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8 09:47 点击:
杨浦区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23.5)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13分)
1.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知困,________。(《礼记·虽有嘉肴》)
4.老师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启发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二)阅读下面两文,完成第5-10题。(2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孔夫人家传
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①于我。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②,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渝灵府③耳。”(节选自《韵香阁诗草》)
【注释】①嫔:嫁。②鞅掌:事务纷扰繁忙。③渝灵府:浸润心田。
5.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家君”是________称,通常是指________(1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下车引之( ) (2)犹手不释卷(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8.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祥淑)每堂课都坐着听讲,人们都觉得很奇怪。
B(孔祥淑)坐着听完每堂课,人们都觉得很奇怪。
C(孔祥淑)坐着听完每堂课,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异。
D(孔祥淑)每堂课都坐着听讲,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异。
9.甲文中的陈太丘之友因元方的一番话而产生由“怒”到“________”的心理变化;乙文中的先生因孔祥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而由“未之奇”到发出
________”的赞叹。从两位长者的言行变化中可以看出陈元方和孔祥淑都是__________的孩童。(8分)
10.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的陈太丘之友是一个无礼无信无知之人。
B从乙文中可见,读书是孔祥淑的爱好和精神寄托。
C甲乙两文都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谋篇布局的。
D甲乙两文主要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6分)
全球天气怎么了
①2021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年初,美国得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雪,气温骤降20℃,导致14州电网故障并造成多人死亡;罕见高温肆虐希腊,其中伯罗奔尼撒半岛大火燃烧三天三夜,奥林匹亚遗址受到威胁。在我国,受持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的共同作用,北方降水异常,而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南方大部分地区则热气腾腾,上海遭遇“史上最长夏天”,为2021年的“极端”增加了一个注脚。
②全球天气怎么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开关”是否已被打开?气候专家认为答案似乎是可以肯定的。
③极端天气频发的背后大多有复杂的天气因素,这些因素之间也有着类似蝴蝶效应般的关联。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中指出:任何极端天气气候的发生是许多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变化可能正是共同打开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开关”的遥控手。一方面,全球极端天气气候都是在一个大的气候背景下发生的,受到包括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年的气候背景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从长期角度来看,人类活动已对气候系统产生明显影响,整个气候背景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两者相互作用,有时出现单一、局地的极端天气,有时则是一连串、有传播效应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比如2021年7月,欧洲部分地区洪水肆虐;加拿大、美国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日本遭遇史上最早超强梅雨,这些都是集中发生在北纬40度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④人类活动正在影响气候变化,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也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每一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都是在向人类敲响警钟。目前.应对的举措包括加强对气候变化的早期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尤其是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同时要不断完善气候系统风险综合评估体系,提高对气候变化机理和规律的认识。
⑤极端天气的预测极具挑战性,因为它的发生概率通常小于 5%或10%。有权威气象学家将极端天气和一般致灾性天气比作朱鹏和麻雀。同样是从零基础开始研究两者的习性.在城市的绿地里就能观测到足够多的麻雀样本,也能采集到充足的数据。但要研究朱鹦,先要深入崎岖险峻之地寻觅朱鹊,然后更要花费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跟踪、记录、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人员探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⑥在2021年联合国相关会议上,中国气象学家认为:应将气候风险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特别是对于人口密度高的特大、大型城市而言,构建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气象灾害早期预警机制和城市应急联动机制已形成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有关部门也建立了法规、预案、阙值、插件、响应“五位一体”的气象灾害防御闭环体系。
⑦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不是未来的挑战,而是眼前的威胁。在这种大背景下,人类要主动作为,保护自然与人类发展相向而行,共建美丽地球之路任重而道远。
【注释】①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②厄尔尼诺、拉尼娜:是指部分海水水域海温异常现象。
11.第③段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2.全文围绕“极端天气气候”这个说明对象,分三个部分进行说明:(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文章强调人类要主动作为,维护气候系统的稳定性。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用疑问句式,表明人类对极端天气频发的无奈与忧虑,同时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①段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表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各地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C.第⑥段表明上海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完善,防灾减灾能力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文末强调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背道而驰,极端天气必将毁灭地球。
1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去摘苍耳
①那时我在上海西南角的田林新村附近读书。当田林被新辟为住宅区后,原先农田的痕迹被速速抹去,但在一个个崭新的街角和街角当中,总还留着些石墙围起来的尚未建设的野地。春风秋雨一吹,只要一点点泥土,里头立刻抖出过人高的杂树野花,直直透到围墙外,和田林断村里兵营般被规划整齐的绿化带里的植物形成鲜明对比。城市有城市的生气,野草有野草的逢勃。那个时候,同学中开始流传;学校所在那条小路的尽头,在那片野地里,有苍耳。
②有一阵,我们之间通用的货币就是苍耳。你不能在校园和小区花园里摘到它,也不能在商店里买到它,它只在野地里才有。而野地是大人禁止我们去的。所以只有那些敢于去野地的孩子才有机会摘到。这些人是我们中间的荒野大镖客,他们去西部世界淘金而返,那带着尖锐小钩的橄榄状果实就是我们的金子,闪烁着诱人的光。对野地,我们充满了好奇。野地里有什么呀?我问。危机四伏。去过的人拍着胸脯夸张地说。野地好玩吗?我问。你不进去,说给你听也没用。那你怎么进去的呀?秘密。
③靠近田林东路的那一片野地,在我们中间拥有至高无上的吸引力。每天我们上学放学经过,很难不去留意它。蓝色石棉瓦板密密围了一圈。我有时会看到一只野猫在板前蹲伏,回头见有人靠近,就忽然一跃,消失在野地里。人跟着跑上去,却怎么也找不到入口。野地就是魔兽蛰伏的平原,里头有西游有三国有封神演义……真恨不得变身孙悟空,飞进野地去。
④一个秋天的下午,学校开运动会。没比赛的人聚在一起,还没到放学时间,也不需要回课堂。当发现门卫也在观赛时,同学扯我袖子说,走,去野地,去摘苍耳,就现在。
⑤忘了我们是怀着怎样激动的心情集合到野地门口。一个进去过的同学熟门熟路,将一块石棉瓦板移开。原来它早就被卸了下来,形同虚设地虚掩着。我跟着同学走进去,心跳如鼓擂。
⑥秋天的野地,野草都比人高。我们走进去就看不见彼此了。只听见草丛里有虫鸣的声音,风吹过,野花金灿灿,似麦浪起伏。同学们打打闹闹的声音传过来。忽然谁“哎呦”了一声,高声说手被扎了。是苍耳,大家在呼唤声中环顾四周,这漫天漫地的苍耳啊!沈姐的语文课堂。城市里的孩子,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几乎一刹那,也没有谁宣战,大家都就地摘下苍耳,拨开野草找到同学,互相扔向对方。我们满脚是泥,衣服上都是草子。苍耳的小钩子钩在我们的头发上、衣服上。直到有大人的声音出现,直到我们蓬头垢面地被老师提溜出野地的围栏。直到我们发现老师背后,站着神情严肃的门卫。后来才知道,在野地的当中有一个深水洼,门卫怕我们学生娃不知道草的深浅。
⑦野地的吸引力.很快在老师和家长的轮番呵斥后降温。我们进去过,触摸过,我们知道了那就是一片简单的荒地,那里面并没有海市蜃楼。解密本身让野地祛魅了。随后,我们渐渐不再谈论野地,彼此之间流行的新货币,已换成新出的干脆面里的小浣熊卡片。
8大概十来年后,有一次我随父母做客。从这户人家的阳台望下去,正好能俯瞰过去野地所在的位置。瞬间记忆变得清晰起来,野地,有过我们的天马行空,有过我们的奇思妙想。还记得从野地回来大概一年后,有一天在掏卷子时,从书包底掏出一个被遗忘的苍耳。那小小的钩子,提醒着我们在野地度过的短暂而漫长的几分钟。
⑨在漫天飞舞的苍耳中,我们推推搡搡,挤成一因,东倒西歪,人仰马翻。那欢笑雀跃的身影,随着纷纷扬扬的时光,落在我们的身后,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⑩走,我们去野地,去摘苍耳!
【注释】①苍耳:菊科草本植物。
15.第⑦段中加点词“祛魅”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16.第②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下列对其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野地的荒凉、神秘,激发了“我们”的探索欲。
B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野地里危险重重,表明去野地摘苍耳的艰辛。
C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那些同学的勇敢,表达“我们”的羡慕之情。
D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苍耳的珍贵,表明“我们”被苍耳深深吸引。
17.阅读全文,完成表格。(4分)
儿时 |
十来年后 |
|||
“我”与野地 |
未走进野地 |
进入野地
|
走出野地
|
再见到野地 |
“我”的情感 |
(1) |
激动、欢快 |
平静、淡忘 |
(2) |
18.阅读第⑨段,紧扣加点之处,分析句子的表现力。(5分)
19.联系全文,说说第⑩段单独成段的妙处。(5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根据要求,完成第20-24题。(20分)
围绕“回望·前行”主题,XX 中学学生阅读了创作于上世纪 30 年代的《红星照耀中国》《骆驼祥子》和《艾青诗选》中的部分诗歌,开展了交流分享活动。活动内容分为三个板块,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一、回望漫漫长夜
20.小周在整理同学写的《骆驼祥子》读书卡片时发现:“作者”一栏未填写;“祥子小传”中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与小说不一致。请你完成填空并按小说的内容重新排序。(3分)
《骆驼祥子》读书卡片部分内容
作品:《骆驼祥子》 |
作者:(1) |
祥子小传 |
祥子来自农村,父母双亡。他老实,健壮,坚忍。失去土地后,便进北平城拉车。
a祥子省吃俭用,努力干活,希望再买一辆车。车还没买上,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b祥子辛苦干活,用多年积攒的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
c祥子一不小心被军阀队伍抓去当差,车也被逃兵抢走。
d祥子带了三匹骆驼逃命,卖了骆驼后病倒,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e祥子和虎妞结婚,虎妞给祥子买了辆车。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了车,埋葬了她。
f祥子吸烟、赌博、喝酒,学会了打架。已不能拉车,靠给人送殡来度日。
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的行尸走肉。 |
(2)《祥子小传》中部分内容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
21.小张说:“艾青诗歌往往借助意象来传达对民族的忧患意识”,这个意象是()(3分)
A太阳 B土地 C光 D鱼化石
二、追寻黑夜“红星”
22.小张想朗诵 《向太阳》一诗。下列朗诵建议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要准确把握“太阳”的丰富内涵,读出热情高昂的情感基调。
B诗句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风格,因此要读得轻松随意一些。
C朗诵时要注意重音、停连、语速节奏等,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D可用轮诵、配乐或配视频朗诵等形式,提升朗诵的艺术效果。
23.纪实作品既要客观真实,又要有作者的立场、态度。结合以下小王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摘录内容,回答问题。(5分)
(1)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草。没有树木遮阴,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但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至少比追逐他们的白军强,白军迷路折回,只有少数的人生还。
(2)长征的统计数字(摘自《长征记》一军团编)是触目惊心的。路上一共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问行军上。剩下来的100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56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5000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近24英里。
(1)纪实作品客观真实的特点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的立场、态度:________________
三、感悟前行动力
24.请从红军将士或作者斯诺中任选一位,谈谈你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汲取的“前行动力”。(80字左右)(6分)
四、写作(60分)
25.请以“那一刻,我豁然开朗”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答案
1-3略(9分)
4.(4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1分)略
6.(4分)(1)略
(2)放下
7.(3分)真不是君子啊!和我相约出行,却丢下我自己走了。
8.(3分)D
9.(8分)“惭”
读书是为了明晓义理,不应有男女之别。“奇哉”(4分)聪明明理
善思善言、能言善辩等(意对即可)(4分)
10.(3分)A
11.(3分)不能删去。“可能”一词表示不能确定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变化就是驱动极端
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原因,这还需要深入的科学论证,同时不排除还有其他诱因。“可能”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2.(6分)2021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发生的原因。人
类目前应对极端天气气候变化的举措。
13.(3分)A
14.(4分)通过作比较,突出研究极端天气会遇到因其发生概率小而产生的样本少、研究
周期长、数据不足等困难,(1分)说明对极端天气的预测具有挑战性。(1分)将极端天气
和一般致灾性天气比作朱鹅和麻雀,能更形象、通俗地让读者明白研究这两种不同天气的难
度差别,(1分)有助于读者理解比较专业、抽象的科学知识。(1分)
15.(2分)(野地)给予“我们”的神秘性、吸引力消失。
16.(3分)D
17.(4分)好奇神往
留恋、感慨(难忘、怀念)
18.
(5分)要点:场面描写,是当年“我们”在野地里嬉笑打闹的场景再现。(1分)
四个动词短语形象地展现了儿童压抑的天性被释放后的无拘无束、兴奋快乐。(1分“落”
字写出了这样简单、纯粹的快乐时光伴随着成长而逝去;(1分)“刻”字突出了去野地
摘苍耳成为“我”人生记忆中美好的回忆,难以忘怀。(1分)表达了作者对去野地摘苍耳这一童年往事的缅怀、珍爱。(1分)
19.(5分)要点:(1)这段紧承上文是对童年去野地摘苍耳场景的回忆。“走,我们去野地,
去摘苍耳”,既是“我”的心声,又是对童年伙伴的呼唤。表达作者对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
的赞美,对回归童年时光的渴望。用感叹句式且单独成段能更好地表达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
(2)此段呼应标题,使文章的结构更为完整。
20.(3分)老舍,bcdaef
21.(3分)B
22.(3分)B
23.(5分)(1)要点:紧扣“内容二”中的一组数据分析。通过一组真实、具体的数据
准确记录了红军长征的总用时、昼夜行军用时、休息频率、每日行军里程等,“一军团编”
指出了数据的来源。这些都体现了纪实文学“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要点:紧扣“内容一”中词句分析。通过呈现大草地自然环境的恶劣,突出了红军战士不怕
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与白军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作者对红军的高度赞扬之情。
24.(6分)要点:1.点明红军将士或斯诺的精神品质。2.联系自身谈感悟,这种精神是如
何激励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
25.略。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校训,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