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初中专题】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一)

【初中专题】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一)

日期:2022-01-26 09:54 点击:

  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 (一)

(一)论点的提炼和概括

【基本要求】

能够整体把握文章,找出文章的论点;

能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概括论点。

【方法指引】

寻找论点的方法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辨别议论文的标题。议论文一般都是以论点或以论题为题;二是辨析议论文中的中心句,议论文往往在文首或结尾有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表述性的语句,这往往是论点。三是根据论证内容自行归纳,针对作者对论题的基本态度,加以归纳。

 

 

奥林匹克新格言

①回首奥林匹克运动百余年的历程,人们会有很多感慨,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将会是怎样的?对此,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给我们作了近乎完美的描述,“更干净、更□□、更□□”。这一描述就是奥林匹克的新格言。新格言的提出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②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了全人类的道德文明。它的形式外壳是竞技搏戏,而其思想内核是美与尊严。在此,道德是规范体系的核心,也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③记得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场的入口处有用对贿赂者的罚金铸成的宙斯铜像,上面镌刻着这样的警句:“在奥林匹克,只能以快腿和体力战胜对手,金钱不可能使你赢得胜利。”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围绕使用兴奋剂和反兴奋剂的斗争愈演愈烈。仅悉尼奥运会就有76名运动员在赛内和赛外药检中被查出使用了兴奋剂而被禁赛。人类源于游戏的竞争,一种表达人类童心的天真无邪的竞争被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人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岂能让这些杂色玷污?

④今天,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从20世纪初狂热地追求物质利益,到这个世纪向人的发展回归。这就对竞技运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不再是工具,竞技运动要回到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的位置,运动员将成为具有自我意识和完美人格的主体。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一定要重视人,要研究人,不断地把奥林匹克发展的战略和目标调整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上来。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将得到完美的体现和高扬。英国诗人蒲柏说:“对人类的真正研究就在于本身。”美国诗人庞德认为“人是目的”。无论从哪一角度来说,人的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我们倡导“人文奥运”,高扬“更人性”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

⑤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民族纷争和恐怖主义滋生仍将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现代体育运动始终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潮流,从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赛的首届奥运会,到199个国家与地区的10200名运动员参加的27届奥运会,这期间现代奥运会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和壮大,五环旗闪烁着团结的光芒。奥运会应当是“人类团结的重要节日”,奥运会期间,“地球村”的村民们载歌载舞、尽情狂欢,各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交融。不仅如此,它还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行进节奏。奥林匹克运动以它崇高的、不可动摇的和平理想,在化解民族矛盾、援和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罗格先生在他的就任宣言中指出:“保持奥林匹克内部的团结将是我在任期内最重要的任务。”

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奥林匹克运动曾光荣地举起“更快、更高、更强”的旗帜,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奥林匹克新格言将引领着奥林匹克运动向文明、进步、团结的方向前进。

题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参考答案:奥林匹克新格言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题目: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                                   ;第④段主要论述了                                            

参考答案: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谈谈感恩教育

    ①11月25日是西方的感恩节。据报载许多学校以“感恩父母情”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其中有为父母捶一次背,洗一次脚,做一件力所能及家务等。学校借“感恩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感恩教育更应该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一天。

    ②感恩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做人最起码的品质,更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上“感恩”的例子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一名32年前唐山地震的遗孤和幸存者,如今担任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张祥青,累计为汶川灾区捐款1亿元。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只是平静地说:“我们亲身经历过,对那种惨状感同身受。从废墟里站起来的唐山人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的心怀!”

    ③感恩是美德,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似乎受到一定冲击并正被淡忘。曾有一篇报道《他们为何忘掉恩人》,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遭到所助学子冷落的事情。13年来,老人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然而当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后,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上门探望了!或许“感恩”一词现在在有些人看来已过时了,然而“               ”却始终是违背社会道德的可耻行为,为人们所不齿和谴责。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其影响不容低估,其危害会导致人情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

④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校应建立长效机制,使感恩教育成为学校的主体教育之一。教育形式应多样丰富,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化被影响,从而懂得                                   ,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同时,老师和家长们也要身体力行,给孩子们做出榜样。总而言之,要少一些形式作秀,多一些引导感化,真正能逐步地培养起学生的感恩之心。

⑤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如今,在全社会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让“感恩”举动真正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每一天。

题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                                            _。围绕论点,作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论述:(9分)

(1)                                                        

 (2)                                                        

(3)                                                        

参考答案:感恩教育应该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一天     

(1)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分)

(2)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危害(影响)(2分)

(3)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方法)(2分) 

 

(二)议论文结构的解析

【基本要求】

根据关键的结构词分析议论文的结构;

解析议论文的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方法指引】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一是看语言标志,如“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和关联词,以及总领下文的句子、总结上文的句子、中心句、过渡句等。二是看作者围绕论点谈了哪几个方面的意见,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的。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段奇清

    ①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②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一些话语穿耳而过。

③在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你原本不愿听到不想知道的话儿,可它还是让我们听到了。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穿耳而过。

④譬如某一天,无意中听到了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⑤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经意,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可它终究没有发生。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要认认真真活在当下。由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掉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耗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你才能听到家人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缤纷的晚照。即便风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绶带玉树临风。

⑥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⑦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cuì,但却白璧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cuì姑且不说,不完美实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有一副清醒的头脑。

⑧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的话,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至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也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⑨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有限得很。愁苦和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和紧张多了,                就少了;傲慢和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一些忠言箴语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吧……

(摘自《广州日报》2008年3月29日,《读者》杂志2008年11期选)

题目:本文论证过程的结构为         (3分)

A、总分      B、层进      C、并列      D、对照

参考答案:C

 

读书四境

李承志

①读书是心灵的历程。书之不同,读书的意境便会不同。□□读者的学识有高低,所读之书有雅俗,□□读书的意境不外乎有四种——翻、读、吃、品。四境如山峰叠立,愈攀愈艰。一本书如历经翻、读、吃、品四境,便称得上稀世奇书;历经翻、读、吃三境,则可称世间佳书;历经翻、读二境,便为味书:一翻而足,则只能称之为纸书。纸书如同白开水,只能权充润喉之用,而于充饥无补;味书则如美味小吃,既可充饥又可解馋,令人流连忘返;佳书如盛宴之佳肴,吃之则香沁心脾,神清气爽;奇书如仙宴之山珍,须有幸得之,品之则飘然若仙,宠辱皆忘。

②读书应选兴味和程度与己相近者来读,否则便会事倍功半。一书当前,先要观其形,察其色,遍览其页,以定其是否需深入研读,此为读书之翻境。“翻”是略识书之梗概,辨书之雅俗,定书之取舍。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觅好书,佳书,奇书,翻过之后,书便有两种殊遇,一是舍而弃之,一是捧而读之。翻是读、吃、品的端始,没有翻,读便无从谈起;只翻不读,犹如竹篮打水,终无所获;遇书便读,就会有失甄别,为书所乱。

③翻过之后便要读,“读”是对书的理解、认识,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碰撞。读可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读书犹如探险,前面既有名山大川,也有深林幽谷,有时还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鸿沟。读书应排除杂念,全心投入,任思绪在时空中邀游。读书之艰,难在于入,读之入境,在于忘我。读不同的书便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书一览无余,有的书虽冥思苦想,却不得其解。

④对于前者便可告一段落,对于后者,则须反复琢磨,咀嚼,如蚂蚁啃骨头般将其一块块咬碎,这种咬文嚼字的读法便是“吃书”。“吃”也便成了读书的第三种意境。“吃”是对书的反复研习,吃书需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吃书”既可使你人渐憔悴,衣带渐宽,又可使你茅塞顿开。吃书虽苦,但苦后有甜,故读书之乐多生于此。

⑤一般的书历经翻、读、吃三境便可了如指掌。对于那些既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奇书,只翻、读、吃是不足以领会其神韵的,需跳出书外,以心品之。“品”就是读字间之字,思句外之意,它是读书的最高意境。品可观书全貌,扼书之神髓、辨书之品位。品书需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博大的胸怀。同一本书,读者不同,品出的滋味便会有异,即使是同一位读者,也会因品书时间不同,而味道迥异。

⑥读书之四境,如四季之景,各有不同。翻书在页,读书在句,吃书在字,品书在心。翻得趣,读得益,吃得味,品得神。

(2010年2月12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四版,有删改)

题目:文章第②段至第⑤段,采用了      (A.总分B.并列C.层进D.对照)的思路结构,这样写的作用是                                      。(3分)

参考答案:C   清晰地论证读书历经四境,愈读愈艰(或,清晰地论证不同阶段读书有不同收获)

 

(三)论据的判断和补充

【基本要求】

能概括事实论据的内容;

能分辨清论据论点之间的契合程度。

【方法指引】

论据有两类,一是事实论据,即历史事实、生活事例、名人故事、数据等,另一个是理论论据,即名人名言、谚语、格言、警句等。以叙述为主的就是事实论据,反之就是理论论据。

概括论据,按照“某人做某事”的形式来进行。

 

水的感悟

   ①我们生活的世界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但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最不可思议和不可或缺,那恐怕要数“空气”和“水”了。因为“空气”无色、无味、无形,我们无从把握和感受,所以很难去说它;而“水”则不同,它随时随处可见、可用、可感。正因为有水,我们的地球才区别于其它星球,也正因为有水,人类才能绵延不jue 。

   ②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水”中,却对它理解很少,甚至于常常忽略它的存在。水就像人的血液。它如此重要,却不显山露水,更不张扬狂妄。当人们失去它的时候,方感其可贵;当人们拥有它的时候,却又将其淡忘。可见,在某些事物上,“有”和“无”常常表现出惊人的统一。

   ③水,平和柔弱,但它能够征服强大。最典型的是滴水穿石,以滴水之功,日积月累即可洞穿硬石。钢铁在水中也会不知不觉地慢慢腐蚀、消失。就像老子所言“柔弱能胜刚强”,这看似矛盾却是能够理解的。只要坚持积聚,有信念,有恒心,弱小也会战胜强大。这个道理,在历史上和生活中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④水,随流赋形,但它始终坚守个性。尽管没有固定的形态,但水并不是任意随人随物摆布的,一直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一旦外力无视它的个性,水就会表现出率性而为和我行我素的“自由”精神。当一盆水倒在地上,它就会随意而流;当江河被束缚过分,它就会冲破堤坝;当雨水自高天飘落,它就会洒向大地的每个角落。所以,水又是自由的,它在本质上并不是受制于人和物的。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既要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个性。

   ⑤水,流淌不息,但它不懈追求宁静。一条河流的长途跋涉,一挂瀑布的痛苦轰鸣,甚至是大海的汹涌澎湃,都是为了归于平静。水平如镜时,它才能照出万物的容颜,才能显示出宁静致远的内心。因此,我们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不在喧嚣中迷失自己,而在宁静中澄明一片。

   ⑥水,生命之源。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陆地仅占五分之一,而水却占了五分之四。如果说,陆地是边框,那么水面就是镜子。有了这面镜子,云彩、飞鸟、高山可以映照自己,而人类更可鉴别身心,包括容貌、品行、感情和思想。

题目:请根据第③段作者的论述,列举一个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如:长勺之战、抗日战争等(事例正确1分,围绕“坚持积聚,有信念,有恒心”等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

 

谦卑的力量

    ①先民造出庙宇叩拜的理由之一,在于表达自己对造物主的谦卑。无论造物主是上帝,抑或就是大自然本身。他们谦卑,并非真的见过上帝,而是生活中的种种奇迹——譬如土地上生长庄稼,清澈的河水可供饮用,孩子们健康成长——在表明,人的存在并不仅由人的力量完成。
    ②于是他们谦卑,伏在地上求得神的喜欢,使庄稼明年继续生长,让孩子们的孩子依然健康。
    ③如果不讨论被膜拜的一方,即神,是否真的存在,我们所感动的,是先民对待周遭的姿态:虔诚、恭顺以及明智的位置选择。
    ④谦卑正是一种姿态。
    ⑤如果认识到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一员而非一霸,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的疆域中的距离,认识到气象蔼然是别人最喜欢的一张名片,那就会选择谦卑。
    ⑥谦卑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在时代、事业与家庭中都有一个最合适的位置。聪明的人最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坐下来,像观赏电影一样展开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些人,终生都在找位置,而无暇坐下来做应做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样的际遇里,你只要谦卑,生活的位置就会向你显示出来。
    ⑦谦卑是一种睿智。许多人对牛顿晚年的一段话不解。他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这并非谦逊,实为感叹。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爱因斯坦正是发现了牛顿古典力学在特定情形下的谬误后,才开创了相对论。这一点,牛顿即使活着也不会惊讶,因为他从不为创立了足称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称得上大师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谦卑。如果在乞丐面前不够谦卑,证明他是一个有钱人;如果在世界的壮美面前仍不谦卑,则证明他是愚人。
   ⑧谦卑是美。谄媚、奴颜、趋炎附势种种恶行与谦卑无关。谦卑是虚怀若谷所显示的平静,是洞悉人心之后的安然,是进退裕如的冲和。谦卑不是让你向势高一头的人畏缩。它是心智的清明,在天地大美面前豁然醒悟之后的喜悦。谦卑使人焕发出美,不光彬彬有礼,也不光以笑颜悦人,(1)它是一个人在物欲淘净之余才有的一煎淡泊,(2)大善盈胸之际的一份宽厚,(3)历经沧海之后呈现的一颗赤子之心。这种姿态超凡脱俗,使人心仪不已。
   ⑨这就是谦卑的力量。

题目:将下面表现人物谦卑的材料与文中第⑧节三句画线句分别对应。(6分)

    A.战国时期,赵国功绩显赫的名相蔺相如面对武将廉颇咄咄逼人的为难,坚持避让,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国家的安宁。

    B.从朝鲜战场载誉回国的彭德怀在一次参加招待会时,有记者说:“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纠正说:“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

    C.有人问球王贝利:“你对自己踢进的哪一个球最满意?”他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肩,回答说:“下一个。”

    句(1)——(        )   句(2)——(       )    句(3)——(      )

参考答案:C  A  B

 

有容乃大

    近年来一部分西方学者开始普遍关注东方文明。物理学家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对老子、庄子等东方哲学思想与现代基本粒子物理学发现之间的相似性有精辟的阐述。该书出版25年来已累计发行了一百多万册,在科学界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一本研究股票市场的书,名为《“道”琼指数》,此“道”非彼道,主旨是提倡以老子之“道”的整体综合观点来预测股市之走向。(A)  

②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中华文明历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何在?

③质而言之:有容乃大。

④中华文明之强大生命力在于能不断吸收融合各民族文明之精华。这样的事例贯穿于整个历史:我国第一个文化高峰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一时间诸子百家如雨后春笋冲决而出,各种学说如百花齐放争妍斗艳。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华夏诸民族融合的结果;另一方面,当时周室衰微群雄并起,为多元文化创造了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B)至于作为我国近代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直接结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靠的是:有容乃大。

⑤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历史上元、清两个皇朝分别是蒙古族和满族凭着铁马金戈“入主中原”,尽管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企图分化各民族。结果怎样呢?几百年后蒙满两族已很自然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这种民族的融合不是靠暴力强制,而是靠中华文明大同兼爱之仁心和博大精深文化之潜移默化。(C)中华民族之强大凝聚力源出于:有容乃大。

⑥犹太族一向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独立性和坚守传统的精神,数千年从未有被其他民族所同化的先例。惟一的例外发生在中国,早年定居在开封的一支犹太人至今已完全被同化,再也找不到原来犹太族传统的影子。中华文明包容性之强大,于此可见一斑。(D)这也证明了:有容乃大。

⑦与有容乃大相对立的是闭关锁国。前者代表强大和自信,导致发展和进步;后者代表懦弱和自卑,导致衰微和倒退。明朝开国之初,曾多次派出使臣与各国交往,其中最著名的是成宗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率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舰队与亚洲及非洲各国贸易交往,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雍容大度和睦邻精神。照当时的势头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很可能与西方同时发展出资本主义经济,一起进入现代社会。可惜仁宗开始闭关锁国,明朝的国势日趋衰微。清朝开国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尚能学习西方的历算诸法。尔后排外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国势也就江河日下。若非明清两朝后期闭关锁国,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就不会那样落后,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被帝国主义欺凌的血泪斑斑近代史就可能会改写。 

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讲民族主义,千万别忘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屹立于世之根本——有容乃大。

题目:以下事例若作为本文论据可以放在(A)(B)(C)(D)哪一处?说说你的理由。(5分)

事例:盛唐之文艺高峰,固然由于当时繁荣的经济、和平的环境、统治者的倡导以及前代的积累,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是广泛地吸收了从西域传入的异族文化。

                                                     

参考答案:放在(B)处。该事例表明唐朝的文艺高峰是由于中原文明融合异域文化,证明了“中华文明之强大生命力在于能不断吸收融合各民族文明之精华。”且照应了“这样的事例贯穿于整个历史”。

 

 

(四)论证方法的分析和应用

【基本要求】

能够辨析常见的论证方法,熟练掌握不同论证方法的特征;

理解和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方法指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例证法)和引用论证(引证法)。

注意:如果是要判别一个语段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应先给段落划分层次,看是否是对比论证;在叙事过程中引用名言等不属于引用论证。

 

论城市文化

①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搞了这么多的文化建设,但是究竟什么才是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这个问题很大,依我个人之见,或许三点要义是可以简单讲一讲的。

②文化是什么?第一,文化是我们的家,文化是我们感觉到人生的温暖的地方,是关怀,是生命的意义,一个城市有文化,就表明这个城市让我们留连忘返,像家一样的温暖适意。没有文化,我们就会感觉到在现代社会漂泊无依,无家可归。上海的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根的,其实中国文化就是心灵的文化,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即是对心灵的重视。应该多创造条件,多提供机会,扩大人们之间心灵交流的空间,加强心灵相通的纽带,让大家都能有机会表达心里想说的话,就像在一个现代民主空气的家里,长辈小辈可以平等地无拘地自由地坐下来谈心一样,有丰富的心灵表达的城市,这样一个城市,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

③第二,文化是花样,有文化的城市,正是提供着不同的花样,让人们可以在其中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寻求意义的城市。越是选择的可能性多,越是自主,就越是有文化。而只有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不管是什么追求,不管是升官发财还是求神拜佛,都是一个平面化的城市,都是没有文化的城市。一个最有魅力的城市,其实就是最自主、最从容、最有花样的城市,是最有自己独立品格、尊重每个人自己寻找乐趣,       富于充实的人生意味的城市。

④第三,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胎记,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可抹去的生命记忆。上海文化很大程度源自中国江南文化,我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江南文化,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强调地方性,这既是文化发展的重大策略,也是珍惜我们的家底,保护我们的财富,因为在上海江南文化的底子里,有多少好东西!在杭州,每天我从西湖边上走时,我都会发现有女子在练习武术,或操练剑术,她们穿着传统的服装,旁若无人地完成她们的动作,她们做得相当认真专注,神情动态,那样从容,那样安静,那样自信。从她们的神态,可以读出几千年江南风土人情积淀所发育的一种文化的尊严与美的混和。这里面有一种很自主的力量,很自发的需求。上海文化里,就比较少有这样有本有源的民间人文意识的自觉。上海对它的身上的江南文化因素,还是不够充分重视。譬如至今张爱玲的故居,还没有能在这个城市里现身,张爱玲其实是很大程度上的江南文化的呀,譬如弘一法师和丰子恺,以及众多的上海近代人物,他们的故居都没有能留下来。

题目: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3分)

 

参考答案:举例   列举张爱玲、弘一法师、丰子恺等名人故居没有保留下来的事实证明上海对它拥有的江南文化因素,还是不够充分重视

 

有容乃大

    近年来一部分西方学者开始普遍关注东方文明。物理学家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对老子、庄子等东方哲学思想与现代基本粒子物理学发现之间的相似性有精辟的阐述。该书出版25年来已累计发行了一百多万册,在科学界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一本研究股票市场的书,名为《“道”琼指数》,此“道”非彼道,主旨是提倡以老子之“道”的整体综合观点来预测股市之走向。(A)  

②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中华文明历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何在?

③质而言之:有容乃大。

④中华文明之强大生命力在于能不断吸收融合各民族文明之精华。这样的事例贯穿于整个历史:我国第一个文化高峰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一时间诸子百家如雨后春笋冲决而出,各种学说如百花齐放争妍斗艳。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华夏诸民族融合的结果;另一方面,当时周室衰微群雄并起,为多元文化创造了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B)至于作为我国近代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直接结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靠的是:有容乃大。

⑤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历史上元、清两个皇朝分别是蒙古族和满族凭着铁马金戈“入主中原”,尽管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企图分化各民族。结果怎样呢?几百年后蒙满两族已很自然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这种民族的融合不是靠暴力强制,而是靠中华文明大同兼爱之仁心和博大精深文化之潜移默化。(C)中华民族之强大凝聚力源出于:有容乃大。

⑥犹太族一向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独立性和坚守传统的精神,数千年从未有被其他民族所同化的先例。惟一的例外发生在中国,早年定居在开封的一支犹太人至今已完全被同化,再也找不到原来犹太族传统的影子。中华文明包容性之强大,于此可见一斑。(D)这也证明了:有容乃大。

⑦与有容乃大相对立的是闭关锁国。前者代表强大和自信,导致发展和进步;后者代表懦弱和自卑,导致衰微和倒退。明朝开国之初,曾多次派出使臣与各国交往,其中最著名的是成宗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率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舰队与亚洲及非洲各国贸易交往,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雍容大度和睦邻精神。照当时的势头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很可能与西方同时发展出资本主义经济,一起进入现代社会。可惜仁宗开始闭关锁国,明朝的国势日趋衰微。清朝开国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尚能学习西方的历算诸法。尔后排外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国势也就江河日下。若非明清两朝后期闭关锁国,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就不会那样落后,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被帝国主义欺凌的血泪斑斑近代史就可能会改写。 

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讲民族主义,千万别忘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屹立于世之根本——有容乃大。

题目:文章第⑦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论证了                               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例证法/对比论证       有容乃大导致发展和进步,闭关锁国导致衰弱和倒退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双休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开设暑假班与秋季班,...

小小故事大王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小小主持人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小小演说家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5月考(本科)平日班

    2015级全日制本科目标班,开设暑假班与秋...

艺术生文化课本科冲刺班

    课程优势: (1)学员零起点;(2)紧扣考纲;...

三校生3/5月兼顾班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标签:中考语文辅导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siyuanedu.com/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