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1 09:58 点击:
2021学年第一学期黄浦区九年级 语文学科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6分)
(一)默写与运用(12分)
1.日星隐曜,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4. 欲为圣明除弊事, ______________ 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因为疫情的缘故,小卢在美国读书的姐姐不能回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就想寄明信片给姐姐。他在卡片上写了一句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此表达对姐姐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6—7题(12分)
(甲)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丙)岳阳楼记(节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完成下面表格。(8分)
篇目 |
作者 |
解释加点词语 |
文意理解 |
甲 |
李白,字 (1) |
长风破浪会有时 (2)( ) |
垂钓碧溪:诗人借此表明对从政仍有期待 |
乙 |
(3)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以诗相答 |
闻笛赋 :诗人借此(4)。 |
丙 |
范仲淹 |
不以物喜 (5)( )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作者(6) |
7.下列对以上诗文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 甲乙两诗和丙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作。
B. 甲乙两诗和丙文都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浪漫主义情怀。
C. “行路难”、“弃置身”和“处江湖之远”都表现了人生境遇的艰难。
D. 丙文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情怀,境界高于甲乙两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12分)
宋濂1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②,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③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4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②郡臣臧否:大臣们的好坏。③茹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4恶:同“勿”。
8. 联系上下文,可以推知:“濂具以实对”中“具”与文中的“□”意思相近,“濂惟举其善者”中“善者”在文中对应的是“□”这一方面。(2分)
9.文中记叙了关于宋濂的三件事:(1)当皇帝询问宋濂昨日饮酒的事,宋濂“___________”;(2)当皇帝询问可用人才时,宋濂“____________”;(3)当皇帝迁怒于“上书万言者” ,宋濂劝谏“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宋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从“微景濂,几误罪言者”可以看出“帝”是一个 的人(6分)
10.对“足采”有两种不同理解:一是“值得采纳”,一是“文采斐然”。你认为哪一种合理?请简释理由。(4分)
二、现代文(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6分)
论交友之道
①人在社会中生活工作,就必须交朋友。交朋友就不能不被朋友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好的影响可以使自己健康成长、人生幸福;坏的影响则可能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人生凄惨。交友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
②首先是要结交□□□□的朋友。《论语》告诉我们要“无友不如己者”,“如”是“似” “像”的意思,就是不要结交那些不像自己的人,也就是和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切磋琢磨,共同进步。沈姐的语文课堂。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方法就是“感召”,即想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就要使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互相吸引,互相感召,从而最终聚到一起。孔子曾说过:如果你不知道儿子怎么样,就观察他的父亲;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就看他结交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君主、领导什么样,就看他的属下,这样你就知道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说的就是同类相感的道理。
③其次是要结交道德高尚的朋友。据说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楚庄王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他回答:“我并不能给人看相,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如果这个人他所结交的朋友都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行为谨慎、畏惧法律,这样的人,家庭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身心也会一天比一天安定,被称为‘吉人’。”可见,朋友对人的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人的成长和命运。《孔子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与贤德之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成为贤德之人。反之,如果人所结交的都是无德之人,所听的都是诈伪的言语,所看的都是邪曲不正、贪图利益的行为,那么就会致使自己即将遭受刑罚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④最后,朋友之间要以道相交。古人论人与人相处之道,云:“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以利交、以势交、以色交都不能维持长久,唯有以道相交才能天荒地老。那么,朋友相交之“道”是什么呢?《论语》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相交之道就是“信”。与朋友交往,言语行为都很守信,才能够获得朋友的信赖,在困难的时候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在社会上接人待物处事才会一帆风顺。
⑤年轻人正处于事业的起跑线上,能否交到好的朋友,直接决定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曾国藩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鉴于此,年轻人务必要“亲君子,远小人”,选择结交对自己德行提升有帮助的朋友。好的朋友,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自己提升境界,走向幸福的人生。
11.第②段加点字“同类相感”的意思是 。(2分)
14.对文末段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 对年轻人提出了正确交友的期望 B. 提醒年轻人关注自己的前途命运
C. 揭示写作意图,增强现实紧迫感 D. 使文章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15. 以下两则材料中不适合放到第③段的是哪一则?请简述理由。(5分)
【材料A】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颍州当长官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有一次,好友范仲淹路过这里,便到他家中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著一同待客。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材料B】 新中国成立前有个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写了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轰动了文坛。但当他到了十里洋场之后,结交了许多不思进取、爱无病呻吟的朋友,受到他们的影响最终也写文章歌颂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再没有可以一观的作品。
(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8分)
薄荷
①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②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几乎不会多看薄荷一眼。
③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辣。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
④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竟有几分相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⑤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器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
⑥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
⑦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
⑧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一点不娇贵,好养得很。
⑨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
⑩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微信公众号:沈姐的语文课堂。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⑪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缘分,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
⑫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
⑬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
⑭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菜种花,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中国教&育#出^*版~网]
⑮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⑯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
17只想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
16.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5分)
时间 |
情感变化 |
变化原因 |
年幼时 |
(1) |
(2) |
长大后 |
亲切、热爱 |
17.文中两次出现小姨说起薄荷的神色,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小姨眼中的光”是指对味觉享受的追求。
B. 两次“闪光”都表达了小姨对薄荷的喜爱。
C. 两次出现形成呼应,体现了“我”的变化。
D. 两次“闪光”是行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18.从语气角度看,第1段画线句属于 句,其作用是 。(4分)
19.联系全文,结合加点字,请你谈谈对最后一段的理解。(6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1题。(8分)
黄浦区某中学开展了校园“光盘行动”的活动,请你来参与。
材料一: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据估算,在消费环节,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材料二:拥有一张“交大V卡”,上传一张“光盘”照片,通过一次AI识别,就能激励师生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还能领红包、换特产,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开学季食堂“光盘行动”的新举措。
数据显示,数万名师生参与,超过8万人次完成“光盘行动”。当前,将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制止餐饮浪费相结合,已经成为校园里的新“食”尚。将“光盘行动”转化为生动的育人实践,这种有新意、有深意的活动,既能够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有效引导广大师生培养节俭、文明的餐饮消费文化。
材料三:在苏浙汇,“小份菜”“半份菜”更有一个雅号,叫“星盆”。集团行政负责人说:“我们的服务员会根据客人的人数来推荐菜品。比方说三四位顾客要点一份红烧肉,我们就会建议他点‘星盆’。”此外,苏浙汇最近还专门推出奖励措施,如果顾客餐后“光盘”,餐费可以打9折,或者赠送酒酿圆子、杏仁茶等甜品,“剩菜统统打包带走也算‘光盘’,也有奖励。”
20.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句宣传标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4分)
A.“盘中餐,皆辛苦”,请珍惜粮食吧!
B.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C.拒绝“餐桌剩宴”,回归“文明饮食”。
我喜欢_______句,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学校“光盘行动宣讲组”走出校园进行宣讲,走进餐厅,服务员正好在推荐“小份菜”“半份菜”,但顾客陈先生拒绝。对此,作为宣讲组一员的你,你将如何劝说呢?(不超过60个字)(4分)
(二)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2-25题。(12分)
语文课上,老师在讲解古诗词时提到:传统经典古诗词的韵味是现代流行歌曲不能企及的。小明却表示不同意见:流行歌曲不比古诗词差。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老师提议:与小明观点相同的同学就“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孰优孰劣”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收集、研究,撰写报告,若能得到半数以上同学的认可,便可获得一次奖励的机会。小明欣然接受任务开展研究。以下为研究报告中的一张表格:
序号 |
标题 |
内容 |
1 |
(1) |
部分有深厚古文功底的词作者以仿古的字词、格律来描述当代的情感、事件。因着审美情趣的一致,从古典诗词里保留或化用典型的意象用于歌词的创作。方文山的《东风破》“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是为一例。 |
2 |
同气连枝 |
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中,很多都是在经典古诗词原作的基础上结合人生体验大胆想象而再改编的。譬如《新鸳鸯蝴蝶梦》中“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便是由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演化而来。 |
3 |
(2) |
将古诗词用现代音乐重新演绎,一方面是对古典佳作现代版的诠释,是当代音乐人对经典的致敬,另一方面是对经典的创新,赋予其全新的音乐生命。最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经由王菲优美的歌声进行别样的演绎。 |
22.下列最适合此研究报告题目的一项是( )(3分)
A.经典与流行,各放异彩 B.“雅”“俗”何不共赏
C.流行歌曲源于经典诗词 D.流行与经典,密不可分
23.选择下列两个标题分别填入表格中,最恰当的是(1) 、(2) 。(2分)
A.旧貌新颜 B.异曲同工 C.百花齐放 D.殊途同归
24.上表中的次序安排不够合理,请作调整。恰当的序号顺序应该是 。(3分)
25.对于这次“语文课风波”中各方的做法,请选择一方,说说你的看法。(4分)
四、写作(60分)
2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独特”这样解释:独有的;特别的。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
请以“比看起来还独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古诗文(36分)
(一)12分
1.山岳潜形(2分) 2.野芳发而幽香(2分) 3. 露从今夜白(2分)
4. 肯将衰朽惜残年(2分)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分)
(二)12分
6.(8分)(1)太白(1分) (2)终将(1分) (3)刘禹锡(1分) (4)怀念友人
(2分) (5)因为(1分) (6)对滕子京政绩的赞赏(2分)
7.(4分) D(4分)C(2分)
(三)12分
8.(2分)悉(1分) 臧(1分)
9. (6分)具以实对 (1分) 惟举其善者(1分) 恶可深罪(1分) 实事求是(或:诚实、忠诚、敢于谏言,每点1分)(2分) 知错能改(1分)
10.(4分)第一种解释“值得采纳”合理,(1分)“有足彩者”意为有值得采纳的内容,(1分)从“廷臣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和宋濂所言“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1分)可知,“足彩”指的是内容方面而言的,而不是文采方面的(1分)
认为“文采斐然”的,最高不超过1分。
二、现代文(34分)
(一)16分
11.(2分)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1分),能够互相吸引,相互感召(1分)。
12.(4分)(1)交友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2分)
(2)择友的标准(1分) (3)志同道合(1分)
13.(2分)具体地阐释了朋友相交之道的含义(就是“信”),(1分)有力论证了“朋友之间要以道相交”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1分)
14.(3分)B
15.材料A(1分) 因为材料B写了穆时英结交了不思进取、爱无病呻吟的朋友后,沉溺于声色名利,没有好的作品(1分)。可作为论据,从反面论证了第3段“要交道德高尚的朋友”的观点(1分)。而材料A 讲述了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的很快(1分)。侧重在欧阳修传授作文写诗的技巧方面,而不是在为人处世的道德层面(1分)。另外,欧阳修与吕公著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而非朋友。(1分,注意:此点为附加分)因此不符合第③段所论述的内容。
选材料B,根据对材料概括情况,最高得2分。
(二)18分
16.(5分) (1)漠视 (1分) 厌烦(烦腻)(1分) (2)年少时极度渴望去外面的世界闯荡(1分),长大后看够了热闹和喧嚣又怀念宁静乡土(2分)
17.(3分) C
18.(4分)疑问(1分) 引发“我”对小姨眼里闪着光的疑惑,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思考,引出下文对家乡薄荷的介绍(3分)
19.“故乡的薄荷”是清新、清净、宠辱不惊的(1分)。薄荷是行文线索(1分),作者“想把日子过得像薄荷一样”,意在表达在经历世事后不再追逐名利热闹与繁华,而是返璞归真,向往朴素、清净的生活,追求内心的淡泊与宁静(2分)。表现了作者对于薄荷的喜爱(1分)以及对故乡的怀恋(1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一)8分
20.选择A,化用古诗句,引起共鸣;文白相间,直白呼告的口吻具有感染力,既打动人心又引人沉思。
其他亦可
21.陈先生(叔叔),您好!请客吃饭要吃好,喝好,但不必浪费,这跟面子无关,“小份菜”“半份菜”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也是文明用餐的新风尚。
(二)12分
22.(3分) B(3分) D(1分)
23.(2分)(1)B (2)A
24.(3分)③②①(3分) ③①②(1分)
25.(4分)这次语文课风波,小明虽然是学生,但对于老师所授的知识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积极思考并勇于提出质疑,并且积极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证明自己的观点。其学习态度可嘉,学习方法值得称道。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