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10 10:56 点击:
现代诗歌和戏剧划分标准 | 类别 | 阐释 | 举例 |
按作品内 容的表达 方式 |
叙事诗 |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一般借用诗歌的形式叙述故事、描绘人物和抒发作者情感。史诗、故事诗等都属于这一类。 | 《大堰河——我的保姆》 |
抒情诗 | 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和人物形象的丰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 《我爱这土地》 | |
按作品语 言的音韵 格律和结 构形式 |
格律诗 | 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的规定。 | 《红烛》 |
自由诗 | 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后传入我国。它不受格律的限制,无固定的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韵律灵活,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
散文诗 |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特点,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一般不分行,不押韵。 | 《海燕》 |
基本特征 | 阐释 |
分行排列, 整散结合 |
分行排列是现代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样式的最基本的外在形式;语言上整散结合,富有节奏感、韵律感。 |
立意新颖, 饱含深情 |
立意新颖、别致,抒发的情感真挚、动人,体现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体会和独特深刻的感悟。 |
联想想象, 跳跃自如 |
通过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来抒发情感;在诗歌中,意象的选用、情感的抒发等都具有跳跃性。 |
语言凝练, 形象生动 |
用凝练、准确、生动的语言反映生活,勾画生活图景等。 |
虚实结合, 意境优美 |
诗人往往会刻画真实的、具体的意象,并描绘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的景物、画面等,再通过主观感受把描写的内容进一步升华,创设丰富的艺术境界。 |
情感 | 阐释 |
抒发个人之情 | 有的个人之情很“个人”,有的个人之情却具有普遍意义,要善于区分。 |
关注社会 | 很多诗人在自己的诗歌中把个人的命运、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结合起来,或反思,或批判,或歌颂,或呼唤,或同情。 |
看世间百态, 抒家国情怀 |
许多诗人把自己诗歌的镜头对准世间百态,或展示,或赞美,或同情,或反思;还有许多诗人在诗歌中抒发家国情怀,为国家、民族放歌,表现出大视野、大情怀。 |
探索宇宙自然, 感悟人生哲理 |
许多现代诗歌把镜头对准宇宙自然,抒写与大自然的心灵对话,感悟人生哲理。 |
语言特点 | 阐释 |
音乐美 | 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在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上。 |
跳跃性 | 诗歌较短的篇章使其不能娓娓道来,故有时时空跨度很大,这也造就了诗歌的跳跃性,给读者带来含蓄美的享受。 |
非常态 | ①顺序倒置。②搭配反常。③词性转变。④词句凝缩。 |
锤炼美 | 跟古代诗歌的炼字、炼句类似。 |
修辞美 | 常常借助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整齐有致、形象生动。 |
章法美 | 具体体现在诗歌的分行形式和断句排列上。 |
风格美 | 与作者的写作风格有关。 |
类别 | 解说 |
比喻性 意象 |
比喻是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一。比喻的主要作用是使诗歌生动化、形象化。在诗歌中,用来进行比喻的意象可被称为比喻性意象。 |
象征性 意象 |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其象征性往往是不确定的,可随着读者的不同阅读角度、不同文化背景而被解读出不同的内涵。 |
描述性 意象 |
描述性意象是诗人带着情感对物与景进行描绘、摹写而产生的意象,可以用来抒发自身的思想感情。 |
戏剧结构 | 外部 | 分为幕、场、景等。 |
内部 | 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 |
戏剧分类 | 表现形式 | 话剧、歌剧、舞剧等。 |
内容性质 | 悲剧、喜剧、正剧等。 | |
题材 | 历史剧、神话剧等。 |
矛盾冲突的特征 | 尖锐激烈:由于矛盾的双方都有足够的冲击力,因此最后爆发的冲突是格外激烈的。 | 《雷雨》中所有的人物都卷入了戏剧冲突,人物之间的交锋是惊心动魄的,矛盾层层叠加,最终爆发。 |
高度集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矛盾,冲突鲜明而集中。 | 《雷雨》中三十年来两代人的矛盾纠葛,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内展开,剧中场景集中在周家客厅和鲁家。 | |
矛盾冲突的表现形态 | 人与人的冲突:人与人之间意志和性格的冲突,属于外部冲突。意志冲突,是指人物间对立的目的和动机出现,从而交织成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 | 《雷雨》中资本家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的不同动机,封建家长周朴园和渴望爱情与自由的蘩漪的不同动机,构成阶级、家庭之间的冲突。 |
矛盾冲突的表现形态 | 人物内心的冲突:存在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属于内部冲突,此类冲突往往不易摆脱。 | 在《雷雨》中,四凤和周萍的关系使鲁侍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她的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
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需要戏剧化的表现形式。 | 《茶馆》展示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 |
矛盾冲突的不同类型 | 单一型:这类戏剧冲突的对立面自始至终基本不变,在一次次的交锋中,冲突越来越激烈,最后爆发。 | 《雷雨》中蘩漪与周萍的冲突一直存在,最终爆发。 |
主次型:全剧有一个主要冲突,但这一冲突并非每场都出现,有时出现的是次要冲突。 | 《西厢记》中主要冲突是崔莺莺、张生、红娘三人与老夫人的冲突,但这一冲突并非每场都出现,有时出现的是次要冲突,即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冲突。 | |
多样型:一些剧作没有完整而集中的戏剧情节,各场多由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组成。这些剧作多在众多人物的活动中展示一个个分散的冲突,而这些冲突统一于一个共同的主题之下。 | 《茶馆》没有贯串到底的情节,三幕分别描绘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的冲突,但各种冲突又都统一于“葬送三个时代”这一主题之下。 |
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 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要求剧中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有益于表现人物独特的个性。如老舍、曹禺笔下的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非常突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
戏剧语言的精练美 | 戏剧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语言必须精练。戏剧语言的精练美表现为台词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也就是说,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 |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 |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是指戏剧语言要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它和表情、形体动作结合在一起,推动剧情的发展。如《雷雨》中鲁侍萍所说的“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便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矛盾与痛苦。 |
戏剧语言的含蓄美 | 优秀剧作的语言总是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就是潜藏在人物台词之中的真正含意,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
戏剧语言的谐趣性 | “谐趣性”就是诙谐、幽默、有趣味。剧作家有时也用一些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使语言妙趣横生,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戏剧艺术的感染力。 |
戏剧语言 的诗意 |
这一特色既体现在剧本创作的台词中,又体现在舞台说明的描绘中。诗意是剧作家追求的美学理想。老舍认为:“戏剧语言要既俗(通俗易懂)而又富于诗意,才是好语言。” |
舞台说明的类型 |
人物 说明 |
一般指戏剧文学剧本的“人物表”。它主要介绍登场人物的年龄、职业以及人物间的关系等。如《雷雨》第一幕介绍鲁贵的人物说明:“鲁贵——约莫有四十多岁的样子,神气萎缩,最令人注目的是粗而乱的眉毛同肿眼皮。他的嘴唇,松弛地垂下来……他的身体较胖……和许多大家的仆人一样,他很懂事,尤其是很懂礼节。” |
人物语言说明 | 指对人物的动作、情态的说明,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并推进剧情发展。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这种说明一般用括号来标明。如“(脸色一沉)”“(以手叩额,往返急走)”“(大怒)”等。 | |
舞台场面说明 | 交代时间、地点、环境、灯光效果、道具运用、人物的上下场以及幕的启闭等信息。如《大风歌》的第一场中写“是年四月丁未日下午,在长乐宫永寿殿西厢”。 | |
舞台说明的作用 |
交代 环境 |
“舞台场面说明”多起这种作用。如《雷雨》中的“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些舞台说明文字交代了雷雨将至的环境特点。 |
刻画 人物 |
“人物说明”和“人物语言说明”都有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如《雷雨》中,写周朴园时,有“汗涔涔地”这一舞台说明文字,刻画了周朴园紧张慌乱的状态。 | |
推进剧 情发展 |
“人物说明”“人物语言说明”和“舞台场面说明”都有推进剧情发展的作用。如《雷雨》中,写周萍时,有“忍不住气,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的舞台说明文字,推动了剧情发展,把周、鲁两家的复杂矛盾推向高潮。 |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400-678-9493 致远交复徐汇三校生高复校区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广元西路12号(工商银行隔壁)400-678-9493 致远交复中高考学习中心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19400-678-9493 思源教育龙漕路校区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龙漕路223号思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