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20 10:45 点击:
23.生活中,人们常常试图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罗翔曾言:“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世界变幻莫测,人双倾向于安定,故而常常试图与不确定性对抗,构建稳定的立身之基。然而,运动规定了世界的本质,长久的确定不过是镜花水月,应时而动方为处世良策。
现代性的铁笼之中,“确定”对人的积极作用越发强烈。工具理性追求高效、确定,不容差错,以此保证社会机器的正常运转。意外不被允许发生,被异化的机器零件们便将确定奉为圭臬,借此立身。而同时,科技的进步助长了“人定胜天”的理性自负,自然与时代的宏观伟力似乎可以对抗,成为人们试图追逐确定的一大基础。
另一方面,寻找确定也是面对人事变动时维护自我主体性的自我防御机制。萨特认为“他人即地狱”,究其根本,是他人对外界的客体化行为不受主体掌握,由于其不确定性才构成威胁。因此,为了维持自我的栖身之所,人们试图摒弃外界变幻的事实,将目光拘于一隅,挖掘其中的确定,沉醉于安定舒适的空间。
诚然,从个体与社会的双重考量上,寻找确定的企图无可厚非,但也正如赫胥黎所言:事实不因被忽略就消失。一味地追求确定只会使我们陷入确定偏误的深渊,或沉湎于“美丽新世界”般舒适的不自由,或丧失自身应对变动的能力,在不确定的时代浪涛下粉身碎骨。
这或许就是村上春树警示自己避免结论性语句的原因。避免结论就是保有不确定性的余地,不断探索、不断变动,去伪存真。也只有这般,才不至于自我设置确定的边界而作茧自缚。只有抵制确定性的诱惑,才能向变化的外部世界不断汲取多样的可能,以不确定塑造内在的多样性与生命的广阔丰盈。
然而,尽管人生确应有浮士德式的冲动与变动,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全然抛弃对确定与生俱来的期望。与之相反,生命不应是随风飘荡的枯叶,而应是扎根于地面的芦苇。变中取定,以防止无所持守的随波逐流;应时而动,以随机应变的心态面对不确定性,不囿于过分确定的限制。
这实际是强调我们不应执著于确定。但不妨以暂时的稳固为台阶,变动中抬步,应时而动,以通向生命自觉的高处。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32035781/62581699 交复致远徐汇三校生高复校区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广元西路12号(工商银行隔壁)62932552/62932882 交复致远中高考学习中心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19400-678-9493 思源教育龙漕路校区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龙漕路223号思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