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新概念英语 > 【文言基础】高考文言常见虚词整理(下)含高考例句

【文言基础】高考文言常见虚词整理(下)含高考例句

日期:2021-11-17 10:23 点击:

10【焉】

(1)作兼词。

①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作代词

①作人称代词,相当于“之”。

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②作指示代词,译为“这里”“那里”。

例:然力足以至焉。(《游褒禅山记》)

③作疑问代词,译为“哪里”“怎么”。

例: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3)作语气词

①作句末语气词,相等于“了、啊、呢”。

例: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4)作助词

充当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例: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链接高考】

(1)(2020·江苏高考)遂命方伯公委禽焉。 焉:句末助词,表示陈述语气,可不译

(2)(2019·全国卷)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 焉:兼词,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于+之”

(3)(2019·江苏高考)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焉:句末助词,表示陈述语气,可不译 

 

11【也】

(1)句末语气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③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④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例: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表示祈使语气。

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2)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

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3)“也”有关的复合虚词

【……之谓也】【其……之谓也】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例:《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链接高考】

(1)(2020·全国卷)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不译

(2)(2020·新高考Ⅰ卷)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

也: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不译

(3)(2020·江苏高考)以人灼骨之痛,博己一快也? 也: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呢” 

 

12【以】

(1)作介词

①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例: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谭嗣同传》)

⑤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⑥表示依据,译为“按照、根据”。

例: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2)作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译为“又、而且、并且”等。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表目的,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等。

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因果,译为“因为”。

例: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④表修饰关系。

例: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3)作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4)作动词

①以为,认为。

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任用。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5)“以”有关的复合虚词

【以为】

①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②把……作为或制成。

例: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链接高考】

(1)(2020·全国卷)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

以: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2)(2020·全国卷)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 以:介词,表处置,译为“把”

(3)(2020·全国卷)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 以:介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13【因】

(1)作介词

①依照,根据。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依靠,凭借。

例: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③趁着,趁此。

例: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④通过,经由。

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因为,由于。

例: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2)作副词,于是,就

例: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作动词,沿袭,继续

例: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链接高考】

(1)(2020·全国卷)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因:介词,依靠,凭借

(2)(2020·新高考Ⅱ卷)主事因附耳语。 因:介词,趁着,趁此

(3)(2019·全国卷)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因:介词,经由,通过 

 

14【于】

(1)作介词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③放在动词之后,表被动,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复音虚词“于是”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链接高考】

(1)(2020·全国卷)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 于:介词,在

(2)(2020·全国卷)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于:介词,向

(3)(2020·新高考Ⅱ卷)意主于利民。 于:介词,对,对于 

 

15【与】

(1)作介词

①和,跟,同。

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给,替。

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③比,和……比较。

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作连词,和,跟,同

例: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勾践灭吴》)

(3)作动词

①给予,授予。

例: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结交,亲附。

例: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4)“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5)“与”有关的复合虚词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链接高考】

(1)(2020·新高考Ⅰ卷)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

与:介词,和、跟、同

(2)(2019·全国卷)公与语,数日不厌。 与:介词,和、跟、同

(3)(2018·全国卷)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 与:介词,和、跟、同 

16【则】

(1)作连词

①表承接,译为“就”“便”。

例: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表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并列,须两个“则”字连用。

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表转折。

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⑤表选择,常和“非”“不”呼应,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例: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2)作副词

①用在判断句中,表判断,译为“是”“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译为“已经”“原来已经”。

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3)作名词

①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例:《论语》六则。

②准则,法则。

例:以身作则。(《论语·子路》)

(4)作动词,效法。

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第四》)

【链接高考】

(1)(2020·新高考Ⅰ卷)至则下诏狱酷讯。 则: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2)(2020·江苏高考)以肉百年骨,则家舅氏厚幸。 则:用在判断句中,表判断,译为“是”“就是”

(3)(2019·天津高考)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则: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 

 

17【者】

(1)作助词

①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例: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例: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④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主语后面,表停顿。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用在时间副词后面,补充音节。

例: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2)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链接高考】

(1)(2020·全国卷)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者:代词,用在动词性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的人”

(2)(2020·新高考)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

者:助词,判断句的标志

(3)(2019·全国卷)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者: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18【之】

(1)作代词

①作第三人称代词。

例: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例: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作助词

①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例: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③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④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义。

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动词,“到……去”。

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链接高考】

(1)(2020·全国卷)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 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

(2)(2020·全国卷)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之: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义

(3)(2020·新高考)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 之:代词,作宾语,奏章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三校生5月本科目标班

    三校生5月考班 三校生5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小小绘本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感到担忧?您是否...

三校生3月考双休班

    本课程专为三校生开设,采用双休日上课...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班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班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全...

高二等级考/会考专班

    高二等级考/会考专班;开课安排:暑假班...

口才特训营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3月考平日制班

    本课程专为历届三校生开设,采用全日制...
标签:高考语文辅导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siyuanedu.com/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