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高中语文】2024届高三语文9月试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三语文9月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3-09-22 09:50 点击:

2024届高三年级语文学科9月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之所以子路,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按语意连贯的要求进行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作家在写小说的过程中,会将虚构的东西写得就好像在现实中真正发生过

②小说可以虚构,但并不是就可以胡编乱造

③以此打动说服我们,引起我们对周遭习以为常的人和事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④将真实和虚构融合在一起

⑤这就是小说虚构的目的,是所有真实当中最深刻的真实

A.②③④①⑤          B.①②④⑤③          C.②①④③⑤          D.①④②⑤③

(2)小明要将《红楼梦》中与林黛玉密切相关的事或物进行整理,以下事件与物品都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芙蓉花笺、潇湘馆、凹晶馆联诗、戏谑刘姥姥

B.醉卧芍药裀、《葬花吟》、潇湘妃子、误剪香囊袋

C.葬花、共读《西厢》、教香菱学诗、戏扑蝴蝶

D.重建桃花社、绛珠仙草、攒珠累丝金凤、冷香丸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材料一:

①近年来,艺术史研究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艺术品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图像、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还应拓展到作品的物质形式特征和存在方式。

②在长幅横式的卷轴作品中,舒卷过程本身就是观看活动的一个介入因素:它拒绝对全幅作即时性的呈现,而对观看范围进行必要的控制,使观看成为一个历时性过程。具体而言,这类作品展示时,作品左侧部分随着观看的进行被陆续打开,与此同时,右侧部分则被不断收起,观看者视野所及,就是“舒”和“卷”所呈现的自然范围。这种观看方式,要求作品在展示过程中体现出“段落感”。这样的段落空间是逐步呈现和不断变换的,因而是由时间统领和支配之下的空间。这是此类卷轴作品与静态展示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差别。

③卷轴的形制所隐含的既不是无条件的展示,也不是全然不允许观看,它暗示着古代士大夫艺术活动中那种“限制性”的观赏。当作品舒展开来的时候,它面对的不可能是公众,相反,其展示常常带有私密的色彩。艺术品的展示通常是在一个称作“雅集”的小型私人聚会中进行,被邀请的观看者则一般是文人名士。(选自《舒卷的粉墙》有删改 姜勇)

材料二:

①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由演员饰演的展卷人(文物工作者)对《千里江山图》潜心钻研后“走”入了画家希孟的内心世界,目睹希孟绘制画作,让观众追随展卷人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舞台被巧妙设计成多层同心圆,还原了中国传统画卷“展卷”过程。圆环相扣,亦是时空相交。当卷轴在舞台上被缓缓打开,左手拉开了“过去”的时间线,右手推动着未来的新图景,那转动不息的舞台仿若镌刻民族记忆的年轮,引领观者踏入时光的循环里。另外,“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②正是因为有了展卷人的介入,才能让观众心中《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成功得以成立。观众能够在希孟的喜乐中感受到自身的喜乐,在希孟的无助中感受到自身的无奈,甚至想要冲破时空,回到那个时代,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希孟,帮助他完成这幅画,帮助他解开命运的枷锁,不再被当时的社会所束缚。也正是因为有了展卷人的反复介入,才能让观众清晰地明白:这其实是展卷人的世界。他的“平行时空”里住着希孟,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精神境界,也是一个“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哲学境界,更是一个“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的人生哲理。特别是在剧目的尾声部分,主人公希孟和展卷人隔空对望的瞬间,这一瞬间碰到了观众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人明白将个人生命的体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并寄托在创作中,把作品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后,此时的人性和情感才是艺术创作中最永恒的精神表达。(《新时代,新气息,新气象——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后》有删改 陈伟科)

材料三:

①《只此青绿》是以展卷人的视角,将观众带入到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当中的。画面中展卷人不断地穿梭跳跃不免有些破坏画面的美感,使观众在观看角度上有些不知所措。既赞叹画面中的养蚕、制丝、织绢的女子美感中带有质朴,同时又被这种旋转跳跃打断心绪。站在观众的角度,在大幕拉开、卷轴转开的一刻,观众理应进入沉浸式角色当中。对每一项工艺的研究,对希孟的惜才心疼之情,应该是希孟对观众的直接传递,为何要再经他人之情,成为一种间接情感?展卷人这一角色的存在使观众无法完全地投入到对舞蹈本身的意象的体味当中去。在对待希孟的感情当中,浓烈情感的来源究竟为何?是对他画出这幅旷世名作的艰辛产生的体谅之情?若无现代化字幕这一媒介交代展卷人这一角色的话,是否会让观众觉得希孟作画是无父无母的一出悲剧?因此思考将展卷人这一视角交给观众,将所有的游玩山水之乐,体会人间心酸之苦,交给沉浸在入画的观众手中,或许是保留这一无限意蕴更好的方式。(豆瓣网评)

3.材料一第②段中加点词“段落感”在文中是指                (3分)

4.对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卷轴的形制暗示群体之间存在着精神境界的高低。

B.《只此青绿》借展卷人向观众展示《千里江山图》。

C.展卷人通过潜心研究尝试读懂王希孟内心的愿望。

D.同心圆的舞台设计彰显对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探寻。

5.能够根据文意作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欣赏者在观看静态展示的西方油画时是一个历时性过程。

B.《只此青绿》大获成功是因富于创新使观众沉浸式体验。

C.若没有现代传媒技术,《千里江山图》的意蕴则无法传递。

D.展卷人以丰富的舞蹈动作传递出古今相通的人性和情感。

6.材料一中说“‘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下列例句不能体现“圆”字蕴含中国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3分)

A.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B.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C.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徐凝《八月十五夜》)

D.何方圜(通“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离骚》)

7.材料三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你觉得反驳是否有力?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作判断并阐述理由。(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扫地人

梅子涵

①我是写过扫地工的,忍不住又想写,这回写的是老董。他是小区这几年的一个扫地工,扫的区域也是我住的这一块。几年前是另外一个山东人,后来离开了,现在是老董。

②老董是苏北人。他扫地的扫把很大,但是人瘦弱、矮小,所以他几乎和他手中的扫把一般高矮。他很是用力,扫得“唰-唰-唰-唰”,以前的山东师傅也是一样,他们都是认真的工作者、扫地人。我总能看见他。有的时候没看见人,但是听见“唰-唰-唰-唰”,就知道是他在扫地。

③他专心得很。不东张西望,甚至你喊他,他也只是稍微抬抬头。他只看着地上,挥动手,移动脚,走得不急不躁。仔细看着他,会油然觉得,扫地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扫着地上的从早到晚,日月时光由他度过,辛苦也安心,干干净净,夜晚的睡眠应当可以很深沉,春眠不觉晓,冬眠不觉冻,一年四季。

④他的背有些驼了。他以前是在小区北面那一块扫,再以前是在别的小区扫,他离开苏北老家已经蛮久了,蛮久时间不干农活了,六十多岁了,住在马路对面不远的出租房里……这些都是他断断续续告诉我的。

⑤我在路上遇见他,会和他说说话,问问他东和西,他就断断续续告诉我这些南和北。他喊我老师,声音的末梢都是微微扬起,那是一种和我渐渐熟悉的亲近,也含着尊敬。他一定也感觉得出我尊敬他,我有时喊他董师傅,有时喊他老董。开始的时候,想送两块糕点给他吃,却会犹豫,怕他会认为我是自己不吃的才给他,所以就很认真地说,董师傅,吃块糕点吧,休息一下,味道很好的。甚至是我边吃着,边把给他的那份递给他,这样就看得出我们吃的是一样的,“一样的”很重要,因为我们的确是一样的,虽然我当老师,他扫地。

⑥我问他喝茶吗?想送他些茶叶,让他泡好了放在工具车上。但是他说不喝茶,只喝水,所以后来我给他糕点时就说:“老董,你喝下午水的时候吃吧。”没有说下午茶。他已经熟悉我幽默里的心意了,说,嗯哪,谢谢了。

其实,当我们说着是“一样的”时候,心里、意识里还是有着些“不一样”。如果真的原本就觉得一样,那为什么还要强调呢?很多的“一样”“应该”都是在远方,人性的完美尤其在远方,只能是我们自己半小步、一小步认真地去接近。

⑧老董嘴上总叼着一支烟,手握着扫把,烟云袅袅,全飘在脸上。我不知这个香烟有什么好抽的,“老董,你老叼着一支烟,眼睛睁得开啊?你倒是说说,抽这个有啥意思?”他说:“习惯了。”我就告诉他,我下过乡,当过知青,他说,他们老家也有知青,就是知识青年不是么?我说是的,我当过知识青年。我告诉他,我当知识青年时也抽过香烟,是下乡第一天晚上抽的。那个晚上,我把箱子里带着的《资本论》拿出来看,翻开书页,就想,抽根香烟吧。我觉得看《资本论》的时候抽根香烟会很有水平。我从上海带了一包海鸥牌香烟。那时,香烟凭票购买,一家人家一个月买不了几包。沈姐的语文课堂。大前门和飞马牌都是不带海绵嘴的,凤凰牌和海鸥牌带海绵嘴,我偷偷带了一包海鸥牌。我点燃了香烟,看着自己的右手,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呢,还是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样子比较老练,有水平。可是这时闻到了烧焦的味道,扭头一看,帐子被烧了一个洞!

⑨那是一顶新帐子,我慌慌张张掐灭了香烟,把它扔到窗外。窗外是一条小河,里面养着不少鱼,河水很清,我喜欢蹲在石板上洗脸,有的时候不用井水,而是用河水刷牙,觉得那是浪漫主义。往河里扔烟头的时候,正好有一条鱼跃出水面,声音很响,把夜晚的宁静撕了开来,立刻,又合拢了。很年轻的时候,脑子里全是这些天真的美好,常常不着调,乱七八糟,有些滑稽,但旋律很悠扬。

⑩我说着这些情节的大意,老董听着,他戴着眼镜,眼镜斜挂下来。我对他说:“老董,从那以后,我就不抽烟了。”我说:“香烟有什么好抽?”他说:“习惯了。”我在说的时候,没有把《资本论》的书名隐去,也没有问他知不知道那本书,那样问不好,反正他听得笑嘻嘻,我对他说:“你以后少抽一点烟,不要老是叼着,把脸熏黑了,你老婆不要你了!”他嘿嘿笑:“我老婆也抽。”其实那时,我根本读不懂《资本论》,只是很要上进的,装得有水平。他继续去扫地了,“唰-唰-唰-唰”。

⑪天气特别好,我正坐在阳台上,想写出这个文章的结尾。听见了“唰-唰-唰-唰”的声音,站起身看,老董正从小路的西面扫过来,小路在两排树的中间,号称林中小道。老董低着头,嘴上叼着烟,每一“唰”都凝神。我很想喊他,而心里想的是,每天都这样扫,重复的动作,重复的平静,他的心里想的都是一些什么呢?

⑫我们实在都是不那么知道的,正像他也不会知道我,能看见的只是门前屋后每天都干干净净。可是又总是有人把垃圾扔在干干净净的路上,而且他们的头都是昂得高高的,装成蛮高贵的样子,所以难道真的一样吗,还是真的不那么一样?

⑬我不是想要讨论一样不一样,只是说了一点扫地老董的事,他扫把下的“唰-唰-唰-唰”,一年四季平凡的干净声音。干净是不容易的。

8.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9.有人认为,第⑧⑨段写我抽烟之事与老董无关,可以删去,你是否认同?请给出判断且说明理由。(4分)

10.文中多次出现“唰-唰-唰-唰”一句,赏析其在构思上的妙处。(4分)

11.赏析标题“扫地人”的丰富内涵。(4分)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①本词作于元丰三年,苏轼贬居黄州。②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用唐白居易《杨柳枝》诗:“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12.关于本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从字数上来看,此词是一首中调。          

B.从题材上来看,此词是一首咏物词。

C.此词笔致缠绵悠远,属于婉约词。          

D.此词以物为人,以人写物,妙趣横生。

13.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也无人惜从教坠”句中,“惜”字运用反衬手法暗露作者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

B.“萦损”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运用想象,描写思妇困倦的娇眼睁开又闭合。

C.下阕首句,作者由“不恨”到“恨”,欲进先退,由杨花到落红,而后折回杨花。

D.“细看来”三句,作者以景结情,虚实相生,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

14.请赏析下阕画线句中数词的妙用。(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左忠毅公逸事

(清)方苞

①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眥;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③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④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⑤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闻左公被炮烙(        )           

(2)微指左公处(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叩之寺僧(    )

A.敲打          

B.叩拜          

C.询问          

D.通“扣”,拉住

(2)公瞿然注视(    )

A.严厉的样子 

B.吃惊的样子    

C.惊喜的样子    

D.惊悟的样子

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18.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及 左 公 下 厂 狱 史 朝 夕 狱 门 外 逆 阉 防 伺 甚 严 虽 家 仆 不 得 近

19.针对清初文坛上絺章绘句以取宠的文风,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古文创作讲究不繁之“洁”。请结合文章第①段具体分析此特点。(4分)

20.结合全篇,分析第②段左光斗“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粗暴行为背后的原因。(5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求阙斋记

(清)曾国藩

①国藩读《易》至“临”,而喟然叹曰:刚侵而长矣,至于八月有凶,消亦不久也,可畏也哉。天地之气,阳至矣,则退而生阴,阴至矣,则进而生阳。一损一益,自然之理也。

②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是故体安车驾,则金舆鏓衡不足于乘;目辨五色,则黼黻文章不足于服。由是八音繁会不足于耳,庶羞珍膳不足于味。穷巷瓮牖之夫,骤膺金紫,物以移其体,习以荡其志,向所搤捥而不得者,渐乃厌鄙而不屑御。旁观者以为固然,不足訾议。故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彼为象箸,必为玉杯。积渐之势然也。而好奇之士,巧取曲营,不逐众之所争,独汲汲于所谓名者,道不同不相为谋。或贵富以饱其欲,或声誉以厌其情,其于志盈一也。夫名者,先王所以驱一世于轨物也。中人以下,蹈其不实,于是爵禄以显驭之,名以阴驱之,使之践其迹,不必明其意。若君子人者,深知乎道德之意,方惧名之既加,则得于内者日浮,将耻之矣。而浅者哗然惊之,不亦悲□?

③国藩不肖,备员东宫之末,世之所谓清秩。家承余荫,自王父母以下,并康强安顺。孟子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抑又过之。《洪范》曰:“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不协于极,不罹于咎,女则锡之福。”若国藩者,无为无猷,而多罹多咎,而或锡之福,所谓不称其服者欤?于是名其所居曰“求阙斋”,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阙陷。礼主减而乐主盈,乐不可极,以礼节之,庶以制吾性焉。若夫令闻广誉,尤造物所靳予者,实至而归之,所取已贪矣,况以无实者攘之乎?行非圣人而有完名者,殆不能无所矜饰于其间也。吾亦将守吾阙者焉。道光二十五年五月曾国藩谨记。

[注]①临:《周易》第十九卦,此处借“临”卦来说阴阳二气的交感。②黼黻文章: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③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出自《孔安国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已,所以速亡。” ④轨物:法度与准则。⑤备员:凑数,自谦之词。⑥不协于极:不符合善。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焉          B.乎          C.也          D.矣

22.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3分)

23.分析第②段中作者提及“瓮牖之夫”“好奇之士”等人的用意。(3分)

24.概述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三、作文 70分

25.有人说,人离这个世界越近,就离真实的自己越远。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

答案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一空1分)
1惟觉时之枕席梦游天姥吟留别_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按要求选择。(5分)
(1)(2分)C (2)(3分)A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3.一个相对完整又不重复(不断变换)的图像空间(3分,1点1分)
4.A(2分)
5.D(3分)
6.D(3分)
7.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展卷人对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演绎起到重要作用,体现在展卷人通过潜心研究走入王希孟的内心世界;借由展卷人的视角,使观众感受到王希孟的喜怒、无奈;使观众体会到展卷人与王希孟借由艺术创作的方式(画作/舞蹈)表达出相通而永恒的人性与情感;最后,在观众心中形成对《千里江山图》个性化的意蕴解读;
材料三中的观点认为:以观众观看的立场出发,展卷人的存在反而影响观众沉浸式与王希孟直接情感交流,使观众与《千里江山图》之间形成间隔,阻碍了意蕴的感受;
但是,基于材料一,书画卷轴暗示群体之间存在趣味差异,往往在文人名士之间欣赏;
由此可见,群体大众与类似《千里江山图》卷轴的欣赏对象本身存在一定的距离/陌生感;
而材料三的观点却否定展卷人存在的价值,使观众与书画卷轴之间缺乏桥梁,更不利于观众对美学意趣的欣赏体验;
所以,材料三的反驳无力;
(5分,材料二的观点2分,材料三的观点1分,材料一的内容1分,材料三观点缺陷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8.(3分)示例1:作者认识到不管何种职业身份其本质相同,体现出作者认识上的转变过程,“其实”一词带有转折意味,突出作者对人性的完美的追求及自我省察激励之意。
示例2:表现作者与老董的关系,虽然熟悉却仍然具有隔阂的事实;表现作者对与老董关系的深刻认识,流露出作者愧疚之情,是对人性深层思考后的表现。
9.(4分)我认为,不可以删去。第⑧⑨段写我抽烟之事衔接前文老董抽烟的画面(1分);我当知识青年时偷偷抽香烟,故作老练自以为得意的抽烟姿势,并回忆扔香烟的静谧河水(1分);这些内容体现年少时的我简单天真、烂漫纯真,凸显此时我的变化,引起自我反思(1分);与尾句“干净是不容易的”形成呼应(1分)。
10.(4分)第一处的“唰-唰-唰-唰”形象地刻画了扫地工老董的人物形象(1分);第二处的“唰-唰-唰-唰”从回忆拉回现实,由虚转实,文章层次推进鲜明(1分);结尾处的“唰-唰-唰-唰”丰富文本主旨,引人深思(1分)。“唰-唰-唰-唰”一句多次出现,使文本各部分之间衔接顺畅(1分),且强化突出作者对扫地人老董一年四季平凡的干净声音的内心触动(1分)。
11.(4分)表象义:指作者小区里扫地工老董,表达作者对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的赞美与尊敬(1分);内涵义:在作者对扫地工自尊心的照顾与善意的幽默中,体现作者对彼此之间本质相同的平等的认识以及对人性完美追求的自省(1分);通过贯穿全文的扫地工扫把的“刷刷”声,其重复动作背后凸显出一年四季的辛苦平凡与内心精神的纯净平静(1分);与装高贵的人之间形成对比,流露作者对不善待、尊重他人的人的不满,有一定的批判意味(1分),体现出作者对嘈杂社会中保持一份精神层面的干净简单、纯真浪漫的不易与理性深思(1分)。(1点1分,得满4分止)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12.(1分)A
13.(3分)D
14.(4分)词人将杨花之春色分成三份,二分落地化为轻尘,一分落水随流水而去(1分)。数字描摹出杨花渺无踪迹,春光消逝,渲染出感伤的氛围(1分)。将点点杨花与流水相融,流露出思妇的愁绪(1分),更含蓄地表达出词人伤春惜花之愁,以及忧患中浓郁的忧思(1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15.(2分)(1)遭受 (2)暗暗地,悄悄地
16.(2分)(1)C (2)C
17.(4分)(史可法)选择健壮的士兵十个人,让二人蹲着并且背互相倚靠,过了一段时间,(士兵)就轮流代替。
18.(3分)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19.(4分)不繁之“洁”是指字句简洁、凝练。角度一:运用一系列动词,例如“从”“入”“阅”“掩”“叩”等动词,简洁交代左光斗初遇史可法,没有具体神态或心理描写,即体现出左光斗识才、爱才之情;角度二:以短句为主,多为二字、三字、四字等,间有长句,语言节制,节奏短促、有起伏;角度三:语气上,大抵为陈述语气,除了“则史可法也”“惟此生耳”两句,流露出左光斗对史可法的器重、期待之情;
20.(5分)面对史可法前来狱中探看,左光斗怒不可遏(行为动作背后指向的心理动态,1分);第一,国家糜烂,危急存亡;第二,“我”已经完了,准备牺牲了,都无所谓;第三,史可法作为天下事的支柱,却轻身来此,这是昧大义(内容理解1分);左光斗行为粗暴的背后,体现出他为史可法轻身入探的严峻后果、对形势严峻的焦灼(1分);粗暴行为的背后是他对史可法期待之殷(1分),以及他对“大义”原则的坚守(1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21.(1分)B
22.(3分)句式上,运用整句,匀称工整(1分);从出行、服饰、音乐、美食等角度各有侧重地阐述人生来就有贪欲,喜好圆满而忘记缺失的特点(1分);音韵和谐,语势强烈(1分)。
23.(3分)贫穷人变成高官显爵则改变本性、动摇心志,好奇之士设法谋取名声,这两者在追求“满”上是同样的(1分);与君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君子重视内心精神涵养之充实(1分);以“浅者”与两者形成同类,指摘社会上追求名誉享乐的氛围,流露出慨叹(1分)。
24.(4分)首先,作者从读《周易》感受开篇,指出减损和增加是自然之理(1分);然后,由自然推进到人们生活,论述追名逐利之人好盈而忘阙,而君子则重视内心体验而得到的收获(1分);在此基础上,作者推进到自己,解释命名居室为“求阙斋”的原因,表达自己的志向,即对外在的荣誉、身体的享乐求其阙,用礼节制盈(1分);去除夸耀装饰而来的名誉,以谦虚谨慎自持(1分)。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三校生学业考同步班级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艺术生本科目标辅导班

    课程紧扣高考大纲,根据艺考特点制定针...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班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班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全...

三校生美术高考班

    根据三校生美术艺考要求,主要开展素描...

小小朗诵家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3/5月兼顾班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三校生学业考同步班级

    本课程专为中考考入 中本贯通 的学生开...
标签:语文作文辅导    中考语文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siyuanedu.com/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