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高中语文】2024届上海高三语文期中试卷(二)含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上海高三语文期中试卷(二)含答案

日期:2023-11-07 15:29 点击:

2024届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50  考试时间:150分)
 积累运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________________,北收要害之郡。(《 过秦论》作者______
3)在屈原的《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从《乡土中国》视角理解《红楼梦》的相关情节,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攀附贾家的人,在贾家得势时,与贾家攀亲带故,在贾家失势时,避之如恐不及,这体现了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B. 贾雨村攀附贾家后官复原职,知悉“护官符”后胡乱判了薛蟠打死冯渊的命案,表明了传统社会并没有超越团体的法律道德。
C.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泼皮、以放高利贷为业的倪二借银子给贾芸是因为乡土中国的“横暴权力”。
D. 《红楼梦》中,精于世故、善于平衡自己和众人之间的人情关系,正是“机关算尽”的王熙凤在贾府左右逢源的重要原因。
2)请根据下面语段内容与逻辑关系选出对横线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   
对于涌起乡愁的人来说,周遭无一不是可感之景,无一不是可触之情。冬去春来、物候变化、时空间隔,都会引发游子内心深处的乡愁。不论是_______,还是_______,不论是_______,还是_______,不管你走了多久、走了多远,乡愁一起,失魂落魄。
①离家十年的吴文英
②与故乡仅一水相隔王安石
③离家万里的王维
④少小离家的贺知章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④②
 阅读(70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各题。16分)
灾难面前,文学不应该是什么?
沈杏培
①面对一场与病毒的战役,文学何为?当技术专家和社会管理者联合接手疫灾的治理时,文学知识分子并无太多技术优势。但是根据既往经验,在灾难面前我们的文学常常过于饶舌,这种文学常常是集体性的,而非个性的,是景观铺呈性的,而非人性体恤的,是外向型的,而非内省型的。
1949年阿多诺提出了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论断,在阿多诺看来,音乐、诗歌都曾充当着纳粹野蛮行径的帮凶,如果音乐、诗歌这些文明的精华与大屠杀的野蛮行为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那么‘奥斯维辛之后’的我们依旧在那里低吟浅唱、写景抒情,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只能是欺骗、虚伪和野蛮。
③英国作家布衣对阿多诺持理解态度,他这样解释这个命题:我觉得他的意思是,诗,混杂着‘私人的自鸣得意的思索’,是无法找到语句表达奥斯维辛那机械化了的、没有灵魂的、大工业方式的残忍的。此外,诗歌是欢娱和美好的产物,因此,集体屠杀无法以诗歌表现。同时,布衣指出了德国文艺界面对这一创伤主题存在的一些现象:几乎没有一部小说、戏剧或者电影直接表现种族灭绝;在德国,敢于直视奥斯维辛的文学并不走运;保罗·策兰在20世纪六十年代要求编辑把《死亡赋格》这首有着诗意残忍风格的奥斯维辛题材的诗作从诗集中删除。可见,面对苦难,面对死亡,面对种族的劫难和人性的失范,任何诗意都是不恰当的。
④那么,文学是否就此止步于灾难?世界文学史上不缺乏对灾难书写的经典文本。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瘟疫年纪事》书写的是17世纪中叶爆发于伦敦的黑死病,法国存在主义大师阿尔贝·加缪的《鼠疫》则是以20世纪40年代一场席卷奥兰城的鼠疫灾难作为描写对象,葡萄牙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则叙写了失明症蔓延下的人类的脆弱和世界的失序。这些文本既是对人类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警示,既是现实,也是预言,在艺术表现或是思想主题上都形成了不可磨灭的特色,成为灾难文学类型上的经典之作。
⑤完成于1947年的《鼠疫》一方面正面叙写鼠疫肆虐之下奥兰城的死亡惨景和被困囚徒的痛苦、无助、自救和反抗。另一方面,小说又专注探究与可怕疫灾进行抗争的人的精神生长,通过抗疫核心人物里厄医生,以及记事人塔鲁、小职员格朗、神父帕纳卡、羁留记者朗贝尔等人在逆境下的抗争、自省和精神碰撞,完整呈现人的精神变化轨迹。但小说却未强化这种英雄叙事,并不强行赋予人物产生这些正义行为的逻辑和动机,自觉祛除了英雄叙事上的套话式修辞和过于澎湃的激情,显示了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⑥写于2011年的《花冠病毒》是作家毕淑敏在非典之后的第八年完成的一部疫灾题材长篇小说。这部作品熔铸了作家作为亲历者奔赴抗击非典一线的经历与感受,又发挥了作家在医学上的知识优势,叙事密实而富有激情,亦写实亦虚幻,亦想象亦隐喻。客观来看,这部小说并不缺故事——关于生死,关于抗争,关于情爱,不缺知识——小说中的医学术语和相关知识几乎可以形成一个《病毒与治疗手册》,也不缺人物——英雄人物林立,不畏危情……但从读者接受和评价来看,这部小说的口碑并不是太理想:比如过于刻意团圆的结尾,比如人物塑造上的善恶二元论,尤其是英雄人物的高大、正义、自我牺牲。
⑦灾难文学应该持守怎样的叙事伦理灾难文学,不应充当喧闹的鼓手,而应是个体心灵的按摩师。惟其如此,这样的文学才是入心的,而不是媚俗的,才是审美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才是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才是必须的,而不是冗余的。
(有删改)
4. “饶舌”本指唠叨、多嘴。第①段中的“过于‘饶舌’”具体指当下灾难文学_______的情态。
5. 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死亡赋格》因其表现奥斯维辛题材,有着“诗意残忍”风格而被从诗集中删除。
B. 《失明症漫记》表现现实,警示未来,是世界文学史上对灾难书写的经典文本。
C. 叙事密实而富有激情,亦写实亦虚幻,亦想象亦隐喻的作品不是好的灾难文学。
D. 文学并不止步于灾难,灾难文学也可以是入心的、审美的、真诚的、必须的。
6. 以下选项最不适合用来证明第⑦段划线句的是( )
A. 诗圣杜甫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名句,借浩瀚的洞庭湖水表现对国家忧患、时局动荡的痛心。
B. 清代诗人赵翼读元好问诗感慨“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揭示了灾难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C. 诗人朵渔在汶川地震后写下诗歌《今夜,写诗是轻浮的》,表达生命消逝的沉痛,反思艺术的苍白。
D. 福建石雕艺术家林鸿坦写下诗歌《像春天一样活着》,表达对抗疫英雄李文亮医生的哀思与敬意。
7. 第③段中用布衣的观点来阐释阿多诺提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理由。你认为阐释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
8. 加缪《鼠疫》的例子在文中两次出现,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分析。
(二)阅读语段,完成各题。15分)
老来割麦
蒲楠
①栀子花的香在村子里荡来荡去,猛烈得很,哦,是割麦时间了。确实是这样,麦子黄了,麦子熟了,一棵棵沉醉的麦穗,饱饱地低着头,麦粒的香味也从穗的缝隙里渗出,悄悄地香。这香和栀子的香不同,婉约而不张狂,提示着人们该磨镰了,该下地了。
②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不会碰一下就爆裂了。顺爷磨了一夜镰,实际上是用锉刀锉的,弯月样的锯镰刀,长了碎碎的牙齿,要一个个锉,否则镰刀锋利不起来,割起麦子费力不说,还拖泥带水。顺爷边磨镰边听收音机,习惯了,收音机播天气预报,明天天气睛好,适合开镰。
③一夜的星露果然是好,麦子们都还在露水里睡觉呢。顺爷自小就听老人说,露水是星星上落下的,所以就叫星露。星露好,新鲜,庄稼们爱这口。
④今年的麦长得好,风调雨顺,长得厚实。顺爷找了个田嘴下地,顺手挽了把麦子,刚要发力,却听到相邻的麦地有唰唰的镰刀摩擦麦秸的声音。
⑤还有比顺爷更早的人呢。顺爷知道是谁,他喊了声:六哥,割麦呀,还活着!
⑥六哥从麦地里抬起头,不阴不阳地回了句:承情,还活着,睡地上垫席子哦。
⑦顺爷七十二岁了,六哥比顺爷大上两岁,都是村中老人了。
⑧干巴巴的对话结束了,顺爷和六哥都一心向麦,使着劲割起麦子来,一地的麦,要割上大半天时间的。
⑨顺爷和六哥的麦地都不大,亩把田的样子,真是田地多了,还真种不动。
⑩人不服老不行。年轻时顺爷种地可是一把好手,三五亩一天就能割个干净,镰刀挥起,一道优美的弧线划去,麦就倒了一片。现在差多了,几行麦子割下来,腰像要断了样,弯不下直不起。
⑪顺爷割了一气,汗流进眼里、嘴里,嗓子直冒烟,缓缓地挺起腰,对着邻地说: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儿。六哥回应:歇啥,不怕慢,就怕站,慢慢干。六哥不抬头,但唰唰的声音明显慢了下来。顺爷还听到六哥在嘟囔:不知明天的太阳可照我。不多的对话在麦穗间传来传去,幽幽的,似乎是这块地上唯一的声音。
⑫麦实在是长得好,可割麦的人呢?只管种不管收,可不是庄稼人的作派。
⑬还真是的,村里青壮年都跑城里去了,田又怕空着,疏疏地撒上种子,一副靠天收的模样,天和地都发了力,收获就在眼前,可怎么就忘了收割呢?
⑭顺爷想不明白,电话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去年的麦,就有不少烂在田里,好了麻雀和喜鹊们。
⑮六哥自言自语:他们都不回,还说,一亩田的收成,不如城里干两天的。唉,田不收,吃啥呀。
⑯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
⑰顺爷问六哥:怎么不进城去?在家当孤鬼。六哥反问:你呢,家的灯盏亮些?
⑱这话是不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
⑲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作主,大多流转给别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
⑳留下的地,顺爷不让别人插手,六哥也是,当孩子服侍,麦自然长得好,长得厚。
㉑小两岁还是不一样,顺爷超前割完了,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棵间插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乡亲相互帮衬,再正常不过了。沈姐的语文课堂。六哥突然笑出了声:顺子还记得不,过去为一拃宽的地,还打过架呢!顺爷答腔:记得,现在我把这地都给你,你可种得动?又是无话,只听到唰唰的声音紧一下慢一下。
㉒两块地割完了。割完的两块地陷在大片的麦地中央,像是两只眼睛,沉浸地看着天空。六哥和顺爷坐在田埂上,各自想着心思。想什么呢?俩人对望一眼,如是同时冒出了一句:走吧,该回了。
㉓气歇顺了,顺爷问六哥:明年还种吗?六哥斩钉截铁:种,没种够!你呢?顺爷也毫不含糊:种,走不动,爬也爬来。
㉔顺爷叹了口气:舍不得呀!六哥叹口气:舍不得哦!
㉕六哥突然很神秘地对顺爷说:告诉你,我大孙子要回村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
㉖顺爷说:真的呀!真好。
㉗六哥说:真的,儿子敢不同意,打断他的狗腿。嗯,真好!
㉘割完的麦地,麦茬留得整齐,小风吹过,一浪浪地腾着涟漪,而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这是顺爷和六哥套种的。
9.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10. 结合材料,请评析小说中塑造的顺爷和六哥这类人物形象。
11. 有人评价这篇小说“在温暖与希望中又隐约闪现伤逝情绪”,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12.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一章中写道:
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在一个完全固定的社会结构里不会发生这距离的,但是事实上完全固定的社会并不存在。在变得很慢的社会中发生了长老权力,这种统治不能容忍反对,社会如果加速的变动时,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
请利用本材料中相关论述分析上面这个故事。(不超过100字)。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8分)
使东川·南秦雪[注]
(唐)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注]此诗是元稹被贬到四川通州之时,途径骆口驿所作。
13. 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
A. 《乐府诗选》 B. 《古诗菁华》 C. 《诗余选集》 D. 《律诗集萃》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食时节依旧寒冷,本诗通过描绘山峰、笋石、松萝、飞鸟、猿等景物,营造了一种凄清静谧的氛围。
B. 颔联中“才”“已”两个副词运用巧妙,既写出了作者行程速度之快,也传达出作者内心不安之情。
C. 颈联比喻运用极为精巧,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D. 尾联以飞鸟、猿烘托周围环境的沉寂,以其“不飞不动”反衬诗人的“动”,抒发诗人孤寂悲凉之情。
15. 有人评价元稹的这首诗“辞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20分)
①何真,东莞员冈人,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盗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
②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广人大悦。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③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予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迎降。
④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荼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谓识时达变者矣。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以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 以表来归之诚。古云: 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
⑤七月乙巳日,封何真为东莞伯。
(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
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母夫人守志不夺           
2)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A占有    B.根据    C.凭依   D.按照
2)肇造区夏(       
A.开始    B.引发    C.矫正   D.招惹
18. 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
19. 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广           
20. 第②③两段分别交代了何真固守广州和“奉表迎降”,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前后态度转变的原因。
21. 面对明太祖的褒扬,何真回答得体,请对此进行分析。
(五)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1分)
《文章指南》(原序)
詹仰庇
①文一而已矣,后世科举之学兴,始歧而二焉。学者遂谓古文之妨于时文也,不知其名虽异,其理则同。欲业时文者,舍古文将安法哉?虽然,尤贵得其要也。越自萧统裒集以来,群本杂出,非病于汗牛充栋,则病于鱼目混珠,甚无补于举业。迨吕、谢二公迭作,乃合群本而陶汰之,代不数人,人不数篇,或名曰《关键》,或名曰《轨范》,可谓得其要□,独惜秦汉之未备也。至若《会编》一书,自春秋而迄唐宋,文之杰然者,无不具录,亦云要矣,又惜国朝之未备焉。近虽有《续轨范》之刻,不过拾遗而已,犹非本然之善也。是以学者每以己见手录成篇,甚至读之成诵,惑于道傍之言。既辄取之,又辄去之,是何异于晬盘示儿?投彼取此,安望其有真得哉?余窃病焉
②乙丑春,震川归先生登进士第,余辱附骥尾,诸年家唯先生爱余笃至。每日相与追论举业利病,先生深谓读古文有益,余意其必有善本。少之,果出古文一帙示余,曰:余之幸至今日者,赖有此耳。余阅有得,辄叹获睹之晚,于是录之以为继武者之的也。
③后余授南海县尹,道经维扬,适鸣岐黄契友在焉。余晋谒之,款寓月余。鸣岐旧尝共业南雍,至是具告以所闻,兼以是帙示之,庶余之迷于既往者,冀其知所用心也。鸣岐志欲嘉惠天下,命余芟其鲁鱼亥豕之讹。且曰:欧阳不好杜诗,东坡不好史迁,人之好尚不同如此。是帙虽录于词林之宗匠,安必其悉投人意耶,盍各为篇章以便其去取可也。余嘉其言,遂析为单篇,合为五卷,且题曰《文章指南》。盖欲同志之士循途守辙,以达圣贤之域,岂徒曰骋殊轨者必攀逸驾,欲其步归先生之后尘而已哉!噫!兹予僭妄之罪,无所逃矣。若夫要总于前,而大纲以举;类分于后,而细目以张;又增附录,以补其缺略,则仍先生之旧也。记其则,则六十六条;记其文,则百十八篇。是虽作文之法未必尽于斯也,然染指亦可知鼎味也。况操纵阖辟,出入变化,自有真机,又岂言之所能尽、则之所能拘耶?是为序。
附录(归有光评点条则):
通用才识则第三
文章非识不足以厚其本,非才不足以利其用。才识俱备,文字自会高人。如司马子长《自叙》,所以发《史记》之大意,而其辩博之才、淹贯之识,尽见于此矣。
用意奇巧则第七
文章用意庸,易起人厌,须出人意表,方为高手。如李斯《谏逐客书》借人扬己,以小喻大,另是一种巧思。能打破此等关窍,下笔自惊世骇俗矣。欧阳永叔《朋党论》亦可与此参看。
注释:①晬盘:旧俗于婴儿周岁日,以盘盛纸笔刀箭等物,听其抓取,以占其将来之志趣。②震川归先生:归有光,字熙甫,江苏昆山人,学者称他震川先生。③鲁鱼亥豕:指书籍在撰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22.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最恰当的是( )
A. 哉 B. 焉 C. 矣 D. 乎
23. 作者认为可供从事举业的学者选用的古文选本存在着以下缺陷,与作者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早期选本太杂,数量太多    B. 早期的选本质量良莠不齐
C. 国家缺少优秀杰出的作者    D. 续选本拾遗补漏,非善本。
24. 简析作者将归有光先生所示一帙古文编辑为《文章指南》的意图。
25. 归有光先生评点李斯《谏逐客书》:“借人扬己,以小喻大,另是一种巧思。”试结合《谏逐客书》内容对此加以阐释说明。
 写作(70分)
26. 作文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很容易产生各种焦虑:升学焦虑、分离焦虑、飞行焦虑……人们不断地努力,想要摆脱焦虑,但是诗人艾略特却说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10分)
1.(5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2)谩嗟荣辱;桂枝香
(3)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2.(5分)
(1)C     (2)B
二、阅读
(一)(16分)
3.(2分)答案示例:过度地描述集体性、景观铺呈性的、外向型(的情态)。/或引用第⑤段原文:采用“套话式修辞和过于澎湃的激情”来强化叙事(的情态)
4.(3分)C
5.(2分)B
6.(5分)答案示例:
充分。阿多诺认为在野蛮屠杀行径后回避残酷,依然进行抒情是不符合道德的。(1分)布衣进一步补充诗歌是欢乐美好的产物,无法表现屠杀的残忍,强调两者不兼容性(2分),又以德国文艺界即使有这类题材的作品也将被扼杀的事实,证明了面对种族的劫难和人性的失范,任何诗意都是不恰当的(2分)。布衣从原因和事实两个角度阐释阿多诺提出的观点。
不充分。阿多诺认为在野蛮屠杀行径后回避残酷,依然进行抒情是不符合道德的。(1分)布衣认为诗歌是欢乐美好的产物,没有现成的诗句也无法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屠杀的残忍(1分),德国文学界大屠杀题材的作品诸如“小说、戏剧、电影都被扼杀,是对内容的回避,并非仅针对诗歌这种表现形式, 所以二者讨论的不是同一层面。2分)
7.(4分)答案示例:《鼠疫》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阐明了以《鼠疫》为代表的灾难文学是灾难书写的经典文本,既反映现实,又警示未来,否认了灾难之下没有文学的观点。(1分)《鼠疫》第二次出现,与《花冠病毒》的失败形成对比,(1分)突出了灾难文学在叙事上不能强行赋予套话式修辞和过于澎湃的激情,要坚守真诚而不虚伪的叙事伦理的观点。(1分)事例与观点紧密契合,多次使用使文章衔接自然。(1分)小说本身有一定知名度和经典性,使说理易于理解,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二)(15分)
8.(3分)画线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或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麦子成熟时刻的饱满和淡淡的香气,(1分)深入传达出农人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庄稼的深厚感情。(1分)
9.(4分)①顺爷和六哥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代表,他们热爱家乡、珍视土地、勤于劳作、乐于助人,(写出两个方面1分)②他们七十多岁还独居乡村,坚持种地,并且在劳作的时候相互帮衬,(文中举例1分)③顺爷和六哥的形象极具真实性和典型性,(1分)在他们的身上具有值得传承发扬的可贵品质,在现代商品经济的社会,依然值得我们学习。1分)
10.(4分)温暖希望:①小说中顺爷和六哥眷恋故土,珍视土地、勤劳质朴、乐于助人,具有值得传承发扬的可贵品质;②小说中写道“大孙子回村子创业”,象征着青壮年对祖辈事业、农业的回归与继承,代表着农村新生的希望与光明的未来;(2分,1点1分)
伤逝情绪:①小说中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赚钱,只剩下年老孤独的顺爷、六哥留守乡村;②进城务工、乡村土地流转,使得人地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紧密,变得疏远;③流露出对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乡土文明不可避免地远逝的不舍与伤感。(写出2点即可)
11.(4分)乡村的社会变化较慢,在这样的社会中,施行长老权利的人往往是父母,父母对于子女具有管教的权力,(1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子女虽然对父母依然恭敬,实则在观念上已经产生了区别(1分)。因此,一方面六哥可以摆出长辈的姿态,言语中不容儿子拒绝(“儿子敢不同意,打断他的狗腿”),(1分)另一方面,事实却是承包的土地由儿孙们作主,大多流转给了别人种;而二人打电话却也叫不回来收麦的人,体现了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乡土社会中的长者也不得不经历名与实的分离。(1分)
(三)(8分)
12.(1分)D   13.(2分)B
14. (5分)①“辞浅”是指整首诗浅显易懂,“临寒食”“未有春”“才见”“已惊”“飞鸟不飞猿不动”等,都是口语入诗,简单、朴实(“辞浅”特点分析1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1分),②“意哀”是指全诗表达了路途凶险以及自己被贬到蜀的孤独、哀愁和对前途未知的忐忑之情。(“意哀”主旨分析2分)③“扣人心扉”是指诗人赴蜀途中恶劣的环境牵动读者,被贬的孤单寂寞让人生发同情。(“扣人心扉”分析1分)
(四)(20分)
15.(2分)(1)改变        (2)登记
16.(2分)(1)C           (2)A
17.(5分)天下的战争,所指的英雄有两种:改变动乱之世为太平之世的,是上等。保护民众通晓事物变化,知道归顺谁的,是二等。
(评分要点:分争:争斗、战争。易:改变。乱:乱世、动乱。治:太平之世。上:上等。达:通晓、明白。识:知道。判断句。错一处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
18.(3分)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
19.(4分)先前因为中原大乱、南北阻隔,所以何真凭借险要地势固守广州,是为了保护广州百姓的安全。/后来明太祖派兵南征时“遣使奉表迎降”,是因为太祖已经平定祸乱、重振华夏,迎降有助于两广地区和中原的统一,/并使人民生活安定。/前后表现不同,但都是为百姓着想。(评分标准:先前据守的原因1分;后来迎降的原因“有助于两广地区和中原的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各1分;不同行为的本质都“是为百姓着想”1分)
20.(4分)首先将太祖和武王进行类比,强调太祖和武王一样伐暴救民,所以天下百姓归附于他是大势所趋。/接着指出自己归降只是为了保护百姓,没有其他图谋。/最后表明自己归附后的忠诚。/回复之词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五)(11分)
21.(1分)C          22.(2分)C
23.(3分)①对当时因选本不够精良,学者便自行手录成篇,为随意取舍之用而不能得古文之真的现象感到担忧;②归有光先生的选本既助益于先生自己也让作者读后相见恨晚,可为其他考生备考带去裨益。③希望和自己有共同志趣的人能学习并遵循选本的作文之法,达到圣贤境界。
24.(5分)①《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援引秦国四位君王任用他国士人终获国强民富的实例,明确客卿作用之大,与当下秦国一概逐客的行为进行比照,以史论今,借人扬己,暗示自己也可有助秦王富民强国的大用。(2分)
②同时《谏逐客书》中还援引秦王喜好他国宝物珍玩美女音乐的生活实例,阐明逐客之举背后“重物轻人”的悖谬,以小喻大,使道理阐述通俗易懂,达到了很好的劝谏效果。(2分)
③一用史例扬己,一用生活实例设喻 ,全不从正面言及,但却收到很好的说理效果,体现了作者构思选材的精妙高超。(1分)
(评分说明:“借人扬己”的分析2分,“以小喻大”的分析2分,“巧思”效果1分)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三校生3月考双休班

    本课程专为三校生开设,采用双休日上课...

口才特训营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小小演说家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学业考同步班级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小小主持人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艺术生文化课本科冲刺班

    课程优势: (1)学员零起点;(2)紧扣考纲;...

三校生5月本科目标班

    三校生5月考班 三校生5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标签:语文作文辅导    中考语文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siyuanedu.com/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