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2-11 10:57 点击:
2020学年第一学期宝山区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2) ,千营共一呼。(卢纶《 》
(3)姜夔《扬州慢》中,“ , ”两句写初到扬州道上所见,以引用形成昔日繁华旖旎与眼前野草丛生的对比。
2.按要求选择。(5分)
(1)江边景观带的一座水榭上要挂一幅楹联,要人们遵从中华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保护生态环境,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2分)
A.江我并生,天人合一。
B.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C.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D.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 , , ,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独自芬芳。
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超然事外、高高挂起
②处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之中
③大家犹如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④国际社会像是一个大家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联觉与艺术通感
①艺术通感就是不同艺术感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例如,我们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会随旋律的变化在眼前呈现出一幅幅视觉形象,好像看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共读、离别、化蝶等生活场面。一座美妙的建筑和园林又会引起类似音乐的感觉。综合艺术如歌舞剧、电影等就是利用艺术通感来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创造共同的意境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音乐与舞蹈动作是那么和谐一致,以致我们单凭音乐欣赏就能体验到戏剧情境。所以,传统说法认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②由此,艺术家必须具有良好的艺术通感,才能把感性意象转化为审美意象。音乐家在生活中找不到现成的音乐和旋律,他没有模仿对象,他必须把生活中的感受转化为音乐意象。贝多芬失聪后,正是凭视觉印象来创造音乐意象。他在森林中散步,衣袋里放着铅笔和五线谱纸,以便把视觉印象用乐谱记录下来。他在记下音乐主题的同时,还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在森林中是幸福的——树木在讲话——”,“每一棵树都在向我说话哪,多么神圣啊!森林之中太美妙了”等等。《田园》交响乐、《庄严弥撤》和《第九交响曲》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③艺术通感的生理基础和心理结构原型是联觉现象。所谓联觉,就是各种器官的感觉互相沟通的生理现象,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的沟通。联觉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可以推断,在人类童年和动物意识中,联觉也是普遍现象。由于这种联觉现象存在于原始心理结构中,所以,与原始意识同构的审美意识也必然存在着联觉和艺术通感的特征。现代出现了一种色彩音乐,就是用电子手段使音乐的节奏、旋律与色彩转换同步进行,造成视听觉混合的奇妙意境。 现代诗歌大量采用联觉手法,如“黑色的哭泣”、“透明的笑”、“磨硬了的感叹”等等,它有助于传达那种微妙的内心体验,使表现更形象化。
④联觉在审美意识中不是简单地重复儿童意识行为,而是把它改造为构成和传达审美意象的特殊手段。唐代书法大师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受到感染,结果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审美心理结构就像一个魔术师,能够把各种感官印象沟通起来,互相转换。如果没有这种联觉功能,就不会形成艺术通感,许多艺术门类也就不会存在(如音乐〕。
⑤艺术通感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共同的审美意象。不同感官的感性意象是不同的,但进入审美意象创造过程,通过联觉作用,就变成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审美意象舍弃感官形式,变成一种内部语言,它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其本身是没有固定形式的。比如对西湖“三潭印月”的景色,可以用绘画、诗文、音乐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但这种审美感受本身则无固定形式。究竟形成音乐意象还是视觉意象,要根据主体哪一种表现能力更强而定。诗人艾里略指出:具有理想形式的诗是“如此这般的诗,以致我们看不见所谓诗,而只注意着诗所指示的东西……”所谓得意忘言,也就是只领会审美意象,而舍弃意象材料。这就是说,审美意象是可以转换的,只要意境相同,就可以用不同的感性意象构筑审美意象,表达为不同的艺术形式。
3.第⑤段中加点的“创造过程”具体是指 (2分)
4.依据本文,以下对“艺术通感”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通感有其生理基础和心理结构原型。
B.艺术通感在作品创作中也在作品欣赏中。
C.艺术通感是离不开联觉这一必要条件的。
D.艺术通感发生时意象和感官形式即舍弃。
5.依据第⑤段画线句,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琴曲《月夜》与诗歌《月夜》的感性意象相同,所以它们的意境相同。
B.琴曲《月夜》与诗歌《月夜》的意境相同,所以它们的感性意象相同。
C.《荷花淀》小说表现的意境,是可以通过钢琴曲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的。
D.《荷花淀》和《黄河大合唱》都有抗日内容,所以它们转换自同一意境。
6.第③段中,你认为对“审美意识也必然存在着联觉和艺术通感的特征”的论证是否充分?请说出理由。(4分)
7.小宝同学是位聋哑生,她想学习舞蹈并以此为职业,但她父母说:“节奏是构成舞蹈的要素,舞蹈节奏以音乐节奏为基础,聋哑人怎么以跳舞为职业呢?”请你依据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劝说小宝父母,让他们同意小宝的选择。(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种包谷①的老人(节选) 何世光
①这地方,是太遥远了,也太寂静了。一片窄窄的坝子,四面都有青山屏障。就连那条从小小的乡场上穿过,并且整日里都空荡荡的碎石车路,也远远地落在重重青山的那一边、那一边。至于城市呢,更不知远在何方,在哪一片望不见的天空下面。
②这地方叫落溪坪,有三十来户人家。略略地离开那连在一起的林子和人家,在石板路拐弯的地方,有一间矮小的、显得有些孤单的瓦房。这是刘三老汉的房子。刘三老汉七十多岁,他的老伴,还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姑娘,都在二十多年前不幸死去了;剩下一个幺女儿, 跟着就嫁到五十多里以外的七里场。
③农历六月开头,炎阳炽烈地在落溪坪的顶上照耀,把田野持久地置于他的光照和灼热之中。山上的树,斜坡上的包谷,平坝上的秧子,还有所有的草丛和灌木丛,都不得不紧迫地用自己的须根向土地吮吸。土地的水分仿佛全被吸到茎和叶片上来了,以至桐树的阔叶展开到最大,包谷的叶片伸延到最长,瓜藤牵连到好远好远,秧子呢,则严严实实地遮没了整整一坝水田。除了静静的石板路依旧蜿蜒外,整个落溪坪的山野一片润湿、饱满而凝重的碧 绿,浓郁到仿佛透不过一口气来。
④正午过后不久,刘三老汉独自一人,伏身在斜坡的一片包谷林之中,茂密的叶片完全把他淹没了。他的长衫前襟撩起来,掖在腰间的布带上,佝偻的脊背深深地躬着,握了一只水瓢,一步步往包谷林的深处挪动,乱纷纷的、油绿到发黑的包谷叶,在他的身边像刀剑一样交错,笼罩着一片静止不动的、叫人心慌意乱的闷热。每移动一步,衣襟都把包谷叶牵擦得窸窸作响,同时有更猛烈的溽热扑到人的脸上。那些伸到面颊上来的叶片,是无法撩拨开的,尖梢刺着他的干枝桠一样的手背,叶齿从他的瘦黑的脸上划过,绒毛粘上他的细细的脖颈,汗水跟着就沾湿了那些碎屑,并深深的没到划出来的细小的口子里去,让人的脸和手都是火辣辣的。
⑤泥土渴透了,在叶片底下,包谷的藻红色的罩根一株株的露出来,像爪子一样紧紧地抓住土地,和土块牢牢地埋在一起。一只很大的黑蚂蚁,匆匆地钻到裂开的泥缝里去了。一支淡绿色的青蛙,倏地从眼前跳开。后来,刘三老汉终于谨慎地把木瓢贴近一株包谷的罩根,把水灌进筋络一般的细根的空隙里,让水从那儿浸到泥土里去。水刚一粘着泥土,就发出吱吱的声响,又细碎又清晰,一点也不流淌,马上就被吸干了,在细根的周围留下一小圈淡淡的影子。眼看那影子很快地淡下去,一会儿就只剩下一点差不多不能辨认的痕迹。
⑥过后他摸索着从包谷林里退出来,在旁边的草梗上慢慢地坐下,阳光太炽热了,那些车前草和铁丝草发烫,热乎乎的湿气一下子传到他的腿上,一只青蛙跳出来,跌落进他的衣襟,背上有一根细细的金线,绿得仿佛透明,喉头急促地起伏,也好像渴得厉害,跟着又跳开。空了的木桶和扁担在他的身旁。那扁担斜倚在草坪上,是红木的,不知用了多少年了,被汗水浸渍,让衣服搓磨,早已是玉一样圆润,琥珀一样发着深沉的、暗红色的光亮。
⑦他坐着,衣衫从领子那儿敞开。露出来的脖颈、肩胛和胸膛,还有他的一直被阳光照亮的一张脸,仿佛经受过烟熏火燎,渗出一层油,像他身旁的扁担那样,透着隐隐的、暗红色的光泽。他的双臂无力地垂下来,让一双手落在膝盖上。那手从长长的衣袖里伸出来,像露到地面上来的树根,一手抚着膝盖,另一只则用手背触着膝盖。
⑧但他的神情还像平时一样和蔼。阳光炫人眼目,他的眼睛眯得更厉害了,眼角那儿隐着的笑意也更平静、更深沉。微信公众号:沈姐的语文课堂。他蜷曲着脊背,脖颈略略伸向前面,嘴唇微微张开,一动不动。褐黄的眼仁已经浑浊了,但不知是噙着浆液还是映着阳光,差不多眯成一线的眼缝里,还有隐隐闪动的亮光,好像满意地望着,其实又并没有望,用心地想着,其实又没有想。
⑨这片包谷林远离着落溪坪的人户,在这斜坡上,望不见那条石板路,也望不见一户人家,一个人影。无边的蓝天之下,无限的阳光之中,只有眼前的包谷林,再就是寂寞地闪烁着光亮的茅草和刺丛,全都在炎暑中深深地凝滞了,久久地没有一点响动……
⑩春天里,世道不同了,乡亲们欢天喜地聚在祠堂跟前的空地上,安顿今年的庄稼。去年,落溪坪的庄稼人,托福被允许把庄稼划给一家一户料理,田里和土地的收获都涨了好几成。但大家心里不稳,怕事情不长久,还是揣揣的。后来,不见上面的人来追究,还处处听到赞许,于是宽心了。②
⑪太阳才刚刚西斜,还能从坡下那一块过水的丘里,舀起来好几挑水。于是,过了不大一会,刘三老汉就用手抚着膝盖,慢慢地站起来,担好一挑桶,顺着一条隐藏在草丛中的小路,蹒跚地往下走。天是这样高远、博大,山野是这样繁茂、连绵,他呢,这样佝偻,这样迟缓,在这一片斜坡上,几乎现不出一点行踪,小到让人看不见。可是,渐渐地,一簇又一簇的刺丛,还是留在了他的后边……
[注]①包谷是玉米的方言。②本篇小说发表于1982 年。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我国大陆地区开始改革开放,农村地区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从词的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的语言特点。(4分)
9.第③段写炎阳炽烈和落溪坪的碧绿,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10.赏析⑤—⑧段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3分)
11.分析①②段和⑨⑩段中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春阴 (南宋)陆游
老境三年病,新春十日阴。
孤舟镜湖客,万里玉关心。
出岫云多态,呼风鸟独吟。
读书惟恐尽,倾酒却愁深。
12.本诗共有几联对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13.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的语言,精练而自然,晓畅平易。
B.本诗的风格,沉郁而浑厚,慷慨悲壮。
C.本诗的意境,瑰丽而凄迷,浑茫开阔。
D.本诗的体式,谨严而天成,整饬工稳。
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5分)
(四)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甲 弦高 (晋)皇甫谧
弦高者,郑人也。郑穆公时,高见郑为秦晋所逼,乃隐不仕,为商人。及晋文公之返国也,与秦穆公伐郑,围其都。郑人私与秦盟,而晋师退。秦又使大夫杞子等三人戍郑。居三年,晋文公卒,襄公初立。秦穆公方强使百里、西乞、白乙帅师袭郑过周反滑郑人不知。时高将市于周,遇之,谓其友蹇他曰:“师行数千里,又数经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无备也。示以知其情也,必不敢进矣。”于是乃矫郑伯之命,以牛十二犒秦师,且使人告郑为备。杞子亡奔齐,孟明等返至都,晋人要击,大破秦师。郑于是赖高而存。郑穆公以存国之赏赏高,而高辞曰:“诈而得赏,则郑国之政废矣。为国而无信,是败俗也。赏一人而败国俗,智者不为也。”遂以其属徙东夷,终身不返。
(选自《高士传》
乙 秦晋殽之战(节选) (春秋)左丘明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居三年( ) (2)以乘韦先(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于是乃矫郑伯之命( )
A.纠正 B.假传 C.举起 D.正曲使直
(2)晋人要击( )
A.邀请 B.求取 C.相约 D.半路拦截
17.把乙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18.甲文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秦 穆 公 方 强 使 百里、西乞、白乙 帅 师 袭 郑 过 周 反 滑 郑 人 不 知。
19.评价甲文中弦高辞赏“所述理由”的思想意义。(3分)
20.甲乙两文因体例不同,叙事的角度和内容也不同,请加以分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庐陵所居竹室记 (唐)房千里
①凡天地之气,煦妪乎春,曦彤①乎夏,凄乎秋,而冽乎冬。楚之南当冬而且曦,燕之北当夏而且冽。是皆不得气之中正。
②人之百骸,上阳而下阴。阳戒于焮,故膏盲欲寒;阴戒于溺,故肾胁欲燠。人之外好,欲轩冕文彩以为荣,似若动且阳焉;人之内好,欲寡虑恬默以为泰,似若静且阴焉。其门外,欲肥马大车以为热者;其室内,欲虚堂广厦以为清者。果反是必为灾,且妖且病且乱且穷矣。
③天地之性,当夏而冽,当冬而曦,其岁时恶;人之百骸,上阳而不能寒,下阴而不能煦,其神瘵。外饰文采,不能动且荣而必慊,其心躁;内思恬默,不能静且泰而必汨,其志乱。门外凄凄而寒者,内室彤彤而热者,其事穷。
④予三年夏,待罪于庐陵。其环堵所栖者,率用竹以结其四周。植者为柱楣,削者为障,篾者为缠,络而笼土者为级,横而格空者为梁。方大暑,赫赫焰焰,如列千万炬于室内;视其门,即寂寥虚阒,若清秋之山焉,若寒浦之波焉。予¨知向所谓天地之气,人之百骸,与其心形之内外,居室之寒燠,反是果为妖,且灾且病,且乱且穷也。今予方穷不能奋,果穷也,其处于是亦宜矣。天地之气,不能易者也,邹子②有吹律之变;人之死生,不可制者也,俞扁③有针砭之术。是二者尤不可革,且有道而得之。
⑤今予室之曦,予门之寒,予亦姑思其治之之道,将爇其庐而斩其工竹,室其能永永以烁。
(选自《全唐文》并据《唐文粹》校对,对原文有删减)
[注]①曦彤:暖。②邹子:即邹衍,战国阴阳家,倡五行说。相传燕有山间之地,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而温气,寒地可种而丰收。③俞扁:俞跗、扁鹊两位名医的并称。
21.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其 B.乃 C.所 D.若
22.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借景抒情 B.叙议结合 C.骈散结合 D.文气贯通
23.分析第④段列举“邹子有吹律之变”“俞扁有针砭之术”两例在说理上的作用。(4分)
24.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三、写作(70分)
25.社会生活中,本真的人格受到许多赞美,这是否意味着把道德规范内化就不再是完美人格了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58351887 / 58352220 浦东八佰伴校区
(详情请点击) 浦东新区南泉北路1025号(近张杨路,明珠小学旁)62932552/62932882 思源中高考学习中心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63330788 人民广场三校生高复校区
(详情请点击) 黄浦区延安东路700号港泰广场708-1室021-56611361 普陀三校生高复校区
(详情请点击) 普陀区交通路4703弄28号一楼32035781/62581699 徐汇三校生高复校区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广元西路12号(工商银行隔壁)50836650/58437313 浦东三校生高复校区
(详情请点击) 浦东新区南泉北路1025号2楼(近张杨路,明珠小学旁)021-55808106 杨浦三校生高复校区
(详情请点击) 杨浦区国宾路36号万达广场B座1404室021-64680311 思源外语徐汇校区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南丹东路238号2层54162500/54162556 思源外语南方校区
(详情请点击) 闵行区古美路35号318室021-50933616 思源外语八佰伴校区
(详情请点击) 浦东新区浦东南路1138号上海湾三楼301-B021-53820050 黄浦校区
(详情请点击) 斜土路768号致远大厦710室58209385/32123101 思源外语云台路校区
(详情请点击) 浦东新区浏河路19号19创意园2楼(近云台路)55670526/31117286 杨浦大桥校区
(详情请点击) 杨浦区平凉路1128弄银鹿大厦1号楼803室(近眉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