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期末卷】22学年上海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期末卷】22学年上海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3-12-26 10:46 点击:

高一上期末卷 

 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登高》中,杜甫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而生出无限悲愁之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小松在积累本册词语时,完成了下面的词语卡片,请帮他补充完整“信”的释义。(5分)

 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文,完成3-6题。(15)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

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上面所说的那些,一方面是由于幼稚而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责任心不足而来的。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啊!一个人偶然一天两天不洗脸,固然也不好,洗后脸上还留着一个两个黑点,固然也不雅观,但倒并没有什么大危险。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许多人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要预先研究,不要预先准备;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这种责任心薄弱的坏习惯,必须改正才好。

(选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有删改)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放到第①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③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

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4.分析第段的论述思路。(4

5.第②段运用“洗脸”打比方,请具体分析这一说理方法的效果。(4分)

6《反对党八股》“罪状一”与“罪状六”的顺序是否可以互换?请结合选文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5分)

一个古老村庄  李汉荣

这个古老村庄就要消失了。

城市像驾着坦克、装甲车的冲锋军团,一路炮声隆隆,烟尘滚滚;一路占山霸水,毁田掠地;一路捣毁村庄,沦陷乡土;一路铲除绿色,铺张水泥。城市,眼看着扑过来了。

古老的村庄没有任何防御体系,要说有什么防御,也就是家家门前菜园用竹子、柴薪、葛藤、牵牛花、丝瓜藤、葫芦蔓搭起的篱笆,这样温柔的“防御体系”,也就挡个鸡呀、鹅呀,甚至鸡鹅也是挡不住的,本来也没用心真挡,挡啥呢,不就叨几口绿叶子吗?这些篱笆,这些防御体系,说白了也就是个柔软的装饰,鸟儿们就常常在上面歇息、跳跃,梳理羽毛,叽叽喳喳说着原野见闻,说着远山近水。从古到今,村庄都有这样的篱笆,“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唐朝的杜甫也是在这样的篱笆前招待客人,招待诗。

王婶、二叔、张爷、春娃他妈……连夜到村头老井挑水,这是最后一次打水了,孩儿最后一次吃母亲的奶,就是这种难分难舍的心情吧,以后,再不会有这样温暖的怀抱,再不会有这样亲切的乳汁了。

井台上,人们心情黯然,都不说话,是的,诀别是伤感的,怎么会有兴高采烈的诀别呢?是的,这是另一种离乡背井,岂止如此,以后,是再没了乡,永失了井啊。

此时的人们都不说话。往日的井台,是村庄最温情、最有意思的地方。挑水的人们,在井台上相遇,就要停下来,说家长里短,说庄稼天气,顺便说说家里三餐口味和天下局势;年轻后生遇到老年人,就帮助把井水提上来,后生走远了,走了几十年那么远了,仍感到背上落满老人感激的目光。

村庄里,人们的眼神,是这井水给的,清亮里漾着善良;人们的口音,是这井水给的,柔软里带着清脆;连脾气和心性也是这井水给的,格局不大,但并不局促,底蕴却是细腻深沉;水波不兴,但清澈如镜,胸襟能容纳天光地气。从村庄里进出的人,血脉里都循环着一股清水,浇灌着深深浅浅的日子。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是村庄做人的伦理;厚道和本分,是村庄里对人品的最高评价。其实,你若要分析住在这里和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的性情和品德,分析到最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口清流不断的深井。

每过些年总要淘一次井,淘井,就是给井洗澡沐身,井底、井壁、井口、井台,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维修。淘井,这是村庄的盛大节日,大人喜悦,孩子欢笑,连村庄的狗受了感染也跟着人们四处撒欢,瞎起哄。淤泥、瓦片捞上来了,云娃妈的发卡、喜娃婆的手镯、李三叔的旱烟锅捞上来了,井台上一阵笑声和惊呼,有人就说:这井可是个好管家啊,贵重的物件、小孩偷偷扔下去的瓦片,它都好好保管着;接着,又捞出清朝的几枚铜钱、民国的几个银元,那是先人挑水时不小心从衣兜里掉下去的,以往淘井没淘到底遗留下来,人们就想象那弯腰提水的古人长什么样子,想象他当时怅然的心情,沈姐的语文课堂。就感叹,这井还是个收藏家,收藏着时间的遗物;井壁上砌着唐朝的砖,宋朝的石头,明朝又加进一些片石,井沿上抹着当代的水泥,啊,这井,浑身上下都是历史,它是一个历史学家,不,它就是历史。老老少少的人们,就感到了一种久远、幽深的东西,对井水,对生活,又增加了一份敬意。

今夜,此时,人们挑水,但没人说话。井台上,月光安静均匀地铺着碎银;井里,那轮祖先留下的月亮,笑眯眯地望着天上的另一个自己,但他并不惊讶自己水里的身世,井一直把他抱在怀里养啊养啊,几千年都保持着白净和雍容,他等待着那熟悉的身影,他等待着出水的时刻,他等待着那荡漾着又复静止的感觉。

天真的月亮不知道,今夜,这是他最后一次在清水里亮相,这是他最后一次和村庄约会,明天,村庄将被机械捣毁,水井将被水泥封死,照了千年的镜子,从此永失;村庄连同她收养了千年的月亮,从此永别。

7.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3分)

8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中写道: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请利用本材料中相关论述探寻第⑦段画线句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

9.本文重点写一个村庄消失的前夜,而第⑧段描绘了往年“淘井”的场景,这种安排体现了作者巧妙构思,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10班刊中有记忆”和“村庄”两个专栏,你认为这篇文章应该编入哪个专栏?请说明理由(80字左右)。4分)

  古代诗文阅读(40分)

学校开展以“走近苏东坡”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念奴·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1.小松想在班级朗诵这首词,请为他配乐,以选项合适一项是( )。(1分)

A.轻快柔和的乐曲        B急促紧张的旋律   

C.雄豪迈的音乐        D.低抑扬的曲调

12.在研读这首词时,小松发现词的上阙波浪线部分还有一个版本:“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有人认为这个版本更好,也有人认为不然阐述你的观点。5分)

材料二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冠,博通经史,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④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1(          )   2)欲冠多士(       )

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1文日数千言(    )

A.嘱咐 B.附属 C.眷属 D.撰写

2有补于国(    )

A.众多 B.平民 C.希望 D.庶子

15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轼庐其上             ②徘徊斗牛之间

B.①增筑故城木岸         ②何其然也

C.①又事不便民者不敢言   ②举匏樽相属

D.①神宗独怜             ②固一世雄也

16.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17.第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

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18.结合全文,分条梳理苏轼“有德于民”的表现。(4分)

 

材料三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9.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与“而今安在哉”相同的一项是(   ) (2)

A.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B.何为其然也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0.分析材料三第段画线句与材料一下阕画线句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4分)

21.赏析本文主客问答这一结构形式妙处。(4分)

22.小松经过本次主题学习后,他对苏轼有了新的认识,也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结合材料请你帮小松写一段“苏东坡对生命启示”。(6分)

 写作  70

23李汉荣在《一个古老村庄消失的前夜》中满怀怅然地咏叹:这个古老村庄就要消失了。”也有人说,“有时候,不把旧的东西都推翻,就不会有新的东西生长出来。”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文体不限,请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答案

1.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4)人讲话要诚实/讲真话/诚实     相信  确实   随意  书信

3.B

4. 答案示例一 本段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作者先批评写长文而空的文章不好,说明他们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1分)接着提出要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粹些”;(1分)再指明“短而空”也不好,“应当禁绝一切空话”;(1分)最后得出了结论——“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1分)

5答案示例一:乙文拿洗脸打比方,同一比喻,使用两次,先从正面阐述写文章做演说,要像洗脸一样认真负责,(1分)再从反面阐述偶然不洗脸危害不大,(1分)但是写文章做演说,如果不负责任,危害就会很大。(1分)比喻论证的运用,使得文章显得风趣幽默、

通俗易懂,所论述的道理也易于把握。(1分)

6答案示例一:不可以互换。本文直接提出中心论题开始,即分析党八股的坏处,后面从八个方面揭露党八股的八大罪状,(1分)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这是内容的问题,(1分)第六条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这是写作态度的问题——责任心不足的原因(1分)“内容的问题”是“表现”,第六条“态度的问题”是产生问题的根源,是由现象到原因的论证逻辑,论证严密。(可以互换,3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7.答案示例一:作者巧用拟人这一形象化手法,以物拟人,把城市比拟为 “驾着坦克、装甲车的冲锋军团”,(1分)形象地写出城市急速扩张侵占古老村庄的迅猛之势,(1分)下面一连三句“一路”具体细腻地描绘出城市化进程中对古老村庄的冲击力,表现了城市化对古老村庄,造成破坏的愤慨之情。(1分)

(评分说明:比喻、比拟;排比、短句、用词等角度都可以)

8.5分)答题示例:由于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里形成了人们的脾气、心性,性情和品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2分)这分明是写井水,但又不是写井水,笔笔在写人。作者实写老井带给村里人生存之水,带给村里人幸福的生活,虚写井水滋养下的村庄里人饱含温情、心底善良、心胸开阔、知恩图报、厚道本分的美好品质。

评分说明:筛选《乡土中国》观点2点,联系本文分析2

9.答案示例一:文章的前面都在描写着这个村庄消失的前夜发生的事件,但第八段回忆到了“每过些年总要淘井”的场景——一个盛大节日的场景,淘井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喜悦与欢乐,而这些喜悦与欢乐将随着村庄的消失一去不复返了,喜悦与欢乐之情越浓,失去的伤感与失落就越浓。这样的构思使文章的情感更加厚重深沉,使读者感受更加真切。

10.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应编入“记忆”专栏。村庄虽是本文所叙之事发生的地点,但文章核心不是描写村庄生活,而是人们在村庄消失前夕的 “反常”行为和依依不舍的复杂心绪,着意渲染乡恋、乡情、乡愁,感人肺腑。这里更多是对时光流逝认识的追忆与感伤,却处处在写时光,所以应编入“记忆”专栏。

答案示例二:我认为应编入“村庄”专栏。因为文中人们的成长与村庄密不可分那些古老村庄怡人的自然环境,生于斯长于斯的生灵,那古井,古朴的习俗,淳朴厚道温情善良的民风民情……那些一旦毁坏就无法重生的古老村庄,这些都引发了人们对于这就是对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而造成的古老的乡村文化失落的思考,着力唤醒人们强烈的家园意识、乡土情结,所以应编入“村庄”专栏。

11. C

125分)答案示例一:我觉得相比而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更好。“穿”说明参差错落的山岩如匕首插入天空,山势险峻;惊涛如万丈高的水墙,猛烈地冲击着岩石。“拍”写出了巨浪惊险,动静结合,有生有色,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崩云”、“裂岸”虽用夸张的手法,不如穿空拍岸那么豪迈而不失自然。

答案示例二:我觉得相比而言,“乱石崩云,惊涛裂岸”更好。一个“崩云”、一个“裂岸”,则更符合音韵,更霸气,写出巨浪惊涛的伟力,更让人震撼。而“穿空”、“拍岸”气势不够。

13. 等到,提拔

14.D ,C

15.A

16.1)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大意1分,“庐”“使”“分堵”“卒”“全”每译对一处给1分)

17.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18.答案示例一: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调任湖州,因为有一些不便于民的事情不敢明说,就写诗暗示,希望对国家有所帮助;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苏轼任职杭州,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

(本题12分,学生能基本概括即可)

19.B

20. 答案示例:二者都用典,苏轼羡慕周瑜在少年时就得到了孙策的赏识,这与词人的境遇形成反差,更能激起其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2分)材料三多用短句和整句,有力地突出曹操大军逼近之速,军力之强大,气魄之雄壮;随后 “而今安在哉”的反问句语意急转直下,更加凸显出人事短暂无常的悲戚。

2分)

21. 答案示例:文中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来回答,文理转折自然。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这种主客问答的行文方式,使全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22.答案示例:苏轼对我们的生活启示:苏轼所贬之处颇多,无不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如黄州、杭州等)。这是他勤于政务、关心民生的结果,更是他爱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的体现。纵然仕途穷困,也不影响他爱护百姓、为国出力的初心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三校生5月考(本科)双休班

    2015级双休本科目标班,开设暑假班与秋季...

小小主持人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双休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开设暑假班与秋季班,...

三校生5月本科目标班

    三校生5月考班 三校生5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三校生3/5月兼顾班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艺术生文化课本科冲刺班

    课程优势: (1)学员零起点;(2)紧扣考纲;...

三校生美术高考班

    根据三校生美术艺考要求,主要开展素描...
标签:语文作文辅导    中考语文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siyuanedu.com/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