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1-20 13:05 点击:
上海最严垃圾分类规划施行
“纸巾,干垃圾,不管多湿它都是干垃圾;瓜子皮,湿垃圾,不管多干它都是湿垃圾。”近些日子,垃圾分类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从7月1日零点开始,上海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时代。从垃圾产生源头到末端处理,上海实行全流程分类管理。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的,都将面临处罚。其中,个人最高会被罚款200元;运输企业“混装混运”行为逾期不改正的,最高会被罚款5万元;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企业未落实分类处理且逾期不改正的,最高会被罚款50万元,情节严重的将被吊销生活垃圾经营服务许可证。
让“随手扔”变“随手分”
来源 人民时评 作者 徐隽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最近,“垃圾分类”成了热词。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根据《条例》,对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个人可处以50至200元的罚款。“垃圾不分类,违法!”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有人在朋友圈提问“小龙虾是湿垃圾还是干垃圾?”“奶茶喝完咋扔?”
看似调侃的提问,其实暴露了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软肋”。如今,在大中城市,随处可见分类放置的垃圾桶,有的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有的写着“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但是,仔细一看,里面放置的垃圾很多与垃圾桶的标识并不相符。实际上,不少市民反映,由于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扔垃圾时,很少严格按照要求将不同垃圾分类投放;由于缺乏刚性的约束措施,垃圾分类更像是一道“选答题”,可做可不做,分类放置的垃圾桶常常成为摆设。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上海等地通过地方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这项由点到面、逐步启动的工作被纳入法治轨道,各项举措有望硬起来、强起来,垃圾分类正在从日常生活中的“选答题”变为“必答题”。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垃圾分类看似一件小事,但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而且,有些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可能指望通过立一部法就能移风易俗、毕其功于一役。
大到对垃圾分类重大意义的认识,小到小龙虾、奶茶如何分类,都离不开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引导。对此,不少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地方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示范引领垃圾分类;有的地方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带动整个家庭自觉做好垃圾分类;有的地方鼓励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手把手讲授垃圾分类技巧。即将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赋予城管执法部门10项行政处罚权,其中9项有整改前置要求,即责令违法当事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再予以罚款或吊销许可证。这也充分表明了垃圾分类立法不以处罚为目的,而以教育引导为主的立法本意。
从不少城市先行先试的情况看,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需要刚柔并济,通过立法加大对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让群众认识到为什么分类、怎样分类。才能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变“随手扔”为“随手分”,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垃圾分类是中国社会文明课程的“单元测验”
来源 人民网评 作者 宗利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按照总体部署,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45座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实行生活垃圾全程管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进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它还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事实上,不仅北上广,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不得不为、刻不容缓。
早在几十年前,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就开始了垃圾分类的持久战。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磨合,目前有些做法已经比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993年,原建设部出台《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我国多次制定相关垃圾分类规则,陆续推进实施也已有20多年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十分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对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具体做法,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明确规定。上海在立法方面走在了前边,填补了空白,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然而,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最近每个早晨都要接受居委会大妈的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因为懒得丢垃圾,所以尽量不生产垃圾,所以少吃……”近来,很多段子道出了人们被垃圾分类“整疯”了的情绪。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生活垃圾分类要取得明显成效,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坚持与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包容百姓的难处,要坚持不懈地引导。长远来看,垃圾分类将会日渐深入人心,成为顺水推舟的事。
主动走向现代文明,需要克服一点成长中的不便,甚至痛苦。从“一扔了之”到像整理自家衣柜一样打理垃圾,便与不便之间无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垃圾分类一小步、人民文明一大步,为了山更青水更绿城市更美好,我们值得费点力。遇到麻烦调侃几句,无关大碍,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得明白一个道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需要我们自己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
一屋不洁何以洁天下。管好自家的垃圾桶,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文明进发的路途当中的一个必经节点。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看似很小很细很具体,却是对社会精细化治理能力的一场实质性演练,需要各方治理力量的协调配合。这项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作一次实质性测量。我们应该以足够的自信和投入,完成这场“测验”。
推广垃圾分类要动真格,更要有规范
来源 人民网评 作者 林峰
继上海出台法规实行强制垃圾分类后,北京也要推动垃圾分类立法,但垃圾分类标准与上海并不完全一致。近日,垃圾分类相关话题在网上持续引起热议。网民对垃圾分类普遍表示支持,但在具体执行中引发的讨论,也值得关注。
垃圾分类政策好不好,十个人里可能有九个人会竖起大拇指。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还在于是否在推行上动了真格,是否让每个人都切实感受到垃圾分类的紧迫感,是否都认识到了这项举措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否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全国46个重点城市将在2020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认真梳理舆情,回应群众关切,也是目前这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垃圾分类动真格值得点赞,但不能忽视执行过程中造成的生活困扰。比如,有的地方推广扫码扔垃圾,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个人隐私与公共事务之间的越界;有的小区投放时间限制太死,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无法按时按点倾倒垃圾;更不用提不同城市垃圾分类标准不一,好不容易养成的意识到了另一个地方需要从头再来……这些现象都说明,垃圾分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较真碰硬,关键还得循序渐进。从“你是什么垃圾”的网络段子,到“吃饭10分钟,分类半小时”的日常吐槽,再到“干湿垃圾”的品类之争,可见垃圾分类是一场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方位变革,需要付出相当的认知、沟通和执行成本。分摊垃圾分类的制度成本,只依赖志愿者短时间的提醒远远不够,单靠强制手段集中推行也不现实。让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更加广泛,才能更有效果。比如,厂家可以在商品包装上添加垃圾分类建议;再比如,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浸润到教育当中等等。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施行,都需要一个臻于完善的过程。重点在于,如何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减少群众的困扰、降低转型的成本。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地铁开始实行安检,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城市地铁道路上进行安检。10多年过去,从奥运会的特事特办到变成常态保留,地铁安检已经成为北京百姓的日常。如今不断改善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北京地铁安检,用十年检出116万违禁品的成绩,为民众树起一条安全保障线,更培养出了坐地铁配合安检的日常习惯。可见,任何政策的推行都需要规范和完善,任何习惯的养成都要靠自发和自觉。
说到底,垃圾分类不只是一个文明意识的问题,也是一个基层治理的命题,既需要细密周全的考虑,也需要灵活人性的执行。从上海到全国各地,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掌声也有怨言。比起简单的通知和要求,规范标准统一、更多主体参与才能营造出可持续的氛围。
垃圾分类也要从源头减负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杨李喆
茶叶封装在铝材小罐里,每个小罐又被泡沫内衬隔开,泡沫上又裹着一层绒布,全都挤在精美的硬纸盒中,购买时外面还套个手提袋……这样的情形你一定不陌生。商品的过度包装,快递的繁复包裹,一次性餐具的泛滥等,不仅增加了垃圾分类的负荷,更是浪费了大量资源,这种局面亟待改变。(7月8日《北京日报》)
茶叶二两多,包装重5斤,这样的奢侈包装,已然背离了包装保护商品的“初心”,如此不仅变相增量了垃圾,且增加了消费者购物成本。其实,不难发现,与茶叶一样,烟酒、月饼等礼品,也都是过度包装的重灾区。而且,新型消费模式也让食品外包装进一步“过度化”。比如,一次性餐具泛滥问题随着网络外卖等兴起而愈发严重,当然还有快递过度包装造成的垃圾,等等。
在垃圾分类投放渐入人心的当下,在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也亟待引起重视,而商品过度包装就是其中之一。商品过度包装难治难绝的背后,一是商家为了商品的安全不得不为之;二是商家为了显得高档而选择过度包装;三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面子;四是对于过度包装缺乏有效的规制。
作为一道社会课题,也正如专家表示,包装减量需各方各尽其责。从法律及标准方面,国家并不缺乏相关规定。比如,我国当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相关的国家标准有GB23350-2009《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T31268-2014《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等。但是,如何让这些标准真正落地,却需要商家及监管执法部门共同给力。
从网络平台来讲,也应该鼓励环保,推动减量包装。以外卖平台为例,有的在下单页面上添加了“无需餐具”选项,以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有的平台还为选择“无需餐具”的用户提供积分奖励。这些就值得借鉴。同样,虽说平台和商家各自是独立的法人,平台无法管控商家的包装行为,但是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引导餐饮企业选择合格、安全、环保的餐盒。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也应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向过度包装说“不”。中消协曾明确指出,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对此,面对商家的过度包装问题,也应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也唯有每个人的绿色消费理念增强了,过度包装也就不会有市场。
同样,国外的做法也值得借鉴。比如,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抑制过度包装,该制度规定生产者应当承担产品使用完毕后的回收、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理的责任,零售商、消费者也应对所销售和消费的资源尽到安全回收的责任。这也有助于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负”,以及强化各个环节的责任。总之,垃圾分类没有局外人,就须全民总动员。
让垃圾分类逐步成为“必答题”
来源 新华时评 作者 王优玲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通过鼓励引导和逐步采取强制性手段等途径,解决日益凸显的“垃圾围城”与“垃圾下乡”问题。
按国办转发的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前,我国将在46个城市先行试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届时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35%以上。“强制”二字标志着垃圾分类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一开始,垃圾分类的强制对象主要针对试点城市的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对于居民则更多采取引导和鼓励的态度。但是,非试点城市也应加紧制定有效落地措施,不能让垃圾分类只停留在说教上,而要推而行之。
由于居民在垃圾分类上的高度自律不能天生习得,有必要通过鼓励引导与逐步采取强制措施而养成。为此,广泛的基层宣传、指导和监督工作缺一不可。需要强调的是,建立垃圾分类意识应该从娃娃抓起,其中做好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实践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垃圾分类集中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并与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法治精神、环保意识、自律意识等密不可分。垃圾分类有助于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绿色生活的风气,以及抵抗铺张式的生活消费。
垃圾分类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且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等环节的法治化、制度化,例如对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改变旧有习惯,提高文明素养,要把垃圾分类当成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要通过立法和强制手段,建立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弘扬对社会责任的共同担当。要鼓励人人参与、人人自觉,使垃圾分类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使这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坚持下去并越做越好。
垃圾分类,让城市“轻”下来
来源 人民时评 作者 何鼎鼎
本月初,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将开展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促进居民源头分类,同时将探索进行垃圾“不分类、不收集”惩戒试点。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知道如何分类,成为困扰诸多小区居民的难题。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如此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世纪之交,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成为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16年过去,大多数试点结果却难如人意。总体而言,垃圾分类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进展迟缓。
一直以来,很多地方将垃圾分类简单等同于设置一个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前不见分类者,后不见分类处理者,唯垃圾桶最迷茫。问题不在一处,而在全流程。何为可回收物?何为不可回收物?一旦标准模糊,公众便会手足无措。何况,还有些垃圾桶更是假把式,外面明明区分“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里面却“心心相印”、连在一起;一些高档小区尽管设置了智能垃圾箱,但不是容量不够,就是清运不及时,变得中看不中用。更荒唐的是,在有的地方,分好类的垃圾一上车又混同了,前端垃圾分类,末端一勺乱烩,谁又愿意费时费力多此一举?
社会文明的递进,总是生活习惯、社会意识、市政管理集体映射的结果。就垃圾分类回收而言,主管部门除了口头引导,更要制定清晰标准、完善服务管理。有时候,一张写清楚垃圾类别、回收方式的便民贴,胜过一个高档垃圾箱。日本、德国的垃圾分类受人称赞,离不开详细的垃圾分类标准、针对不同垃圾确定的收集日制度,源自清晰注明垃圾类别的包装,更得益于从幼儿园起就要学习垃圾分类的“开学第一课”。而在日本,类似居委会的“町内会”有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对居民生活习惯进行监督。
垃圾分类不只是物理拆拣,更指向生产生活观念的变迁。通过分类让垃圾减量,就是为城市减负。当然,垃圾分类需要进行到何种程度,不能脱离社会发展阶段,也关系社会运行成本,分类责任如何界定,既要考虑历史因素,也要顾及管理难度。
长期以来,游商、拾荒者这些“散兵游勇”充当了低成本的垃圾分拣者,如何将这些市场力量组织起来,实现社区垃圾分类的转型升级?前段时间,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一体化解决方案”专家论证会上,垃圾分类的广州“西村模式”受到肯定。前端是每家每户配备的两只分类垃圾桶,背后跟着街道垃圾分类促进中心、全面分类回收的专业企业以及垃圾管理数据库。政府不再完全包揽,分类力量下沉,专业企业有利可得,居民也能将厨余垃圾换花泥,政府、管理公司、居民三方在公益与利益中实现了较为良性的互动。
今天的中国已是当之无愧的生产大国,但生产、消费、分解缺一不可。在今天的语境下,如何分解消化我们的生产、消费之物,或许比化解过剩产能更为棘手。都说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难就难在将其顺利归位。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非一方力量能及。只有激发社会力量,实现多方联动,才能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成本可控、成果可见的垃圾分类模式。
推行垃圾分类须明确“三要三不要”
来源 新华网评 作者 毛同辉
近日,垃圾分类成为社会热门话题。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格垃圾分类标准。继其之后,北京的垃圾分类立法工作也提上日程。
其实,垃圾分类的倡议由来已久,只是要真正从理念到行动、从倡导到规范,是一步有难度、有长度的跨越。其间“沟壑”,包括观念的转变、习惯的改变、知识的推广、矛盾的化解、强制性与人性化的碰撞等,都需要在实践中因时而动、因地制宜,不断总结、逐步完善,直至久久为功,积习成风。万事开头难。当此垃圾分类在国内甫一推行之时,笔者认为,各方须明确“三要三不要”。
一是不要光喊口号,而要知行合一。垃圾分类是一件需要全民参与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改变“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惰性,克服从随意倾倒到分类择拣、定时投放的不便,把理念落实到行动上,知行合一,从我做起。
二是不要遇挫即馁,而要久久为功。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环节,同时,推行中也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居民的抵触和抱怨、政策不配套、垃圾后端处理不完善等。对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要保持耐心与韧性,采取科学的办法和切实的措施,抓住关键问题,积极行动起来,打好垃圾分类这场持久战。
三是不要只强调规矩的刚性,也要体现制度的温度。垃圾分类既要有“硬约束”,也要有软引导,应用好绣花功,采取更多人性化举措。如上海一些小区,就对独居或下楼扔垃圾困难的老年群体,采取了物业“托底”的方式;再如有些小区“996”工作制的白领居民占比较高,往往赶不上垃圾投放时间,就设立了延时投放点。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要使其成为共同行动、共同受益的文明新风尚,还需人人内化于心,外见于行,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携手一起为建设美丽家园努力。
评论角度
半月谈:垃圾分类:光有强制还不够
我国一直存在垃圾分类上的反向闭环,前端的居民在垃圾分类上践行度低,后端的垃圾处理厂在工作流程上不够规范,由此相互推诿。垃圾分类是生活小事,亦是社会大事,若想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强制”是前提,科学管理是根基。
中国经济网: 推行垃圾分类要罚更要“导”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必须看到,一味惩罚,会激发居民的抵触甚至敌视情绪,导致工作难度人为加大。因此,推行垃圾分类,要罚更要“导”。只有双管齐下,方能让《条例》尽快落到实处,促进效益最大化。
新京报社论:垃圾分类:个人自觉汇成社会自觉
一项似乎是举手之劳的工作,为何推广起来如此艰难,关键还是意识不到位。长久以来,人们早已习惯了垃圾不分类,至少没有那么细的分类,现在一下要做到精细化分类,对多数人来说,确实一时难以适应,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期,这无关个人素养,只是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使然。
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从树立正确的意识开始。垃圾分类也不例外。垃圾分类对于环保有着重要意义,这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真正把垃圾分类当成自己的事,克服畏难情绪,学会辨别垃圾,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这样坚持下去,垃圾分类自然会成为一种习惯。最终个人的自觉行动汇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澎湃新闻评论:论习惯的养成丨高科技助攻,让垃圾分类更容易
我们总说“科技改变生活”。它改变的可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当然,科技永远是辅助,设置智能垃圾箱真正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让每一个人都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让垃圾分类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主动地、更有效地进行垃圾分类。
有种说法称,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相信在《条例》的严格要求下,在智能硬件的助攻下,在全社会日益形成共识的氛围中,上海市民将以实际行动和努力,早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生活家园更加干净优美。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