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初中化学实验仪器很多,中考中的实验题中经常出现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的判断与填空题,那么,小编今天为同学们整理了一些化学仪器相关的知识,供大家学习,了解清楚,别等到时候闹笑话了。
一
实物介绍版
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受热,操作方便,可见度高等优点,因此试管常用作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供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也可以收集少量气体。缺点是容易碎裂,因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骤冷或受热不匀时均能引起炸裂,使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1)为便于振荡,常温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出
(2)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不能接触灯芯。否则都能引起试管炸裂
(3)加热液体时管口要对着斜上方无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溅出伤人,为增大受热面积,应使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
(4)加热固体时,要使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三种)、锥形瓶(也叫锥形烧瓶或三角烧瓶)。
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是:
(1)做常温下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烧杯容积的2/3。
(2)做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固体和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烧杯容器的1/2
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大材小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横梁、底座。精确到0.1g
③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④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
(1)观察它的量程。若待测物的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的最高温度,温度计可能被胀破;若待测物的温度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这样,用它测量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温度值。
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没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是瓷质的受热容器,常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也可用于干燥固体。可以直接用火焰加热,但不能骤冷,以防炸裂。灼热的蒸发皿必须用坩埚钳夹持,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必须立即放在实验台上时,要垫上石棉网。
是放置试管和控干试管的专用支架仪器,有木质和铝制之分。洗净待用的试管应口朝下插入试管架的孔眼内(或套在立木上),既便于控干试管,也防止试管内落入灰尘。热的试管不能直接放在试管架上,以免灼焦木质或造成试管炸裂。
由木材或竹板、钢丝弹簧以及内衬绒布制成,主要用于夹持短时间加热的试管。使用时要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以免沾污试管口或使杂质落入试管内;
试管夹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防止试管脱落;手持夹有试管的试管夹时,要用手拿住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使用时应注意防止烧损或锈蚀。
细口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分,均带磨口的玻璃塞)、广口瓶(均为无色,带有配套的磨口玻璃塞)、滴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分,均有配套的胶头滴管)、固体药品瓶(均为棕色,内有软塑塞,外有螺口硬塑盖)等。
见光易分解的药品均保存在棕色瓶内;其他药品均需密封保存,但强碱固体应选择塑料盖或橡胶塞的试剂瓶,强碱溶液多现用现配,一般不长期保存。
种类很多,可分为三角漏斗(短颈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安全漏斗、吸滤漏斗等。通常人们所说的漏斗就是指三角漏斗,三角漏斗由于漏斗颈比较短。
三角漏斗的主要用途有两方面:一是向细口容器内加注液体(如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用二氧化碳熄灭烧杯内不同高度的蜡烛火焰,可通过漏斗向烧杯内侧倾倒二氧化碳气体),二是与滤纸配合用于过滤。
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的中间下凹的圆形玻璃器皿,其外形与手表的玻璃相似,故也称表玻璃其主要用途是:①盛装少量固体或液体样品以供观察;②用它覆盖烧杯、广口瓶之类的容器,可防止液体损失。
是一个四寸见方的铁丝网(起骨架支撑作用),当中涂以直径为二寸半的圆形石棉心。石棉具有耐高温、热的不良导体的特点,所以石棉网可以直接受热,常用于烧杯等受热时垫隔在火焰与玻璃容器之间,以使玻璃容器均匀受热;也常用于承接炽热的固体生成物,或将灼热的蒸发皿等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夹持器具,坩埚钳主要用于夹持高温物体(如移走灼热的坩埚和蒸发皿等),或夹持某些固体在气体中进行燃烧实验(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镊子一般用于取用不太大的块状固体药品。每次使用前后,都要用洁净的滤纸将它们擦拭干净,防止污染试剂,也防止被锈蚀。放置时,要使夹持物体或药品的尖部朝上,以免下次使用时污染试剂。
主要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沾取液体等操作,不管用于何处,都要注意随时清洗,用于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以免打破容器。
1.边放称量纸或称量腐蚀性药品用称量纸称量造成天平盘被腐蚀;称量热的容器没有冷却至室温将天平盘烫坏。称量完毕未将游码归零。称量时用手取用砝码和移动游码,导致砝码和游码被污染质量不准。称量时将物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2.加热固体物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先移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使水倒流,试管破裂。
3.把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没有将试管夹夹在离管口1/3的位置,而是夹在试管的中部。试管夹的使用方法不当,将长柄与短柄一块握在手中,又用力较大,结果使试管滑落,将药品洒出,又造成人员烫伤。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导致液体剧烈沸腾而喷出试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导致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5.倾倒液体时,掌心没有对着瓶上标签,试剂瓶盖没有倒放在桌子上,致使标签被腐蚀,药品被污染。多瓶药品同时使用时没有及时盖上瓶塞,后来盖时又没有仔细观察,以致盖错瓶塞造成药品被污染。
6.使用滴管时,将滴管口伸入试管并触及试管内壁,导致试剂被污染。
7.用滴瓶加药时将滴管弄错,造成严重污染;或用同一滴管取不同药品时未能充分清洗,造成严重污染。
8.用量具(量筒和滴定管等)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使量出液体的体积不准确。没有掌握“量具上的刻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读法。
9.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没有将导管先插入水里,或插入水中太深,气体无法逸出。
10.过滤液体组装过滤器时,滤纸没有用水润湿,导致过滤速度太慢。过滤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或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处,导致滤纸漏夜,过滤失败。
11.药品用量太多,如硝酸与铜反应,铜量太多,生成大量的毒气,既影响健康又浪费药品。
12.用玻璃棒蘸取一种溶液后,没有用蒸馏水洗干净就去蘸取另一种溶液;或用药匙取粉末药品时,没有用纸将药匙擦干净,就去取另一种药品,造成严重污染。
13.试验氨的溶解性时,用湿的试管收集或试管口没有堵棉花,导致收集的氨气太少而现象不明显;检验试管或集气瓶是否充满氨气时,红色石蕊试纸没有用水润湿。
14.做中和滴定实验时,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了后又用待测试液洗,使待测溶液的实际用量大于用酸、碱式滴定管所取的量,使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量增多,导致结果偏大。酸、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盛液体润洗,使液体浓度减小,造成误差。酸、碱式滴定管在加好药品后未排气泡或气泡未排尽,造成所取液体比示数偏小,引起误差。
15.容量瓶、酸碱式滴定管在使用前未验漏,导致实验误差。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造成浓度偏大。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没有插入刻线以下或与上口接触,造成误差。定容时加水超过刻线,从中吸出一些溶液再次定容,造成浓度偏小。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液没有转移到容量瓶中,造成浓度偏小。
17.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时,搅拌不充分,致使晶体飞溅,导致结果偏小。称量时没有称空坩埚的质量而直接称量2克药品放入坩埚中进行实验,导致实验失败。
18.设计尾气处理装置时没有考虑到气体的溶解性,直接用直导管通入溶液中,发生倒吸导致实验失败。
19.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将集气瓶倒置在水中,集气瓶没有灌满水或者根本没有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