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13 13:23 点击:
虚词的用法(一)“之”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不需翻译。如:“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三)用做动词,表示“去”“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习题训练
一、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3、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
4、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5、辍耕之陇上。 (《陈涉世家》)
6、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7、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9、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10、是故明君制民之⑴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⑵善,故民之⑶从之⑷也轻。
答案:
1、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
2、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
3、介词,相当于“于”
4、形容词词尾,“… 地”
5、动词“到……去”
6、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定语后置的标志
8、宾语提前的标志
9、宾语提前的标志
10、⑴助词,“的”。⑵动词,“向”。⑶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⑷代词,代“明君”。
二、选择题: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答案
BF (A、“这” B、助词,提前宾语 C、到……去 D、助词,不译 E、取消句子独立性 F、助词,提前宾语)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