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3 10:26 点击:
人的本质是利他还是利己?
为什么命题中我们要生硬地撕裂两者的关系呢?愚以为,正是当下生活中损人利己的,损公肥私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引起我们对两者关系的不断反思。北大的钱理群教授更是痛感时代缺乏”利他主义”者,痛批不断涌现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
的确,利己为个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的保障,利他永远是我们人性中更美好的追求。
首先,没有利他行为,仿佛撕掉了我们身上生而为人的一块显著的标志。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比起“利己诸如此类的本能的做法,“利他”行为与精神是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没有“利他“行为,我们仅仅就是帕斯卡尔笔下的”会思考“的动物而已,但难以被定义为人,更难以成为高尚的人。
其次, “利他”精神指向的不是卑下的人格,而是个体的精神的高地,是道德情操的珠峰。如果不能摆脱利己思维的禁锢,达到利他的境界,追求较高的道德与天地境界,是超脱了利己思维的人,历史会铭记范仲淹与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史书赞写横渠先生与他的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襟,人民群众会钦佩周恩来与他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利国利民的情怀!反观历史上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自私自立的贪官污吏和珅之流却遗臭万年,为人不齿。
利他更为我们群体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提供了诸多的保障与向上向前的可能性。抗日战争不会忘记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无数的无名战士的牺牲,利他精神为我们换取和平与安定,武汉疫情席卷之势在最美逆行们的利他精神中消解而逝,利他精神为我们民族换生命的延续,汶川地震、九八洪水、四川木里森林大火、利他精神为我们民族换取战胜困难的力量。
追求利他,并不说一味地忽略利己,抑或要求个体舍弃个人利益。
美国心理学家艾索博和威尔逊在《为他人》中,提出多元的动机论,人的行为的动机可以包括利己和利他,人有利他行为,并不意味着不利己。我们可以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实现利己利他的统一 ,从而实现人生的真正的价值。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同时,反对损人利己,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是我们常人在庸常状态在平衡两者的可以践行的圭臬,而跳脱利己的禁锢,超脱利己之心,以利他之心反哺社会与人民,则永远是我们人性更高尚的,更美好的追求。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