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文学类文本环境描写习题专题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文学类文本环境描写习题专题

日期:2020-04-02 13:28 点击: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⑤段描写花草多从什么角度切入?其作用是什么?(3分)

 

 

8.从花草的色彩角度切人。文中用“红”、“白”、“储色”和“绿”来描绘江南冬季花草的景象,表现江南的冬季所具有的鲜艳的色彩和生气,以此表达作者对其喜悦和热爱之情。(3 分)

 

 

                        等植物的根伸进石头   浦歌

 

①等植物的根伸进石头,等它发现自己别无去路,只有面对无尽的石头世界,它一定感到了某种荒唐,为了使自己挤进微微裂开的缝隙里,它不得不将自己的根变形,不得不将自己的根与石头合为一体,不得不顺着纹路形成古怪的直角、锐角,与刀子般的石头棱角相磨砺,它的生长姿势也会因此变成奇怪的模样。一个路人看到石头上的树,可能会惊叹:这是一株多么顽强的植物。但它忽略了植物根部的感受。作为根部,它也许体会到的更多是绝望和荒诞,是存在的忐忑和不安,根部的变形意味着与石头每时每刻的僵持,意味着走投无路时的惶惑,以及偶尔得逞时的悲喜交杂,而那些变形的根,在植物自己眼里看来是可笑的。每一寸都是可笑的,是绝望逼出来的,饱含着狼狈和荒诞。对于这株艰难生长的植物来说,畸形的根部才代表了它真实的存在。

②大约八九岁左右,我跟着奶奶第一次走进沟壑,并见识了柿子沟,在那里,我体验到的更多的是恐惧。我之所以陪着奶奶去,是因为奶奶从未一个人去过柿子沟,她要找一个人陪她,我有些激动和忐忑地跟着奶奶,奶奶说那里有柿子,虽然我知道这是诱饵,我也很期待见到传说中的沟壑,以前我只是见到用平车拉回来的一堆堆柿子,个别柿子还带着一点枝叶,有些柿子软了半个,已经被挤破,发出香甜的味道。我期望见到这些果子的源头。我跟着奶奶走了很远,终于见到柿子沟的栅栏门,那里有一种静默和孤僻的氛围,有一种故意排斥人类的气氛,丘陵和树木对于我们的到来有些过于漠然,我隐隐有些窃喜。但在冷漠空阔的沟壑里,我居然也感觉自己有些害羞。重要的是,奶奶一向是一个胆小的人,只见她不停地环顾四周,有时定定地看着沟壑深处,似乎那里正有可疑的人或者动物走来,她一副担心和警惕的模样。她的这些表现更加令我惶恐。终于,奶奶安静地坐了下来,我也稍稍放心了,我爬上柿子树,柿子树的每次抖动,都发出唯有这棵树才发出的沙沙声,其他树都安静沉稳,沟壑很深,一排排茂密的树木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沟壑底部,一座高大的丘陵从那里威严地壁立出来,有一副森然决然的态度,下面深绿色的树木还微微萦绕着薄雾。我越是虚张声势地利用柿子树发出沙沙声,越是感到孤单和恐惧。一种异于往常的野苍蝇发出巨大的嗡嘤声,树皮上攀爬着一厘米长的大蚂蚁。有一刻,我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坐在石头上的奶奶,希望从奶奶那里得到勇气和信心。天色渐渐暗下来,一声一声悠长奇怪的呜呼声从沟壑深处传出来,奶奶站起来,突然朝我害羞地一笑,说:“赶紧回吧,真吓人。” 

③我赶紧从树上跳下,跳下的瞬间发现自己的腿已经软了,我紧紧跟随着奶奶,奶奶走不快,因为她是小脚,她的脚步总发出特别的嚓嚓声。这时,呜呼声突然更清晰地传出来,声音几乎可以触到我的脖子,我不敢回头。奶奶说,这是猫头鹰在叫。她急于离开这里,我比她更急于离开这里。 

④最后一次走进沟壑的时候,我和弟弟拿着相机,那是个春节,我已经彻底离开村庄,我们走在柿子沟里泛白的土路上,就像走在空荡荡的破旧舞台上,这里有着冬天特有的冷清,视线空阔,泛白,就像放陈的黑白照片,有些略略发黄。树木光秃秃的,已经变了模样,就像被人用画笔改写过一样,甚至你会以为这些树都挪移了位置。它们以另一种方式拒斥我们的到来,以一种强烈的陌生感。我们拿着相机,这似乎也显得有些轻佻,为此,沟壑似乎努力掩饰那种我们曾经感觉熟悉的事物。我们只有通过回忆,才能感觉到这里与我们息息相通,慢慢地,我发现这回忆就像一株活生生的植物,它在风中舒展着枝叶。 

⑤这枝叶摇荡的样子,让我想起那个比喻――那株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那株植物在摇曳中,有一种悠然、闲适、感叹,就像一种回忆,或者像是对回忆的一种品尝。 

对于变形的根部来说,这是一种抚慰。 

⑦我想起了沟壑窑洞里常常见到的蝎子,它们像花纹一样静静停在窑洞一角,就像远古的图案一样一动不动,它们以格外的冷静观望着我们这些闯入者的生活。我也想起了四轮拖拉机暴烈的声响怎样震动了沟壑里的柿子树叶,它们怎样簌簌发抖;想起沟壑沙坑里那些五颜六色的石子,它们怎样让我贫困中的父亲产生梦想。当我在沟壑中阅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阅读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时,沟壑有了一种奇妙的回应,就像在空无一人的火星上做弥撒一样。柿子树和各种植物始终漠然观望着我们,裸露在外的远古黄土层给人一种古怪的暗示。那时,我们的生活因为赤贫而变得紧张无比,几乎无法喘息,沟壑似乎放大了这些戏剧效果,释放出一种更为荒诞的紧张性。

⑧走在我所居住的城市大街上,我突然发现,我只是一株莫名其妙的植物,我的一部分根部依然在沟壑里,那畸形而怪异的根。

10.第②段两个画线句是对柿子沟景物的描写,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11.辨析第②段中两次出现“害羞”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4分)

12.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3分)

13.文末作者为何会感慨自己是“一株莫名其妙的植物”,其“一部分根部依然在沟壑”里?对此加以探究。(4分)

 

 

10.(4分)运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地表现深邃、陡峭的沟壑整体带给人的压抑;视听结合,通过对野苍蝇、大蚂蚁的具体观察突出自身的孤单与恐惧。

11.(4分)我的“害羞”是面对广阔自然的拘谨,体现出我初入柿子沟由激动到恐惧的情感变化过程;奶奶的“害羞”既在于刹那间将自身的胆小表现暴露给了孙子,又源于她为自己后面“逃避”的言行感到羞愧。

12.(3分)枝叶的悠闲源自根部的付出(1分),走过苦难岁月后,回忆过往是对历经生活磨难的心灵的安慰(2分)。

13.(4分)植物的比喻源于作者对生活苦难的感悟。所谓的“莫名其妙”体现了面对生活变化的迷茫、不知所措。沟壑既是实指柿子沟,表明童年的乡村生活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又是喻指如今在城市的生活依旧艰难。

 

 

自己的书房

(1)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多么让人感到舒畅,自由而温暖。我就坐在客厅与饭厅的餐桌一角,读书,写 稿。晚上他在家时,我们各据一方,一盏高而老的台灯,还是朋友从地下室掏出来送给我的。古色古香的灯 罩上,我自己涂上了猫狗的儿童画。灯光一透出来,它们就活了,对我跳,对我笑。愈看愈满意自己的杰 作。

(2)我们在灯下看报,谈心,涂涂写写。他那不熟练的打字机声,啪啪啪的很有节奏,但不至催我入梦, 因为我正陶醉在诗词或小说里。有时念两句名句与他共享,他就会用四川乡音朗吟起来。那倒真有点催眠作 用了。讲小说故事,他是不太有兴趣听的,因为他略微缺少点“文学想象力”。他的兴趣在“踏踏实实的生 活”上,如何改善生活,如何增进健康,是他喜欢研究的。我们虽道不同,仍可相与谋,因为我稿费的微薄 收入归他经管,他的饮食归我料理。因此,一同挑灯夜读,仍旧其乐融融。

(3)我们的书,从台湾带来一部分心爱的,来此后也陆续添了不少。但我们一直没有买书厨,就由他的巧 手用卡通箱自制,倚着墙壁一字儿排开,他编的书目分类可使我信手抽出书来。“书橱”背上摆上各色盆 花,迎着窗外的和风丽日,欣欣向荣。屋子坐北朝南,他说风水是最好的。远处是青山绿树,近处是各型玲 珑的房屋,屋前院子里四季花木扶疏。一到晚上,那远远近近的灯光令你着迷,静悄悄的小镇,就像属于你 一个人的了。

(4)我的“书房”,就是如此令我满意,尽管它是如此的简陋。

(5)说实在的,我始终未曾有过一间真正的书房,但过去每间简陋的书房,都使我留下一段温馨的怀念。

(6)刚到台湾时,行囊中只有《唐宋名家词选》一部小书和一本手抄的《心爱诗词选》。工作安定以后, 省吃俭用地添购了一些书。开始写作后,文友赠书渐增,心灵天地也拓宽了。

(7)但那时我的书房,上即是办公室底层。书桌是一张有靠手的藤椅,上加一块他自己刨制的光滑木板。木板是万能的,移来移去当餐桌,当缝纫桌,也当书桌。书柜是三层木架,饰以绿帘。在那方寸的木板上, 我有过涌泉的灵感,写下不少篇章。在楼上的办公室里,我也理出一角,在夜晚可以上来静静地看书写稿。白天,即使是嘈杂的谈话声或打字机声中,我仍可抽空阅读。二十多年的公务员生涯,我就在忙碌的工作中,不忘旧业,培养兴趣。在我心中,一直有一间“自己的书房”。我总尽量保有“亭子小如斗,我心宽似天”的境界,我从来没有羡慕别人富丽堂皇的房屋。

(8)不敢说自己是淡泊,但能如此安于现状,不能不感谢童年时代那位认不得几个大字的阿荣伯,是他给 我建造了第一间书房。在那里面,我很满足地感到,方寸之地便是自己的天地。在那里面,我早早养成了易 于满足的性格。

(9)那时,乡间房屋虽大而松散,族里来往的亲戚多,好像每一间房子都有人住,总有人进进出出。我从 小喜欢有个自己的角落,而老师教我读书的书房又是那么的冰冷严肃。于是巧手的阿荣伯,就为我在楼上 罕有人到的走马廊一角,用木板隔出一间小小的房间。有一面倚着栏杆,可以远眺青山溪流与绿野平畴。阳 光空气既好,又少蚊蝇来袭,有时小鸟飞来,停在栏杆上,友善地和我对望片刻又悠然飞走。阿荣伯叫我以小米喂它们以后,它们都停到我手背上来了。

(10)房间里有一张小木桌、一张小木凳,一只矮木箱,里面藏的是老师不许看的小说,与小朋友交换来 的香烟画片,还有阿荣伯的木炭画(那是他用木炭在粗纸上描的关公、张飞,这是他最敬佩的两位“神 佛”。他说赵子龙太年轻了,画不好,关公和张飞的胡子很好画)。我坐在里面,为的是逃学,偷看小说, 吃花生糖、炒米糕、橘子。那都是乘母亲不备时偷来的,装在一个小盒子里慢慢地吃。阿荣伯给我的是田里 拔来的嫩番薯、嫩萝卜,都是母亲不许生吃的。阿荣伯说吃点泥土才会百病消除,长大得更快。

(11)小书房曾一度被父亲命令拆除,阿荣伯再为建造。我那时还不到十岁,因母亲的忧郁感染着我,常 觉得做人好苦,而萌逃世之念。阿荣伯说:“把心思放在一件事情上,定一个心愿去做就快乐了。”

(12)他的话很有道理,我就专心看小说,也背书,比在老师教我读书的真正书房里专心的多,因为这是 我喜欢的地方,它使我有遗世独立之感。

(13)我长大了,要出门求学,不能永远待在那间小书房里。可是小书房一直是我留恋记挂的。多少年后 回到家乡,赶紧跑到楼上走马廊的一角看看,木板屋尚未拆除,里面小桌小凳都已不知去向,木箱仍在,里 面还剩了一本《西游记》。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小时候的情景一幕幕想起来。木板小屋是阿荣伯的手艺,是 他为我建造的书房。我的童年在此度过。阿荣伯教我的话,我也仍牢记心头。我虽不能再坐在这里面读书, 但这间书房将永远在我心中。

(14)今天,我清清静静地坐在书桌边,抬眼望窗外艳阳下的好风景,童年时代的第一间书房便涌现心 头。它启示我如何排除忧患,知足常乐。

 

7.文章第(12)段中的“遗世独立”的意思是    。(2分)

 

8.请对第(9)段划线句进行赏析。(3分)

9.文章题为“自己的书房”,其含义有  。(3分)

 

10.文章写了多间书房,似乎有些散,似乎也没有突出重点。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7.与尘世隔离的书房给作者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童年快乐、读书乐趣和人生道理。(远离尘世,或忘记人间烦恼,1分;专心读书1分)  。(2分)

8. 角度:环境描写1分);特征:清新自然,充满生机(1分);以此衬托小书房的美好及给作者带来的快乐和人生的感悟(1分)。(3分)

如果写比拟或者细节描写,分析正确,最多给2分。

若果环境描写、比拟、细节描写都分析且正确,给3分。   

9..强调书房的独特性:虽然简陋或小(1分),甚至谈不上真正的书房,但有温馨、快乐和美好的回忆(1分),作者童年的书房更是对以后的人生历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或对作者精神上的影响)(1分)  。(3分)

10.文章写了三间书房:现在的书房、刚到台湾的书房、童年的书房(1分),看似散,其实有集中主题,并突出要点的/形散神聚(1分)。童年的书房是要点,因为它启示作者如何知足常乐(1分),而以后的“书房”则是受其影响,让作者达到“亭子小如斗,我心宽似天”的境界/心胸宽广(1分)。此主题贯穿全文,串联各个“书房”。            

 

 

 

 

梵高的坟茔 

范曾

①冬天来到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更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②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和饥俄。欧维尔城镇上的一间小客栈,是梵高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居停。一间六平方米的客房,没有窗户,只有大可盈尺的一扇天窗;也没有壁柜,阴暗而潮湿,住着绝境中的梵高。屋中只能放置一张小床和一张破椅,他根本无法在室内作画。于是苍苍穹庐、恢恢大地便是他的画室。他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然而我不知道有哪一位画家能像梵高画得那么动情、那么执着、那么令人神往。看他所画粗陶或大瓷杯中插的野地摘来的向日葵和蓝色野花,那向日葵像燃烧的一把火,那金黄色的花瓣临风摇曳,那一朵朵葵花或相向喁喁而谈,或低头若有所思,画面空间的分布无与伦比的精审。这些作品不仅充盈着天地的元气,甚或可以说是神灵赋予梵高超人的表现力,那岂仅仅是梵高依物描像,那是他在倾诉爱情,爱情就是艺术家的神灵。梵高的情人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

③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正如罗曼·罗兰说:“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他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澹泊。”澹泊者,明于心而澹于欲,清于志而寡于营也。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裸女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没有钱雇模特儿,他只好对着镜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画自画像。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④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梵高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空阔的气势和才力俯瞰当代、睥睨千秋,从而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乡愿惰性。他有着崭新的、惊世骇俗的、前所未有的艺术感觉,有着颤栗着的、流动着的、闪耀着的绚烂光彩。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乃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永恒的、不易解的谜。

⑤然而当时在巴黎已渐渐成气候的雷诺阿、莫奈、莫利索的拍卖会,也累遭败绩,引起了一阵阵布尔乔亚们的嘲笑、评论家们的诟骂。人们根本不知道梵高,他连被人嘲笑诟骂的资格也没有。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比被弃置不顾、被彻底忘却更痛苦的了,那是冰冷阴湿的黑夜,是狭窄深陷的冰窖,那是与死比邻的生。

⑥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个不平的社会用生命做一次壮烈的抗议。然而他没有倒下,一路流淌着鲜血回到他的卧室,他呻吟、流泪,无法说话,只有一声声悲惨的呻吟。据说天鹅之死都选择朝暾初上的清晨,它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吟哦,向自己曾用美奂的羽翼装点的自然告别。而梵高,这一百年后将用他无量光焰烛照浑浊世界的伟大天才,弥留之际的歌却这般凄厉惨烈。他死在深爱他的弟弟德奥的怀抱中。在他遗体旁的只有他的好朋友,贫穷的医生加歇和画家歇尔启格。神父拒绝为自杀者作弥撒,甚至教堂也不给灵车送葬,只有在附近的梅里小镇借来一辆破旧的灵车,将梵高遣体送到墓地。

⑦今天,所有的雄伟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荷兰和法兰西都争称梵高是他的儿子,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都巍然耸立着他的纪念馆。

⑧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在梵高死的前一年,他画了一张世称《没有胡须的梵高》。当今天这幅《没有胡须的梵高》在克里斯蒂拍卖行被那些富商大贾竞相投标、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⑨梵高的坟茔,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是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比起公墓的所有墓室都寒酸而简陋。没有比冬天于公墓凭吊更使人凄恻的了。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而告慰梵高之灵于九泉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一位英国无名的旅游者在一张纸上画着欧维尔教堂和梵高的像,他写道:“感谢您对绘画的挚爱,您的画使我有勇气走向完美的人生。”而一位儿童献上的是一束麦穗和几朵野花,他知道梵高生前酷爱这里的麦田和野草闲花,正是这些平凡的事物,点燃着梵高热烈的、不息的艺术之火。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药》,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选自《范曾散文三十三篇》)

 

7.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2分)

 

7.渲染了寒冷萧瑟的氛围,暗示了梵高悲剧性的一生,奠定了文章深沉庄重的基调(2分)

 

 

 

风雨中忆萧红

    ①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要是有更大的风雨也好,要是有更汹涌的河水也好,可是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水声也是那么不断地哗啦哗啦在耳旁响,微微地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这会使人有遐想,想到随风而倒的桃李,在风雨中更迅速迸出的苞芽。即使是很小的风雨或浪潮,都更能显出百物的凋谢和生长,丑陋或美丽。

②前天我想起了(冯)雪峰,在我的知友中他是最没有自己的了。他工作着,他一切为了党,他受埋怨过,然而他没有感伤,他对名誉和地位是那样地无睹,那样不会趋炎附势,培植党羽,装腔作势,投机取巧。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瞿)秋白,在政治生活中过了那么久,却还不能彻底地变更自己,他那种二重的生活使他在临死时还不能免于有所申诉。我常常责怪他申诉的“多余”,然而当我去体味他内心的战斗历史时,却也不能不感动,哪怕那在整体中,是很渺小的。今天我想起了刚逝世不久的萧红,明天,我也许会想到更多的谁,人人都与这社会关系,因为这社会,我更不能忘怀于一切了。

③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那时山西还很冷,很久生活在军旅之中,习惯于粗犷的我。骤睹着她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真率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但我们都很亲切,彼此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我们尽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当然我们之中在思想上,在感情上,在性格上都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意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揶揄。接着是她随同我们一道去西安,我们在西安住完了一个春天。我们痛饮过,我们也同度过风雨之夕,我们也互相倾诉。然而现在想来,我们谈得是多么地少啊!我们似乎从没有一次谈到过自己,尤其是我。然而我却以为她从没有一句话是失去了自己的,因为我们实在都太真实,太爱在朋友的面前赤裸自己的精神,因为我们又实在觉得是很亲近的。但我仍会觉得我们是谈得太少的,因为,像这样的能无妨嫌、无拘束、不须警惕着谈话的对手是太少了啊!

④那时候我很希望她能来延安,平静地住一时期之后而致全力于著作。抗战开始后,短时期的劳累奔波似乎使她感到不知在什么地方能安排生活。她或许比我适于幽美平静。延安虽不够作为一个写作的百年长计之处,然在抗战中,的确可以使一个人少顾虑于日常琐碎,而策划于较远大的。并且这里有一种朝气,或者会使她能更健康些。但萧红却南去了。

⑤我们分手后,就没有通过一封信。端木曾来过几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告诉我,萧红因病始由皇后医院迁出。不知为什么我就有一种预感,觉得有种可怕的东西会来似的。有一次我同白朗说:“萧红决不会长寿的。”当我说这话的时候,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寞。能够耐苦的,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于写作的女友,是如此其寥寥啊!

⑥不幸的是我的杞忧竟成了现实,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下去,多一个真实的同伴,便多一分力量,我们的责任还不只于打于局面,指示光明,而还是创造光明和美丽;人的灵魂假如只能拘泥于个体的褊狭之中,便只能陶醉于自我的小小成就。我们要使所有的人都能有崇高的享受,和为这享受而做出伟大牺牲。

⑦生在现在的这世界上,活着固然能给整个事业添一分力量,而死对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损失。因为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遗法,从此你的话语和文学将更被歪曲,被侮辱;听说连未死的胡风都有人证明他是汉奸,那么对于已死的人,当然更不必贿买这种无耻的人证了。鲁迅先生的“阿 Q”曾被那批御用文人歪曲地诠释,那么《生死场》的命运也就难免于这种灾难。在活着的时候,你不能不被逼走到香港;死去,却还有各种污蔑在等着,而你还不会知道;那些与你一起的脱险回国的朋友们还将有被监视和被处分的前途。我完全不懂得到底要把这批人逼到什么地步才算够?猫在吃老鼠之前,必先玩弄它以娱乐自己的得意。这种残酷是比一切屠戮都更恶毒,更需要毁灭的。

⑧只要我活着,朋友的死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沉闷的呼吸。尤其是在这风雨的日子里,我会更感到我的重荷。我的工作已经够消磨我的一生,何况再加上你们的屈死,和你们未完的事业,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要借这风雨,寄语你们,死去的,末死的朋友们,我将压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

⑨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我为着明天的胜利而微笑,为着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灯,平静地躺到床上。

7.简要赏析文章第①段的环境描写。(3分)

  呼应标题“风雨中”;营造阴郁氛围;暗示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背景;体现作者对前途未明的压抑焦虑(烦闷)的心情。(答出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16分)

走进腾格里(节选)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样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光,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株草,还有这充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⑩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8.文章第①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3分)

9.赏析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中“爬”“漫”“浸”三个动词的表达效果。(4分)

 

12.“腾格里沙漠的月亮”是本文的主要意象,从写作思路的角度对其作用作简要分析。(4分)

 

 

8.沙漠让人甩掉多余的欲望,回归质朴纯真的生存状态。

9.答案示例:“爬”拟人化地写出暮色的扩张,“漫”“浸”表现出暮色如水般漫延浸润的特点,连用三个动词体现沙漠夜色由远而近、渐渐加深的缓慢过程,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12.作者由该意象展开联想、想象,牵出“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月亮的古老浪漫承载历史文化积淀;月亮的柔和明亮滋养人们的灵魂;月亮的静谧包容蕴含自然的哲理和生命的感受。种种遐想统一于腾格里沙漠的月亮,作者借它寄托梦想,与现实世界形成反差。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双休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开设暑假班与秋季班,...

三校生5月考(本科)平日班

    2015级全日制本科目标班,开设暑假班与秋...

小小演说家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艺术生文化课本科冲刺班

    课程优势: (1)学员零起点;(2)紧扣考纲;...

小小故事大王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3/5月兼顾班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小小主持人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标签: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siyuanedu.com/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