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9-14 09:57 点击:
适应之上是改变
世上没有移山的方法,唯一能改变我们和山的距离的途径是:山不过来,我过去。人们往往拥有这样的态度:改变可以改变一切,适应不能改变一切。
适应,是指对于客观存在的世界方物的本性、规律一种认识和接受;而改变,是指人这用自己的能动性去变化事物原有的样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改变与适应,不是割裂或相互对立的,相反,改变一定要基于适应的前提之上,倘若没有适应,改变将成为一种“人定胜天”的虚妄与自大。
众所周知,启蒙运动上承接文艺复兴,下启法国大革命,为欧洲乃至世界思想史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是人们相信可以通过理性(知识)来改变世界。这是一场认科学为犁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当人们不再去遵循,去适应世界原有的运行规律时,思想共和国便让位于刀剑共和国,人自认为理性可以超越上帝的神性,自认为可以主宰一切,改变一切,却逐渐落入了在光明中失明的困境。“改变可以改变一切”的致命缺陷就在于他彻底抛下了甚至否定了“适应”,它不再愿意去适应和接受世界自有的规律与事物自有的本性,其结果必然是使人迷失方向,与真正的“改变”渐行渐远而恍然未觉。
在此意义上,我们看到了“适应”之于“改变”的重要意义,有效的“改变”必须基于清醒理性的“适应与接受”。
而可悲的是,当人们终于学会去“适应”之时,他们往往不再愿意对现状去做出任何“改变”。
在现代犬儒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面对现有制度的不公,多了世故的圆滑,少了正义的冲动。他们不愿意以己之力去推动社会进步,却只以“葛优瘫”的方式消极的适应现状,放弃了改变的希望,转而去嘲笑那些试图改变之人。于己而言,这样消极的“适应”剥夺了人们追寻理想生活的勇气与动力;于社会而言,这样消极的“适应”抽走了其推人前进与改变的新血液。
时代的局限性,或实现由社会的不公,就像一块巨石压倒在草坪上,在时间的风尘将其吹走之前,我们学着去适应巨石,去摆弄手中的假花,却不曾想学着去改变它,去以己之力去将其搬走,也不曾想学着寻找其他草坪来种植鲜花,而认为假花遍地就是这个时代该有的样子。
“适应”的目的,不是让人消极逝世、丧失对于生活的热情,而是为了找出现状的不足之处,怀着改变的勇气去改善,修复种种不足之处,“适应”是为了改变。如布鲁诺,在充分‘适应’地心说之后,找出了其错误之处,在此基础上谋求改变,提出更为正确的日心说,即是被处认火刑也不松口,人类文明进程,也正是在“适应——改变——再适应——再改变”的不断平衡中实现发展。
“适应”之上是“改变”,因为“改变”须基于“适应”,而“适应”最终仍是为了“改变”。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