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3-16 10:45 点击:
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将于2016年4月5日向社会开放,4月23日为上海幼升小入学信息登记截止日期,入学信息一经登记不可再变动。
上海各区招生排序等细则要在3月31日前全部公布,关于“人户分离”的政策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据了解,还有大部分的家长没能真正的理解什么是“人户分离“。马上面临幼升小的孩子家长们要注意了,下面告诉大家什么是”人户分离“以及办理”人户分离“需要注意的事项。
“人户分离”定义
很多家长不知道“人户分离”的具体含义,那我们就先来了解“人户一致”。所谓“人户一致”,就是指孩子上户口所在地的对口学校,一般要求户主是孩子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并且具备相应的房产证。如果学生本人是户主的话,要求提供学生本人为产权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的房产证。
Tips:有些学校要求户主必须是父母,这个就需要家长们仔细查看对口学校的招生要求了。
了解了“人户一致”之后,“人户分离”就不难理解了,就是孩子不上自己户口所在地的对口小学,而是上其他学校,不管其他学校在哪,都属于“人户分离”,需要在登记入学信息之前,到居住地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居住地登记手续并领取《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
接下来列举几个不同情况的实例来帮助更深的理解“人户分离”:
例一:小红户口在A地,对口学校是a小学,但是户口所在地的房子只是用来挂户口或者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实际居住在B地,B地对口小学是b小学。小红如果选择到a小学上学,就是人户一致;小红如果选择到b小学上学,就需要办理人户分离。
例二:小红户口在A地,想在居住地B地上对口小学,但是在居住地无房产,是租房,这就算是人户分离,需要带上房东及房东产证一起到居住地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居住地登记手续并领取《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
例三:小红户口在A地,但是A地房子已出售,新房买在B区。如果小红想上A地的对口小学就算人户分离按户籍地入学了,排在人户分离按居住地入学(居住地为房产证地址)后面。因为登记入学时需要填写户口所在地的房产证编码,如果没有户口所在地的房产,很难被认定为人户一致。
例四:小红的户口在A地,居住地在B地,幼儿园在居住地B地上的,小学想回A地上对口小学的话依旧属于人户一致,在哪上幼儿园对上小学无影响,即使在外地上幼儿园,只要回到户口所在地A地上对口小学,并且有房产,就是人户一致。
办理人户分离需要哪些材料
家长去办理人户分离时,需要携带孩子一起到居住地所在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居住地登记手续,并领取《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然后在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或各区县指定地点进行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在入学信息登记时,家长可选择让孩子在居住地就读的意愿,一旦确定不可更改。
有房产携带材料:产权人身份证、房产证、小朋友户口本、小朋友与产权人的关系证明(如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明等)
ps:若非产权人携带孩子办理,还需要携带结婚证等能证明与产权人关系的证件。
无房产携带材料:户口本(并复印一张带有孩子身份号码的一页)、租赁合同(做备案登记)
ps:具体到各区县可能略有差异
办理人户分离需谨慎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户口所在地对口的学校较为普通,而自己另一套房子或者直系亲属所在地对口的学校比较热门,想上好学校的话就必须办理人户分离,但是那样又有被统筹的危险,所以处于这种情况的家长比较纠结。
建议这样的家长可以打消办理人户分离的念头了,尤其是那种想通过租赁房屋来上学的。因为公办小学绝大多数是优先招收人户一致的学生,而好的公办小学比较热门,报名人数一般会超过学校招收人数很多倍,有些人户一致的学生都有可能进不去,更别提人户分离了。
1.有些好的公办学校也会有少数名额留给人户分离的学生,但是一般会按照购房年限、房产证是谁的名字等来排序,基本上轮到你们家孩子的概率就比较小了,那种靠租赁房屋进好的公办学校的特殊例子就像中彩票那样不容易了。所以,最后的可能是你的孩子会被统筹到比户口对口学校更差的公办学校去。
2.有些家长说我有关系可以跟中意的学校打招呼,这里建议不要轻易相信 “打招呼”而办理人户分离,除非你的关系很牛,否则“招呼”没打成功,你的孩子就有被统筹的风险。
3.还有些家长想通过办理人户分离让孩子考外区的某所民办学校,这个主要就看孩子的能力了,除非你家娃是很牛的娃,并且有信心能百分百能通过学校考核,否则你家娃就只有等着被统筹了。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