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思源教育中考语文老师分享词类活用知识点

思源教育中考语文老师分享词类活用知识点

日期:2022-09-07 14:02 点击:

    思源教育中考语文老师今天主要讲解词类活用知识点,内容较多,请认真对待。

中考语文
 
    (一)使动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乱”“劳”是“使耳乱”“使形劳”。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劳”“饿”“空乏”等都是使动用法。
 
    3.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生”,“使之生”。
 
    4.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息”,“使心息”。
 
    5.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
 
    (二)名词作状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是“天天”。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是“用船”的意思。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是“向西”的意思。
 
    4.下见小溪(《小石潭记》) “下”是“向下”的意思。
 
    5.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
 
    6.犬牙差互(《小石潭记》)“犬牙”是“像狗的牙齿一样”。
 
    7.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翼”是“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
 
    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三)名词活用为动词
 
    1.但微颔之(《卖油翁》)“颔”转化为动词“点头”。
 
    2.每至晴初霜旦(《三峡》)“霜”转化为动词“下霜”。
 
    3.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转化为动词“用蹄子踢”。
 
    4.妇抚儿乳(《口技》)“乳”转化为动词“喂乳”。
 
    5.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转化为动词“说出”。
 
    6.其夫呓语(《口技》)“呓语”转化为动词“说梦话”。
 
    7.会宾客大宴(《口技》) “宴”由名词“宴席”转化为动词“宴请”。
 
    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泉”“茗”“罍”“歌”“红装”“蹇”等分别转化为动词“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着艳装”“骑驴”。
 
    9.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转化为动词“犯过失”。
 
    10.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转化为动词“保佑”。
 
    11.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转化为动词“击鼓”。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转化为动词“打洞”。
 
    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寇”转化为动词“入侵”。
 
    1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腊”转化为动词“风干”,这里译为“把……晾干”。
 
    15.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毒”转化为动词“怨恨”。
 
    16.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雨”转化为动词“下雨”。
 
    1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缊袍敝衣”是“穿缊袍敝衣”的意思。
 
    18.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转化为动词“腰佩”。
 
    (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
 
    1.攘除奸凶(《出师表》)“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凶之人”。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3.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
 
    4.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转化为名词,“飞奔的马”。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动词转化为名词,“产出”“收入”。
 
    6.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故”“新”,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旧知识”“新收获”。
 
    (五)意动用法
 
    1.父异之(《伤仲永》)“异”是“以之为异”。
 
    2.邑人奇之(《伤仲永》)“奇”是“以之为奇”。
 
    3.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图”。
 
    4.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是“以我美”。
 
    5.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是“以之为异”。
 
    6.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耻”是“以……为耻辱”。
 
    二、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2)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5)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6)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7)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8)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9)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思源教育中考复读班励志语录:金榜题名,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师生同心,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三校生3月考平日班

    本课程专为历届三校生开设,采用全日制...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平日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全日制,开设暑假班与秋...

艺术生本科目标辅导班

    课程紧扣高考大纲,根据艺考特点制定针...

小小朗诵家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小小绘本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感到担忧?您是否...

三校生5月考(本科)双休班

    2015级双休本科目标班,开设暑假班与秋季...

三校生5月考(本科)平日班

    2015级全日制本科目标班,开设暑假班与秋...
标签: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siyuanedu.com/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