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届崇明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3-31 09:27 点击:
2025届崇明高三语文二模试卷(25.3)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 》)
(2)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3)《论语·卫灵公》中“ , ”两句,体现了孔子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反映论总是强调文学是时代的镜子,但这只是道破部分真理。 。总之, , ,
, 。从荷马史诗到《红楼梦》这些文学的经典极品,固然有历史价值,但都不可读作历史文献,而应当读作生命全书。
①它所见证的人性困境,常常不是一个时代的困境
②从人性的角度上说,文学并非时代的镜子
③而是永远难以磨灭的人类生存困境和人性困境
④文学固然可以见证时代,但是文学也常常反时代、超时代
⑤而是超时代的人性的镜子
A.④②⑤①③ B.②③④①⑤ C.④①③②⑤ D.②①⑤④③
(2)某校“红楼梦读书会”拟邀请红学专家李教授线上交流,学生代表小明草拟了部分邀请内容,其中有一处画线部分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3分)
李教授钧鉴:
您好!久仰您在红学研究领域的卓著成就,【甲】冒昧邀请您为本校读书会作线上讲座。【乙】讲座主题暂定为“《红楼梦》叙述艺术研究”,【丙】时间安排在本周日晚七点,不知您是否方便?【丁】若有变动,请务必及时告知我们调整……
【 】处,修改: 。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3-7题。(17分)
不久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推出全新力作《智人之上》,聚焦信息网络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此,媒体人洪晃与尤瓦尔·赫拉利就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展开了一场对谈。
洪晃:您在《智人之上》一书中提到,智能和意识之间存在差异。人类拥有意识,也拥有智能,但在效率方面我们无法与计算机相比。那么,人类该如何提升我们自身的优势呢?
赫拉利:首先,我想解释一下智能和意识之间的区别,因为人们往往会把它们搞混淆。
智能是追求目标以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人工智能现在比人更聪明,至少在下围棋这样的细分领域是这样,早在几年前AlphaGo 就击败了李世石,这件事情说明,围棋世界里人工智能比我们更聪明,它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意识则是另一回事,意识是感知和体验事物的能力。痛苦和快乐是最基本的感受,还有更复杂的感受,比如爱、恨、悲伤等。意识涉及感知、思维、情感、知觉,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而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什么感受都没有。当AlphaGo 与李世石对战时,它不会对结果感到焦虑;当它赢了比赛,它并不感到高兴;当它输了比赛时,它也不会感到悲伤。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是没有意识的。
人类不仅拥有智能和意识,而且,我们的意识和智能是相互交织的。因为,我们决定追求的目标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基于我们的感受,我们往往会把这两者混淆。
有些人可能认为,计算机有智能,那么它也一定有意识。但至少现在它们没有意识,它们没有任何感受。问题是,即使它们没有感受,它们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变得比我们更聪明。一开始只是下围棋,但未来可能在一些重要的领域比如金融领域,人工智能会比我们做得更好。所以,一个巨大的挑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如何保持人类的掌控力。
归根结底,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智能,而是意识;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意识和情感。为什么要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呢?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比如,有一个医疗难题,你想要解决它,以拯救某人免于死亡,免于受到某种疾病的折磨。因为疾病不仅会让患者痛苦,而且会让他们的家人、朋友痛苦不堪,感到悲伤。所以,人类的整个伦理和道德领域都是与情感相关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必须保持对人工智能的掌控力,以确保做出符合伦理和道德的决策。
洪晃:很多人可能认为,那些简单的、重复的劳动将由人工智能完成,而人类会腾出时间去做更多创造性的工作,比如写作、唱歌、拍电影。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人工智能在从事某些创造性的工作方面反而比人类做得更好。对此您怎么看?
赫拉利:是的,我认为应该明确,人工智能仍然有着巨大的积极的潜力,否则人们不会去开发它,医疗方面的应用就是最好的例子。沈姐的语文课堂。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发明新药物,还可以创造出数百万的人工智能医生,24小时随时可用。它们阅读了全部的医疗文献,可以记住病人的全部既往病史,这是任何人类医生都做不到的。
但同时,人工智能也像每一项新技术诞生时一样带有危险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对就业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很多人一开始认为,至少创造性的工作不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但事实证明这是完全错误的。
一般而言,所谓的创造力,就是能够打破一种既有的约定俗成的模式。比如在音乐方面,你听过很多以前的音乐,你了解了创作音乐的模式,然后你打破这种模式,改变模式中的某些东西,这就是创造。
有人说,人工智能在音乐方面并不是真正具有创造力,它只是把人类的音乐进行整合和改变。实际上,这个过程不正是人类作曲家所做的事吗?贝多芬、莫扎特、披头士或者其他音乐家,他们都不是从零开始的,他们听了很多以前的音乐,理解了音乐的模式,然后改变了这种模式,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创造力。而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方面非常出色,一旦它识别出模式,它就可以改变并打破,这就是创造力,
所以,在有些领域中,人工智能比人类更有创造力。围棋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围棋领城发生的变化简直翻天覆地,因为人工智能发现了人类从未想到的新策略。
音乐、文学方面的情况还不太一样,因为它们更加复杂,但人工智能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我认为10年或20年后,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人工智能在写作和作曲方面的能力将与人类旗鼓相当,甚至更胜一筹,
洪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赫拉利: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审视自己,了解什么是事物真正的本质,什么是对我们真正重要的。
。
附:《智人之上》目录
3.下列对采访者访谈准备与技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事先对采访对象及其作品深入了解,从其作品引出话题。
B.通过连续追问推进话题,体现了采访者的专业掌控能力。
C.语言力求简洁直接,提问聚焦现实困境并凸显批判思维。
D.访谈问题既聚焦又具有开放性,启发对象充分发表看法。
4.下列对第一轮对话中连续使用“AlphaGo”事例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一事例的不同角度分析使概念的界定更加明晰。
B.连续借助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人类的意识优于智能。
C.借助同一事例的相关性使概念的阐释更易于理解。
D.事例先后论证人工智能比人类聪明以及没有意识。
5.能够依据以上材料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人工智能在各种领域的创造力已全面超越人类。
B.人工智能的意识觉醒是未来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C.专注发展与意识相关的情感体验能力,人类最终就能掌控人工智能。
D.通过不断提升自我智能与人工智能竞争,也难保持人类的主导地位。
6.请结合访谈内容及图书目录,为赫拉利补足结尾画线处的访谈内容,100字左右。(4分)
7.你所在的城市计划打造“人工智能与人类共生”主题展馆,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为其设计一个核心展区。(5分)
要求:(1)为展区拟写一个体现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比的名称:
(2)设计一个互动体验项目,突出人类独有的意识;
(3)介绍项目及设计理念,150字左右。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一11题。(16分)
红土地五彩缤纷
卞毓方
①去年,我在云南。那天,离开红土地镇千年老龙树景点,汽车沿着曲折的山径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叫乐谱凹的缓坡。
②道旁坐着一位老汉,灰黄的毡帽,古铜色的脸膛。雪白的胡须,加上红夹袄、花坎肩、羊皮褂和长烟锅,左侧站着一只老绵羊,膝前蹲着一条小黑狗,远看像陕北的牧羊老倌,近瞧,才知是当地彝族老汉的标配,沧桑而时髦。
③游客至此,能不如遭电击!纷纷“长枪短炮”,能不以之为焦点!网上有人说老汉神似罗中立的名画《父亲》,而我却仿佛见到了从古堂狼县穿越而来的原住民,或是集东川三千年采矿、冶炼技艺于一身趵铜塑。
④这不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张东祥老爷子吗!张老爷子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若干年前,他伴着一条老黄狗在地头吸烟小憩的一幕,被一位西方旅行家收入镜头,并发表在国际著名的摄影杂志上。谁也没有料到,掌声骤然响起,读者纷纷留言,赞之为“东方的大地之魂”“红土地的神秘使者”。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外摄影师与爱好者纷至沓来,千拍万照——就这样,张老爷子一夜蹿红,跃为“网红爷爷”。
⑤到了东川,不看红土地是一种遗憾,看了红土地而未见张老爷子则是更大的遗憾。一介胼手胝足的农夫,因缘际会,成为一方风土不可或缺的景点,堪称今古传奇。
⑥张老爷子不负众望,除了担当以“老人与狗”为标志作品的专职模特,还参与了多部以云南乡土为背景的影片拍摄。隐约记得,有《许愿树下》中出演一位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的孙儿相濡以洙,甘苦备尝;有《换种方式》中扮演路边弃婴阿莎依的养父,淳朴善良,大慈大爱。他的本色表演虽然朴实无华,却比刻意扮酷的演技更直击心灵。
⑦哎呀,不对!瞬间想起,这位上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张老爷子已于数年前去世,那么,眼前这位是……
⑧当地的陪同小雍介绍说:“这是张老爷子的侄儿,人称‘二大爷’。”
⑨二大爷,也可以理解为二世。曾经聚焦,空缺是怎样的失落。再度衔接,天衣又是怎样的无缝。我欣喜张老爷子后继有人,依然是红土地催生的那种令人赞惹人叹的“开花洋芋”
⑩趁前一拨游客兴尽而散,我凑上去,恭恭敬敬地请教:“老人家今年高寿?”
⑪他扭头看我一眼,说:“我俩差不多大,我属马。”
⑫属马?按他的口吻和气度,应该是1942年的马,82岁。
⑬“您每天来这儿吗?”
⑭“只要天气可以,身体还行,就必定来这儿上岗。”老人家调皮,把给游客当模特说成上岗,
⑮这是网络时代催生的新职——模特必须够老,是龙钟而又矍铄的男性,而且是义务的。谁的规定?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也没听说有谁规定——我唯一想到的是,黄土是自然主义,黑土是改良主义,红土是浪漫主义,而浪漫主义的代表正是张老爷子和这位二大爷。
⑯不投票而投票的是文化。
⑰“您打哪里来的?”轮到他问我了。
⑱“北京。”
⑲“北京,噢,北京好,经常有北京人来看我,大老远的,”
⑳一拨摩托车游客轰然而至,前客让后客,我知趣,赶紧打住活题、挨着老汉左边的圆木凳坐下,与之合影。
21老绵羊持重,明白这是待客的礼仪,晃了晃弯曲如镰的双角,当仁不让地立于C位;小黑狗懵懂,未谙文明,或是腻烦了这日复一日的繁文缛节,一溜烟跑开,躲得远远的。
22老伴按动手机快门,须臾为我们定格。
23心头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意,仿佛这不是上古原住民穿越而来,而是我逆向的时空腾挪,恍若在烈山遇见了神农,在成纪邂逅了伏羲,张老爷子,我虽从未谋面,但在文字、图片与影像上是旧相识。我曾盯着他的一段视频审视良久,他生成慈父般的风貌,仁蔼而亲切,连春风都喜欢围着他转,不,是他自带春风。这位二大爷,庄重中带着一丝灵动与俏皮。沈姐的语文课堂。两人风格虽然有别,但为时代释放的热忱,笑迎八方宾客的从容,以及洒脱随性的淡然,是如出一辙的。所有这一切,都源自背后那方五彩缤纷、饮誉天下的红土地。好的风景不必代言,它自会说话;好的代言人亦不必多言,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绝佳的诠释。
24我带走了老人赐予的快乐。
25返回京城,动笔整理记忆,忽然心生疑惑:张老爷子若在世,大概85岁,二大爷82岁,这叔侄俩的年纪未免太接近。虽然有可能,即使侄子比叔叔大一截,也属正常,但写作的严谨让我忍不住追问:他究竟多大岁数?
26电询东川文旅局吴女士,对方回复:“78岁。”
2778岁?周岁属狗,虚岁属猪,哈哈,模特即便虚报年龄,也属即兴发挥的“台词”,何况,他帽檐下露出的白发,以及下颏飘拂的银须,分明也当得上82岁。
28“他叫什么名字?”
29“李朝国。”
30哦,原来不姓张,既然和老明星有叔侄关系,那么就是内侄,或是外侄。
31很想打破砂锅问到底,犹豫了一下又停住。管他内侄还是外侄,这个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二大爷的貌相、气质均相当出色,举手投足,顾盼俯仰,堪称张老爷子的2.0版,任谁见了,都会竖起大拇指,从心底赞声“好!”
32想到这儿,我打开手机,翻出和二大爷的合影:脚下是灼灼红土,身后是层层峰峦,头顶是湛湛蓝天——潜意识里,那条蹿出镜头的小黑狗正急急奔回,一步跨越千山万水,溜进我居室的书斋。
8.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③段内容。(4分)
9.第⑯段单句成段,请结合全文分析画线句的内涵。(3分)
10.有人认为第25~30段内容可以删去,你认同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11.本文以“红土地五彩缤纷”为题,却用大量笔墨写人物,请对此加以评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7分)
夜闻觱篥
杜甫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君①知天地干戈满②,不见江湖行路难。
【注释】①君:指吹觱篥者。
②干戈满:指当时吐蕃多次进扰,商州、幽州等地有战乱,桂州少数民族起事等。
12.下列关于本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乐景写哀情形成反差 B.用典手法暗含历史沧桑
C.设问句式引发读者思考 D.意象叠加营造抒情氛围
13.有人认为本诗尾联采用“透过一层”写法,不直言本意而本意愈显。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20题。(19分)
①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元帝践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是时,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②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①高于匡衡②,可相国也。”于是上嘿然而笑。
③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前,不哀。上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上曰:“臣诚见陛下眼痛中山王至以感损向者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属毋涕泣感伤陛下。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
④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嫡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上因纳,丹嘘唏而起。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节选自《汉书·史丹传》)
【注释】①陈惠、李微:当时官中的音乐家。②匡衡:当时的丞相。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元帝被疾( ) (2)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 )
1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 )
A.器物 B.才能 C.度量 D.器重
(2)上嘿然而笑( )
A.沉默 B.呵斥 C.喜悦 D.惭愧
16.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内的一项是()。(1分)
A.且 B.以 C.而 D.因
17.第③段画线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标识出来。(4分)
18.把第④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4分)
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
19.结合第②③两段内容,分析史丹两次化解太子危机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20.太子最后被立为继任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第④段内容概括。(2分)
(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21-23题。(11分)
材料一:
①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②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③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材料二:
①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②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①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③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蝡:蠕动。
21.对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学习理念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应追求成为圣人的终极目标。
B.学习需兼顾为己与为人的结合。
C.学习需遵循规律并且持之以恒。
D.学习应注重触类旁通的自我提升。
22.从句式角度赏析乙文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23.甲乙两文都围绕“教学”展开,说理各有特色,请加以分析。(5分)
三、写作70分
24.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担忧行动后的结果而放弃行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