取之民也。吾闻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贺我也。”
(选自《新序·杂事》,有删改)
【注释】①裘:毛皮衣服。②刍:喂牲口的草。 ③上计:官员上报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治安等数据。 ④钱布:钱币。
5.【甲】诗作者是    (代)诗人白居易;【乙】文中的“太守”是    (人名)。(2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临溪而渔(        2)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画线句。(3分)
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8.联系全文,下列选项中填入【丙】文空格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B  C 惧 
9. 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尾联借景抒情,表达了不能尽兴游玩湖东的遗憾。
B.【乙】文作者“颓然”之醉态流露出被贬谪后的消沉无奈。
C.【甲】诗【乙】文分别以“行、乐”贯穿,内容散而不乱。
D. 三则材料都是通过叙写作者出游途中的见闻来表情达意。
10.【甲】诗呈现了西湖         的早春景象;【乙】文描绘了滁人游山之乐和         ;【丙】文记叙了魏文侯由路遇反裘负刍之人而引发对治国理政思考的故事。(2分)
11.【乙】文表现出作者          的思想;【丙】文中魏文侯由“皮”和“毛”的关系类推到        的关系,体现了他           的治国理念,二者都善治善为。(6分)
答案:
5.(2分)唐代  欧阳修
6.(4分)(1)来到(到) (2)背    
7.(3分)你难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裘上的毛就会失去依托了吗?
(其、恃、反问句式)
8.(2分)B
9.(3分)C
10.(2分)生机勃勃 太守宴游之乐
11.(2+1+1+2分)与民同乐 民和君  以民为本(关爱百姓、体恤民情)
十四、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
【甲】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丙】仅二竹笼
张岱
明轩輗由御史为按察使,清约自持,四时一布袍,常蔬食。约诸僚友,三日出俸市肉一斤,多不能堪。待故旧,惟一肉,或杀鸡,辄惊曰:“轩廉使杀鸡待客矣。”后以都御史致仕。上问曰:“昔浙江廉使考满归家,仅二竹笼,是汝乎?”輗顿首谢。
(节选自《夜航船》)
【注释】①致仕:辞去官职退休。②顿首:跪而头叩地。
5.【甲】诗的作者陶渊明是        (朝代)诗人。(2分)    
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划线句。(3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根据知识框中的文言知识,下列选项中可以合并解释的一项是   (3分)
A.结庐 B.白丁            C.故旧           D.辄惊
8.下列对【丙】文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轩輗廉使杀鸡等待客人了。
B. 轩輗廉使杀鸡招待客人了。
C. 轩輗派人杀鸡招待客人了。
D. 轩輗派人杀鸡等待客人了。
9.品读【甲】诗【乙】文中写景的句子,填写表格。(4分)
诗文
写景句子
所写景物
景物动态
【甲】诗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
【乙】文
(1)
苔痕、草色
上、(3)
10.【甲】诗【乙】文的作者和【丙】文主人公都选择了朴素的生活,但原因各有不同。
【甲】诗体现了陶渊明      (1)       的人生追求。
【乙】文体现了刘禹锡      (2)       的人生态度。
【丙】文则体现了轩輗      (3)       的职业操守。(6分)
答案L
5.(2分)【参考答案】东晋(晋朝)
6.(3分)【参考答案】(这里)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7.(3分)【参考答案】C
8.(4分)【参考答案】单选分级评分B(4分)A(2分)C(2分)
9.(4分)【参考答案】(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山气、日夕、飞鸟(只答飞鸟2分;只答山气、日夕任一点1分)(3)入  
10.(6分)【参考答案】(1)回归自然/田园(崇尚自然、融入自然);(2)安贫乐道 ;(3)清约自持(廉洁自律)
(1)宁静自由、悠闲自得等1分
(2)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等1分
(3)节约等1分
十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1题。(22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5.【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该书由北宋________(人名)主持编纂。(1分)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不可以故意待也  
2)遂往诣蒙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
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乙】文造次的注释的一项是(     )(2分)
A.随意 B.仓猝 C.善辩 D.片刻
9.下列对【甲】文中孙权劝勉艺术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晓之以理,针对吕蒙的位高职重,用双重否定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B.动之以情,委婉而诚恳地介绍读书方法,帮助吕蒙消除畏难情绪。
C.对比说理,以诘问语气斥责吕蒙口中的多务不过是借口而已。
D.现身说法,以自己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感受为吕蒙增添读书的动力。
10.【乙】文中吕蒙令鲁肃刮目相待的具体表现是:(1______;(2______;(3______。鲁肃由££的行为变化表现出对吕蒙的_______之意。(6分)
11.【甲】、【乙】两文皆表现了吕蒙就学的成效,但在叙事详略及细节刻画上差异显著。请结合两文的不同出处,简要分析差异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
答案:
5.司马光(1分)
6.(1)过去的(2)拜访(4分)
7.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3分)
8.A(2分)
9.C(2分)
10.(1)主动询问鲁肃的御敌之策(2)建议鲁肃面对关羽应豫定计策(3)为鲁肃谋划了五条对策 轻 就/拊 赞赏(6分)
11.甲文出自《资治通鉴》,意在以“劝学”的故事凸显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启示统治者治国、用人之道,所以只需交代吕蒙的变化来展现“劝学”的成果即可;乙文为吕蒙的传记,自然应以细致的描写刻画传主的形象。(4分)
十六、阅读下面古文,完成第5-10题(22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洪武初,有御史言陶安隐微之过者。太祖曰:“尔何由知之?”对曰:“闻之于道路。”太祖曰:“御史但取道路之言以毁誉人,此为尽职乎?植佳木者必去蟫蠹长良苗者必芟稂莠任正士者必绝邪人。凡邪人之事君,必先结以小信,而后逞其大诈。此人尝有所言,朕不疑而听之,故今日乃为此妄言。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不然,害滋大矣。”乃命中书省黜之。
(选自《典故纪闻》)
【注释】:①陶安:字主敬。洪武元年九月染病卒于官,帝亲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②蟫蠹(yín dù):此处泛指蛀虫。③芟(shān):铲除。稂莠(láng yǒu):泛指有害于禾苗的杂草。④为力:奏效。
5.【甲】文出自《          》。(1分)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6分)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3)植佳木者必去蟫蠹(      
7.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3分)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8.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
B.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
C.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
D.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
9.听到传言后,【甲】文中“国人”与【乙】文中“御史”相似的做法是  (1)   (用自己的话概括) 。对于这种做法【甲】文作者借由“  (2)      (3)   ”一句表明了态度。【乙】文中“太祖”则反思自身行为,认识到御史这样做也有君主的问题:   (4)    (用自己的话概括)。(6分)
1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都警示我们尽快远离奸佞之人。
B.【甲】【乙】两文都详细描写了传言产生的过程。
C.【甲】【乙】两文都分析了传言产生的根本原因。
D.【甲】【乙】两文都告诫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5.答案;
6.吕氏春秋 (1分)
6. (4分)(1)等到   (2)讲述    3)除去
7.(3分)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得到一个人使唤,不是在/从井中得到一个人。
8.(3分)A
9.(1)道听途说/信谣传谣(2分)盲目听信(1分)  (2)求闻之若此(1分)(3)不若无闻也(1分)(4)之前对这个人所说的话直接听信(2分)
10.(3分)D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小小演说家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美术高考班

    根据三校生美术艺考要求,主要开展素描...

三校生5月考(本科)平日班

    2015级全日制本科目标班,开设暑假班与秋...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双休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开设暑假班与秋季班,...

艺术生文化课本科冲刺班

    课程优势: (1)学员零起点;(2)紧扣考纲;...

三校生3月考平日班

    本课程专为历届三校生开设,采用全日制...

三校生3月考双休班

    本课程专为三校生开设,采用双休日上课...
标签: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siyuanedu.com/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