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7 09:34 点击:
202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 试卷 2025.4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4分)
(一)默写(13分)
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4.机器人编程决赛中,我们可以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激发同学们的豪情壮志,鼓励他们勇夺桂冠。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5—10题(21分)
【甲】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①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注释】①盍:何不。②迨:到,等到。③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请允许我把您的话刻在我座位的右侧,当做座右铭,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5.【甲】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1分)
6.理解加点词的意思,完成下面小题。(5分)
(1)根据语境义,为【乙】文中的“说”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王生不说( ) ②李生说之曰( )
A.yuè B.shuō C.shuì
(2)为下列加点的“志”选择正确的解释项。(3分)
①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②吾悉能志之( )
A.心志、情志 B.记住 C.记述 D.标志,标记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8.根据上下文,在【乙】文横线上填入恰当的选项应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吾日三省吾身 D.温故而知新
9.【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甲】文借锺子期的赞美,体现伯牙不仅琴技高超,还具有□□□□的特点;【乙】文通过李、王二人的对话,强调了 、 _对于学习的重要性。(5分)
10.【甲】文中的伯牙子期成为了挚友,【乙】文中的王、李二人是否也能成为挚友?请根据选文内容做出合理推断。(5分)
二、现代文(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7分)
有网友在青少年科普网站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骑自行车学会就忘不掉,可弹琴需要天天练?”,以下是网站小编搜集信息后撰文给予的回复:
网友困惑:一旦学会骑自行车,即使很多年不碰,再踩上脚踏板仍然能平稳前进。可弹过很多次的钢琴曲,只要一段时间没练习就会变得生疏。这是为什么呢?
(1)_________________
无论学骑车还是弹琴,都是在学习动作,掌握一个动作后,关于如何调动肌肉的记忆会被储存下来,比如哪块肌肉在什么时间用多大力,以备之后重复相似的动作,我们称之为“肌肉记忆”。
其实记住动作的不是肌肉,主要是神经系统。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大脑、小脑等部位神经细胞的形态,以及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功能出现永久变化,神经发出的指令变了,肌肉收缩的方式才跟着改变。
学习动作的过程不同于学习知识点,比如自行车前进原理这个知识,听别人说一遍就明白了。而学骑自行车时只听讲解不可能学会,必须亲自坐上车练习几次后才能掌握,并且很难告诉别人是怎样学会的。
(2)灵光一现,还是逐渐进步
“学会”新动作的过程分为两种类型。比如学骑自行车时,无论是练一次就会了还是苦练了一个月,最终学会保持平衡往往就在一瞬间,前一分钟还稳不住,后一分钟突然“发现”了窍门。而学会弹一首钢琴曲的过程,往往是从断续生疏逐渐变得熟练动听,进步累积连续而缓慢。
进步过程是突然还是连续,主要取决于动作的需求。
骑车主要需要全身协调,根据当时车和人的位置调整身体重心、双手配合调整方向、双腿控制速度,最终让车前行且不会倒向一边。需要协调的动作重点在于身体多个部位的配合,动作比较粗大,允许稍有偏差,比如手脚换个姿势,依然能保持平衡,能看到水平的突然飞跃。
另一类需求重点在于速度和准确程度,如弹钢琴时要精确控制按下哪个琴键、按的时机和力度。这样的动作通常比较精细,水平逐渐提高的过程肉眼可见,看似可以无止境地精进。
这两类需求并不是非此即彼,有时一个动作有两种需求。比如骑车不摔倒主要依靠协调,但在杂技中,骑车额外需要准确控制速度和方向。
(3)有的动作永生难忘,也有的撂爪就没
学习动作的速度有快有慢,掌握后记忆保持的时间也从几十分钟到几十年不等。
一旦学会骑车这类需要协调的动作,即使数十年没有碰过车,再次踩上踏板还是可以保持平衡。而且,动作越是一致并连续重复,记忆保持越是完好。
弹钢琴这样需要速度及准确性的动作,记忆在停止练习后很快开始消失,而且随着时间延长遗忘的越来越多。其中,差异越大、越断续且需要精细微调的动作遗忘得越快。
除了动作本身的特点,加速遗忘的情况还有最初学习时练习量小、动作掌握不熟练、停止练习时间长,以及受到其他动作干扰,比如本来羽毛球打得很好,改打网球一个月,再回到羽毛球场水平就会下降。
总之,学习动作时无论能不能立即看到进展,神经系统都会在练习中默默进步并把记忆储存起来,即使很久没有练习,重拾时也能找回之前的动作记忆,而且再次学习时的进步速度会明显快于最初学习阶段,可以很快重获之前的水平。
请根据以上情境完成下列任务
11.你认为以下哪一个更适合作为文章第(1)部分的小标题?请你说服小编选择它。(6分)
A.肌肉记忆,藏在身体里的学习密码 B.身体会记住 C.神经系统的机制与原理
12.请你将文章第(3)部分的内容整理成表格,使得该部分信息更直观简洁。(6分)
(1) |
动作特点 |
其他因素 |
长 |
动作一致并连续重复 |
(3) |
短 |
(2) |
(4) |
13.读者阅读上文后觉得第(2)部分内容与网友的提问无关,可删去。请你联系文章内容提供删除该部分的理由。(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9分)
少年的宇宙幻象
谭鑫
⑴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城里,我家便在河边。
⑵那是一条不大却不浅的河,几十米宽,像一块带有褶皱的镜子,倒映着两岸和四季。捞沙厂的工人们用机器把泥沙抽出,将沙子拉去售卖,剩下一些如鹅卵石之类的石块就垒在岸边,日积月累数量众多,宛如河流孵出的蛋。
⑶2000年前后,我正上小学,每天晚饭后的那段空闲,是我和同龄人最快乐的时光,我们在河边小山一样的鹅卵石堆上有数不尽的话题和游戏。
⑷有一种明黄色的鹅卵石,如拳头大小,我们都称它为“火石”——两块黄石头碰撞,便能在暗夜里产生非常明显的火花。通常我们将一块大“火石”做“靶子”,站在一定的距离,挑一块称手的“火石”握在手中,依次上前抛物击打,以此比拼准头。往往是在某颗火石传出划破空气的呼呼风声之后,“靶子”应声而落,因石头碰撞产生的火花,像一团童话中的球形闪电,照得一张张笑脸分外明亮。我们摸黑捡起“靶子”观察,竟也能摸到灼痕,凑近鼻尖,有一根毛发焚烧的焦味。往往要等到家人们寻人声起,小夜游神们才作鸟兽散。
⑸童年的河边没有路灯,唯一的亮光便是月光和满天星光。有一次,小伙伴们陆续被叫回家,就剩我一个人待在河边。那是一个夏日的夜晚,没有月亮,看着满天繁星,我都快睡着了。就在这时,我看到天上有5个非常明显的亮点,它们显橘黄色,以平行的阵型极速地划过,带出长长的、犹如五线谱一样的直线后,骤然消失在我的眼前。
⑹①我顿时清醒,第一反应是看到了流星。因为几乎天天晚上躺卧看天,所以流星并不罕见,但这种一次性多个,且整齐排列并行划过的还是首次。沈姐的语文课堂。我不自觉地揉了揉眼睛,想弄清是不是错觉。
⑺就在这时,又是一排5个亮点,在同样的位置,以同样的阵型无声掠过。②难道是流星雨这种只听过没见过的天文景观?回应我的,是眼前再次骤然出现的5个亮点,依旧是以同样的姿态快速划过……③瞬间无数个怪诞的想法喷涌而出 —— UFO!
⑻我就这样呆呆地立在原地,在这段时间中,我观测到天上一共出现了十几次相同的情况。每次必是5个亮点在相同的位置出现,又划过相同的轨迹,最终消失在相同的地方……它们周而复始地划出缤纷而短暂的光亮后,最终归于沉寂。
⑼“如果真的是UF0,它们从哪里来?”“如果我和外星人接触,会发生什么?”“这个宇宙到底是什么形状?”……我还想问:“我在宇宙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⑽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思考的力量,仿佛由现实打开了一扇宇宙之门,触摸到想象力的奇妙边缘。
⑾遗憾的是,第二天我便自己摸索着揭开了谜底。答案很简单:河岸对面有五根平行的高压线,天黑,本来看不到的高压线,每当汽车经过时车灯便会照在电线上,由此反射出5个亮点,因为我在低坡位看不到汽车,注意力全被亮点吸引,所以才造成误解。解开疑惑的我,心里有种较真后的失落,同时也有些释然,宇宙的奥妙给予我的,不只是领咯窥视,还有求证探索。
⑿时隔多年,我一直对那个夜晚记忆犹新。在那个河水流淌、群星闪耀的夏夜,微风拂面,耳畔虫鸣。有一个少年,如一颗睁眼看天的鹅卵石,以想象开始了对宇宙渺小又天真的探索和思考。
⒀那些事后想来引人捧腹的光点,也构成了平凡岁月中特别的亮点。它们在我的内心世界熠熠生辉,指引我不断地去尝试和求证,眼前的现实世界或许魔幻乃至荒诞,但由思考辐射出的璀璨和壮丽,至今依然动人且真实。
(有删改)
14.以下对文章(1)— (3)段的作用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交代背最,营造出自然、质朴且充满童趣的生活场景。
B.详写鹅卵石的来历,与第(12)段内容形成首尾呼应。
C.为后文“我”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观察、幻想做铺垫。
D.回忆“我”和伙伴们的小城生活,体现童年的美好纯真。
15.从句式等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之间的关系。(7分)
16.解开谜底应是喜悦的,为何在第(11)段中说“我”感到的是“遗憾”?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3分)
17.文章第(4)段与标题中的“宇宙幻象”看似无关,是否多余?请阐述理由。(6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学校图书馆引入“AI名著助读系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开展名著阅读。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19.AI提供了四个名著阅读的研究课题,同学们若要开展“名著里的中国”相关研究的话,以下不适合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儒林外史》中人名或绰号的寓意。
B.探讨《水浒传》中“忠义”“仁孝”等传统价值观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C.探究《朝花夕拾》中民俗节庆等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D.分析《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立场与叙事角度之间的关系。
【创意图文转换】
20.同学们要求AI给《西游记》创作一张宣传画。
AI给出了如下答复:
面中还缺少一位重要人物。我们应该向AI发出怎样的指令,并描述这个人物的特点呢?
你:(1) (4分)
小B:我认为这张宣传画还是很有创意的。背景中的重峦叠嶂是唐僧一行走过的千山万水。
你:我同意。这样的背景还象征了(2) ,寓意 ,这与名著《西游记》的主题也十分吻合。(4分)
【经典多元呈现】
21.同学们借助AI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改编成较短的课本剧。请你告知AI,该名著中必须要保留的一个次要人物,并简述理由。(6分)
四、写作(60分)
22.《少年的宇宙幻象》一文结尾说“那些事后想来引人捧腹的光点,也构成了平凡岁月中特别的亮点。它们在我的内心世界熠熠生辉……”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自己平凡生活中的亮点。请以“平凡生活中的亮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不得抄袭。
【扫码下载word版本试卷+答案】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34分)
(一)默写(13分)
1.悠然见南山2.僵卧孤村不自哀3.千里共婵娟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5-10题(21分)
5. (1分)吕氏春秋
6. (5分)(1) ①A②C (2) ①A②B
7. (3分)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8.(2分)B
9. (5分)志向高远善思虚心
10.(5分)要点:结论1分;从王生、李生的角度提供依据4分
示例一:能成为挚友。李生极力劝说王生,无论王生如何对待他,他都没有放弃对朋友的帮助。王生理解了李生的一番苦心后能铭记朋友的规劝。
示例二:不能成为挚友。虽然李生对待王生真诚友善,但王生不善于思考,且易怒固执,即使他最终接受了规劝,但两人在认知事物、对待他人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无法成为伯牙子期那样的挚友。
二、现代文(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7分)
11.(6分)明确选项1分;从两方面阐释理由4分:小标题提炼该部分主要内容、该文读者是青少年,小标题应通俗有吸引力;有说话对象意识1分。
12. (6分,(3)(4)各1分,其余各2分)(1)动作记忆保持时长(2)动作差异大、断续且需要精细微调-(3)最初学习时练习量大、动作掌握熟练、停止练习时间不长,不受其他动作干扰(4)最初学习时练习量小、动作掌握不熟练、停止练习时间长,受到其他动作干扰
13. (5分)第(2)部分主要介绍学习骑车、弹琴这两种动作的重点不同,并导致的进步过程也不一样。读者询问的是为何两种动作的遗忘速度不同,因此该部分内容并没有直接回答提问,应该删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9分)
14.(3分) B
15. (7分)第①句运用陈述句,流星几乎每晚都能看到,但一次性多个出现引起了“我”的关注,“顿时清醒”。第②句用疑问句强调不确定,体现对未见过的“流行雨”的好奇。第③句以“UFO!”感叹句结尾突出了“我”内心强烈的震撼与好奇;“喷涌”“瞬间”,形象地写出了怪诞想法出现的突然和数量之多。三个句子层层递进地写出了“我”对于未知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体现“我”求知欲强、善于观察思考的特点)。
16. (3分)第二天解开谜底后“我”内心有种较真后的失落。当前一晚第一次体会到思考的力量,感觉打开了宇宙之门,产生了无数的想象之后,没想到真相只是源于误解。因此内心充满了遗憾,突出了“我”对“思考”的渴望。
17. (6分)概括第(4)段内容2分;分析该段和“宇宙幻象”的关联4分
示例:不多余。第(4)段写少年们在河边玩“火石”的游戏,承接了上文“鹅卵石堆上有数不尽的话题和游戏”,同时引出下文“我”看到宇宙幻象这一主要事件。两件事都给“我”带来了奇幻的感觉,激发了少年的想象力;对“火石”灼痕的探索到“宇宙幻象”解密,是从简单的童年游戏到对未知宇宙探索的成长变化,两个材料共同构成了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探索体验。
三、综合运用(20分)
18.(3分)A19.(3分)D
20.(8分)(1)(4分)指令1分,人名1分,肖像特点2分
示例:请在图片中添加一个人物--孙悟空。此人圆眼尖嘴,猴子模样,头戴紧箍,手持如意金箍棒,歪着脑袋,眉毛上挑,笑容里藏着促狭。
(2)(4分)示例:充满挑战的取经路只有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收获成长的美好
21. (6分)次要人物1分。结合书中内容分析该人物对祥子命运的影响4分,表述1分。
示例:保留人物--小福子。祥子丧妻后陷入了迷茫与消沉中,是善良、坚韧的小福子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但小福子不堪生活重负,选择自杀,这让祥子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从此一蹶不振,沦为行尸走肉般的存在。小福子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摆脱悲惨命运,与祥子的命运相互映照,共同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400-678-9493 致远交复徐汇三校生高复校区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广元西路12号(工商银行隔壁)400-678-9493 致远交复中高考学习中心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19400-678-9493 思源教育龙漕路校区
(详情请点击) 徐汇区龙漕路223号思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