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2-06 13:04 点击:
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分析
考纲中“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问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等信息。其中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分析就是常见的一道题目。
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
1.弄清叙事的脉络:主人公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或影响。
2.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①正面表现:正面叙述或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②侧面表现:作者评论、侧面叙写等。
3.注重主人公与他人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涉及的关系主要有:
与皇帝或上级的关系:忠于职守、忠君爱国、英勇无畏、不畏强权、临危不惧、刚正不阿、善于辞令、针砭时弊等。
与下属之间的关系:秉公执法、公平公正等。
与百姓之间的关系:爱护百姓、为民做主、为官清廉、忠于职守等。
另外,如果是一般人,就会涉及到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和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直率、执着、豪爽、机智聪颖、嫉恶如仇、放任不羁、孝敬父母、淡泊钱财、淡泊名利等。
二、文言文中心主旨的概括
评析文章人物及思想内容,这类题突出教育性,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思考。
(1)求学: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苦读成才;笃志好学;勤学好问等。
(2)做人:宽容大度、善良;乐观、豁达;诚实、仁慈;做人要有真才实学,不能一味依赖外在力量;表现人的高尚品德等。
(3)为官:关心爱护百姓;爱惜人才、慧眼识才;勤政爱民等。
(4)生活哲理: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5)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习题演练】
(一)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明史·于谦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及是,三杨已前卒()(2)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
(3)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4)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连词,因为)
B.请留谦者以千数(介词,用)
C.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副词,才)
D.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连词,用来)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
(2)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4.于谦入朝被捕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5.语段侧重表现于谦□□和□□两方面的可贵品质。。(3分)
【参考答案】
1.(1)死,去世(2)恰巧,正好(3)代替自己(4)同“赈”,赈济,救济
2.(2分)A(A项中的“以”为介词)
3.(1)(3分)但于谦每次去京城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去的(重点为:橐及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3分)随后(不久)王振知道搞错了,于谦得以释放,但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重点词为:已而、左迁,各1分,语句通顺1分)
4.有位和于谦同名的御史得罪了当朝权贵王振(1分),恰好于谦此时入京荐人自代(1分),结果遭逢迎王振旨意的人弹劾而被捕下狱(1分)。(共3分,意思接近即可)
5.正直、爱民。
(二)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④。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解缙《太原王传》)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敌骑数千四面集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忧()(2)备()(3)遁()
3.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2分)
4.《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2分)
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参考答案】
1.敌骑数千/四面集(1分)
2.(1)以……为忧,感到担忧(1分)(2)详细,详尽(1分)(3)逃跑(1分)
3.(士兵们)听说金兵大队人马逼近,惊讶不已,军心动摇。(2分)
4.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2分)
5.力大无比,本领高强(1分);智勇双全,战功卓著(1分)。
(三)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禹锡终易连州()②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2.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①为友:
②为官:
③为师:
【参考答案】
1.①交换,改授(1分)②妻子儿女(1分)
2.A(2分)
3.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2分)
4.①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1分)②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1分)③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1分)
(四)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忿()狱()
3.翻译句子。(2分)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4.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5.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参考答案】
1.A
2.愤恨;案件。
3.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4.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5.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五)
【甲】元岳柱字止所1,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2,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3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乙】“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4,古今文士未有改之者。宋子京5于《李靖传》乃6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7矣。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
(选自《滹南遗老集》
【注释】1元岳柱字止所: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2金钏:金手镯。3为:即“为之”,做那样的事。4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5宋子京:即宋祁,宋朝史学家。6乃:却。7安:妥当。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金钏可易(换)酒B.疾(快)雷不及掩耳
C.复何暇(空闲)塞哉D.此所谓欲益(增加)反弊者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观此可以(凭借)知画理矣B.雷以(因为)其疾
C.以是人多以(可以)书假余D.皆以(认为)美于徐公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
4.【甲】【乙】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D
2.C
3.本来不是随便结合的词语,古学者没有改动过这句话。
4.任何创作都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